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47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换向箱、变量泵、液压马达、轮对齿轮箱,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换向箱的外壳、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两端也均穿出所述换向箱的外壳,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量泵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轮对齿轮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驱动连接;所述变量泵通过所述油管与所述液压马达连通,通过调节变量泵降低作业车的速度,降低了作业车的改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
本技术涉及接触网作业车,具体涉及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
技术介绍
现常规使用手动挡作业车,在放线作业时会用到1km/h左右的低速运行。现常规配置的变速箱达到最低车速为2.5km/h,车速控制依靠司机人工控制,造成司机劳动强度大,且车速波动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增加一套能与正常高速运行切换的低速走行系统,稳定低速走行的运行速度,减少司机劳动强度。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换向箱、变量泵、液压马达、轮对齿轮箱,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换向箱的外壳、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两端也均穿出所述换向箱的外壳,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量泵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轮对齿轮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上设置有断开/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与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之间传动的拨叉机构,并且所述拨叉机构也可以断开/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与所述变量泵之间的传动;所述变量泵通过所述油管与所述液压马达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高速行走模式时,发动机驱动变速箱,变速箱驱动换向箱,换向箱直接驱动轮对齿轮箱,从而是实现作业车高速行走;低速形状模式时,发动机驱动变速箱,变速箱驱动换向箱的输入轴转动,此时拨叉机构断开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与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之间传动,使得换向箱的动力通过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直接传递给变量泵,通过调节变量泵降低作业车的速度,无需安装两套变速箱(一套用于低速、另一套用于高速),降低了作业车的改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换向箱、变量泵、液压马达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包括:发动机1、变速箱2、换向箱3、变量泵4、液压马达5、轮对齿轮箱6。所述发动机1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2的输入轴驱动连接,发动机1作为作业车动力源。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3a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换向箱3的外壳、所述换向箱3的输出轴3b的两端也均穿出所述换向箱3的外壳,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3a的一端与所述变速箱2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量泵4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3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轮对齿轮箱6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3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5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3上设置有断开/连接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与所述换向箱3的输出轴之间传动的拨叉机构,并且所述拨叉机构也可以断开/连接所述换向箱2的输入轴与所述变量泵4之间的传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向箱3的输出轴3a包括第一连接轴3a1及第二连接轴3a2,所述第一连接轴与3a1所述第二连接轴3a2沿着同一直线依次布置,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轴3a1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a2同轴,所述第一连接轴3a1与所述变速箱3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3a2与所述变量泵4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拨叉机构可将所述第一连接轴3a1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轴3a2固定,也可将所述第一连接轴3a1与所述第二连接轴3a2之间的固定连接断开,从而使得第一连接轴3a1的动力无法传递至所述第二连接3a2轴,从而避免作业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带动所述变量泵4运转,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换向箱3采用湖北威能达传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X-3换向箱,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变量泵4采用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A7V117EP100RPF00变量泵。所述变量泵4通过所述油管7与所述液压马达5连通,即所述变量泵4产生的油压驱动所述液压马达5运转。该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高速行走模式时,发动机驱动变速箱2,变速箱2驱动换向箱3,换向箱3直接驱动轮对齿轮箱6,从而是实现作业车高速行走;低速形状模式时,发动机1驱动变速箱2,变速箱2驱动换向箱3的输入轴3a转动,此时拨叉机构断开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3a与所述换向箱3的输出轴3b之间传动,使得换向箱3的动力通过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3a直接传递给变量泵4,通过调节变量泵4降低作业车的速度,无需安装两套变速箱5(一套用于低速、另一套用于高速),降低了作业车的改装成本。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还包括换向阀a,所述换向阀a设置于所述油管7上,作业车低速行驶过程中,所述换向阀a代替所述换向箱3实现作业车正向行走、反向行走的切换,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换向阀采用北京华德液压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4WEH25H50B-6AG24NEZ4P4.5电液换向阀。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还包括第一传动轴b,所述第一传动轴b的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b1与所述变速箱2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b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b2与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3a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的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还包括第二传动轴c,所述第二传动轴c的一端通过第三联轴器c1与所述换向箱3的输出轴3b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c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联轴器c2与所述轮对齿轮箱6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的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动机上方的驾驶室d,所述的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驾驶室d后侧的升降回转作业机构e,升降回转作业机构e上部为大平台,载送作业人员,可以升、降、回转,将作业人员运送至作业区域。工作原理:该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高速行走模式时,发动机驱动变速箱2,变速箱2驱动换向箱3,换向箱3直接驱动轮对齿轮箱6,从而是实现作业车高速行走;低速形状模式时,发动机1驱动变速箱2,变速箱2驱动换向箱3的输入轴3a转动,此时拨叉机构断开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3a与所述换向箱3的输出轴3b之间传动,使得换向箱3的动力通过所述换向箱3的输入轴3a直接传递给变量泵4,通过调节变量泵4降低作业车的速度,无需安装两套变速箱5(一套用于低速、另一套用于高速),降低了作业车的改装成本。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换向箱、变量泵、液压马达、轮对齿轮箱,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换向箱的外壳、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两端也均穿出所述换向箱的外壳,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量泵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轮对齿轮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上设置有断开/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与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之间传动的拨叉机构,并且所述拨叉机构也可以断开/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与所述变量泵之间的传动;所述变量泵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马达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换向箱、变量泵、液压马达、轮对齿轮箱,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两端均穿出所述换向箱的外壳、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两端也均穿出所述换向箱的外壳,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量泵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轮对齿轮箱的输入轴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驱动连接,所述换向箱上设置有断开/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与所述换向箱的输出轴之间传动的拨叉机构,并且所述拨叉机构也可以断开/连接所述换向箱的输入轴与所述变量泵之间的传动;所述变量泵通过油管与所述液压马达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低速走行的接触网作业车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置于所述油管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波万雳戴科华郭锐王俊瑞王光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时瑞达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