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连接结构和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4529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8:43
本公开涉及一种顶盖连接结构和车身结构,该顶盖连接结构包括顶盖外板、顶盖加强板和侧围焊接总成。顶盖外板包括顶盖侧板,顶盖侧板从车辆上方至下方倾斜向外延伸,且顶盖侧板的下端与侧围焊接总成相连。顶盖加强板从车辆上方至下方延伸,且顶盖加强板的上端与顶盖侧板连接。下端与侧围焊接总成相连,顶盖加强板的下端与顶盖侧板的下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使得顶盖侧板和顶盖加强板能够共同支撑顶盖外板,二者可共同分担顶盖外板的压力,从而减小顶盖侧板和顶盖加强板与侧围焊接总成之间的连接点处的受力,减小脱焊的风险。因此,该顶盖连接结构能够增加顶盖的高度的同时又能够保证顶盖连接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连接结构和车身结构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顶盖连接结构和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在焊接车身骨架时,首先将侧围焊接总成与车身后围、车身前围焊接围合形成部分车身骨架,然后将顶盖外板与车身焊接骨架焊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车身焊接总成。为了增加驾驶室内部空间,需要在平顶驾驶室的基础上,增加顶盖结构的高度。目前,现有的增高方法是,保持侧围焊接总成不变,如图1所示,将顶盖外板与侧围焊接总成的搭接部分连续弯折90度,从而增加顶盖的高度。通过此种方法获得的顶盖结构,焊接困难,弯折部分也会占用驾驶室空间,而且该搭接部分构成悬臂梁结构,强度较差,容易出现脱焊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盖结构及车辆,该顶盖结构既能够增加顶盖的高度又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顶盖连接结构,包括顶盖外板、顶盖加强板和侧围焊接总成,所述顶盖外板包括顶盖侧板,所述顶盖侧板从车辆上方至下方倾斜向外延伸,且所述顶盖侧板的下端与所述侧围焊接总成相连,所述顶盖加强板从车辆上方至下方延伸,且所述顶盖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外板(10)、顶盖加强板(40)和侧围焊接总成(30),所述顶盖外板(10)包括顶盖侧板(11),所述顶盖侧板(11)从车辆上方至下方倾斜向外延伸,且所述顶盖侧板(11)的下端与所述侧围焊接总成(30)相连,所述顶盖加强板(40)从车辆上方至下方延伸,且所述顶盖加强板(40)的上端与所述顶盖侧板(11)连接,下端与所述侧围焊接总成(30)相连,所述顶盖加强板(40)的下端与所述顶盖侧板(11)的下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外板(10)、顶盖加强板(40)和侧围焊接总成(30),所述顶盖外板(10)包括顶盖侧板(11),所述顶盖侧板(11)从车辆上方至下方倾斜向外延伸,且所述顶盖侧板(11)的下端与所述侧围焊接总成(30)相连,所述顶盖加强板(40)从车辆上方至下方延伸,且所述顶盖加强板(40)的上端与所述顶盖侧板(11)连接,下端与所述侧围焊接总成(30)相连,所述顶盖加强板(40)的下端与所述顶盖侧板(11)的下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侧板(11)构造成L型结构且包括第一连接段(111)和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段(112),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段(111)与所述侧围焊接总成(30)面贴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加强板(40)构造成L型结构且包括第二连接段(41)和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段(42),所述第二延伸段(42)的上端与所述顶盖侧板(11)面贴合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41)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段(41)与所述侧围焊接总成(30)面贴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连接结构(100)还包括与所述侧围焊接总成(30)连接的过渡板(20),所述过渡板(20)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过渡部(21)和第二过渡部(22),所述第一过渡部(21)与所述顶盖侧板(11)连接,所述第二过渡部(22)与所述顶盖加强板(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盖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侧板(11)构造成L型结构且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冶郭纪辉胡瑞杰成贺龙高寒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