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271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其中,包括机台和若干个活塞杆,所述机台包括第一通油道、第二通油道以及若干个供活塞杆进行伸缩运动的缸筒槽,所述缸筒槽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通油道连通的第一通油口和与所述第二通油道连通的第二通油口。本案可以简化油路结构的同时保障制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
本技术涉及制鞋设备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
技术介绍
在制鞋领域中,一般采用制鞋用压底机将鞋底与鞋帮加压成型,其主要包括机座,设在机座中部的鞋底放置槽以及设在鞋底放置槽两侧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由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对鞋子进行侧面挤压定型。由于鞋子的外侧轮廓为异形结构,因此每个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包括有压缸组,压缸组排布有若干个液压油缸,每个液压油缸由单独的油管控制活塞杆做伸缩运动,使得油路较为复杂,且不利同步顶压。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简化油路结构的同时保障制鞋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其中,包括机台和若干个活塞杆,所述机台包括第一通油道、第二通油道以及若干个供活塞杆进行伸缩运动的缸筒槽,所述缸筒槽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通油道连通的第一通油口和与所述第二通油道连通的第二通油口。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油道连通的第一通油支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通油支道连通的若干个第一分油道,若干个所述缸筒槽呈一列排列并且相邻两个缸筒槽的第一通油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通油支道沿缸筒槽的排列方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一分油道沿缸筒槽的排列方向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分油道与所述缸筒槽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油道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分油道等间隔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油道连通的第二通油支道以及与所述第二通油支道连通的若干个第二分油道,若干个所述缸筒槽呈一列排列,所述第二通油支道沿缸筒槽的排列方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二分油道沿缸筒槽的排列方向间隔设置并且若干个第二分油道与若干个所述缸筒槽一一对应连通。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分油道插设一个控制螺栓。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和缸筒槽具有十三个。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十三个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孔与所述活塞杆一一对应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包括第一通油道和第二通油道,由两个通油道为缸筒槽供油,当第一通油道的液压油通过第一通油口进入所有缸筒槽时,所述活塞杆同步回缩,当第二通油道的液压油道通过第二通油口进入所有缸筒槽时,所有活塞杆同步伸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只要接通两个液压油管就能实现所有活塞杆的伸缩运动,使油路结构简化,从而整个墙式液压油缸机构更加简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之三;图5为本技术的截面示意图之四;图中:机台-1,第一通油道-11,第二通油道-12,缸筒槽-13,第一通油口-14,第二通油口-15,第一通油支道-16,第二通油支道-17,第一分油道-18,第二分油道-19;活塞杆-2;控制螺栓-3,油缸端盖-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图中坐标X、Y、Z分别表示本案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如图1-5所示,本案提供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其中,包括机台1、若干个活塞杆2和若干个油缸端盖4,所述机台1包括第一通油道11、第二通油道12以及若干个供活塞杆2进行伸缩运动的缸筒槽13,若干个活塞杆2、油缸端盖4以及缸筒槽13一一对应设置,缸筒槽13的作用与现有液压油缸的缸筒作用一样,活塞杆2通过液压油的推动作用在缸筒槽13内做伸缩运动。所述缸筒槽13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通油道11连通的第一通油口14和与所述第二通油道12连通的第二通油口15,第一通油口14和第二通油口15分设在缸筒槽13的上下两端,并且每个缸筒槽13的第一通油口14和第二通油口15因由活塞杆2的密封垫分开而不相通,两个通油道设在机台1后面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其中一端延伸至机台1侧面以用于连接液压油管。如此,本案由两个通油道为缸筒槽13供油,当第一通油道11的液压油通过第一通油口14进入所有缸筒槽13时,所述活塞杆2同步回缩,当第二通油道12的液压油道通过第二通油口15进入所有缸筒槽13时,所有活塞杆2同步伸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案只要接通两个液压油管就能实现所有活塞杆2的伸缩运动,使油路结构简化,从而整个墙式液压油缸机构更加简洁。活塞杆2回缩速度对鞋底与鞋帮加压成型影响较小,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第一通油口14的油路,作为本案的具体实施例,本案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油道11连通的第一通油支道16以及与所述第一通油支道16连通的若干个第一分油道18,第一通油支道16也设在机台1后面。若干个所述缸筒槽13呈一列紧靠排列并且相邻两个缸筒槽13的第一通油口14连通设置,如此所有的缸筒槽13相通设置,所述第一通油支道16沿缸筒槽13的排列方向延伸,排列方向为左右方向,若干个所述第一分油道18沿缸筒槽13的排列方向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分油道18与所述缸筒槽13连通,一个第一分油道18对应连通一个缸筒槽13,因此只有部分缸筒槽13连通第一分油道18。这样,液压油从第一通油道11流向第一通油支道16,再由第一分油道18流向其中几个缸筒槽13,最后利用所有缸筒槽13的相通设置,液压油可流向所有缸筒槽13,这样不用每个缸筒槽13都配设油道,进一步简化了机构的油道设置,而且保证每个活塞杆2都能回缩。更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油道18只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分油道18等间隔设置,分设在机台1左、中、右三个位置,使位于机台1左、中、右三个位置的缸筒槽13优先进油,然后液压油分别以从左部向中部、从右部向中部以及从中部向左右两侧的方向移动,分油更均匀。活塞杆2伸出抵顶的同步性影响鞋底与鞋帮加压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第二通油口15的油路,作为本案的具体实施例,本案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通油道12连通的第二通油支道17以及与所述第二通油支道17连通的若干个第二分油道19,第二通油支道17也设在机台1后面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分油道19沿前后方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缸筒槽13呈一列紧靠排列并且每个缸筒槽13的第二通油口15不相通设置,所述第二通油支道17沿缸筒槽13的排列方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二分油道19沿缸筒槽13的排列方向间隔设置并且若干个第二分油道19与若干个所述缸筒槽13一一对应连通,即每个缸筒槽13配设一个第二分油道19,这样液压油从第二通油道12流向第二通油支道17,再由若干个第二分油道19同时流向所有缸筒槽13,使活塞杆2尽量同步伸出顶压鞋帮,从而顶压更稳定,整个鞋子的加压效果更均衡平整。本案在鞋子左右两侧顶压鞋子,根据鞋子的不同长度,使用的活塞杆2数目也不一样,作为本案的优选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分油道19插设一个控制螺栓3,控制螺栓3可在第二分油道19内往复移动,当控制螺栓3伸入第二分油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和若干个活塞杆,所述机台包括第一通油道、第二通油道以及若干个供活塞杆进行伸缩运动的缸筒槽,所述缸筒槽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通油道连通的第一通油口和与所述第二通油道连通的第二通油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和若干个活塞杆,所述机台包括第一通油道、第二通油道以及若干个供活塞杆进行伸缩运动的缸筒槽,所述缸筒槽包括有与所述第一通油道连通的第一通油口和与所述第二通油道连通的第二通油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通油道连通的第一通油支道以及与所述第一通油支道连通的若干个第一分油道,若干个所述缸筒槽呈一列排列并且相邻两个缸筒槽的第一通油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通油支道沿缸筒槽的排列方向延伸,若干个所述第一分油道沿缸筒槽的排列方向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分油道与所述缸筒槽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鞋用压底机的墙式液压油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油道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分油道等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炜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泉信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