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箱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348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箱润滑装置,属于工程机械齿轮传动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轴向限位支撑于第一和第二轴向推力环的水平轴低速级太阳轮,第一轴向推力环嵌装在箱体端盖内端的沉孔内;箱体端盖上固定有位于第一轴向推力环上方且与底部出油孔连通的集油盒,集油盒具有邻近且正对着低速级太阳轮和低速级行星轮啮合位置的入油口;第一轴向推力环的外圆具有位置对应出油孔的周向油道以及径向延伸的端面油槽,周向油道至少通过径向油孔与其内孔连通,或通过轴向油道与端面油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妥善解决了位于低速边缘区域难飞溅特殊位置零件的润滑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箱润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润滑装置,尤其是一种适于非公路矿车轮边齿轮箱的润滑装置,属于工程机械齿轮传动

技术介绍
非公路矿车轮边齿轮箱安装在车辆轮胎的内部,主要作用是降速增扭驱动车辆前行。在机械式卡车上,通常处于传动链的最末端,典型的传动路线是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先经过变速箱,到主齿轮箱,再到轮边齿轮箱;在电动轮卡车上,通常典型的路线是发动机的动力至发电机,再经过变频控制至牵引电机,牵引电机将电能转化为高速小扭矩的机械能,再经过轮边齿轮箱的齿轮传动装置转变成低速大扭矩输出。轮边齿轮箱通常是两级或三级传动机构,高速小扭矩的载荷由第一级输入,逐级变成低速大扭矩载荷。工作时,轮边齿轮箱内装入一定量的润滑油,通过旋转类零部件的搅油,以“飞溅”的方式对各齿轮、轴承、摩擦副等零件润滑。然而,轮边齿轮箱内部个别零部件由于位置特殊,润滑油无法“飞溅”方式对其润滑,从而影响零部件的寿命,进而影响轮边齿轮箱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妥善解决难飞溅特殊位置零件润滑难题的轮边齿轮箱润滑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轮边齿轮箱润滑装置的基本技术方案为:包括两端分别轴向限位支撑于第一和第二轴向推力环的水平轴低速级太阳轮,所述第一轴向推力环嵌装在箱体端盖内端的沉孔内,所述箱体端盖封盖固定在作为壳体的低速级行星架上,所述低速级太阳轮与低速级行星轮外啮合,所述低速级行星轮与固定的齿圈内啮合,所述低速级行星轮通过低速级行星轮轴承支撑于低速级行星销轴;所述箱体端盖上固定有位于第一轴向推力环上方且与底部出油孔连通的集油盒,所述集油盒具有邻近且正对着低速级太阳轮和低速级行星轮啮合位置的入油口;所述第一轴向推力环的外圆具有位置对应出油孔的周向油道以及径向延伸的端面油槽,所述周向油道至少通过径向油孔与其内孔连通,或通过轴向油道与端面油槽连通。本技术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集油盒呈弧形,处于嵌装第一轴向推力环的沉孔外圈与箱体端盖法兰圈内圆之间。本技术更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集油盒由焊接于箱体端盖上的薄壁金属板构成。本技术又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端面油槽周向均布、径向延伸且外浅内深。本技术再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水平轴低速级太阳轮一端通过其中心轴轴向限位支撑于第一轴向推力环,另一端通过端面沉孔轴向限位支撑于第二轴向推力环,所述第二轴向推力环套在前级太阳轮的缩径轴端。这样,工作时,低速级太阳轮与低速级行星轮啮合齿间缝隙挤出的油液将由入油口进入集油盒,接着从底部出油孔漏至第一轴向推力环的周向油道,再由周向油道通过径向油孔或端面油槽润滑第一轴向推力环内孔与低速级太阳轮构成的转动副面以及轴向限位的摩擦表面,从而妥善解决这些位于低速边缘区域难飞溅特殊位置零件的润滑难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的端盖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的端盖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轴向推力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的第一轴向推力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轴向推力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轴向推力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齿轮箱润滑装置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水平轴低速级太阳轮3一端通过其中心轴轴向限位支撑于第一轴向推力环2,另一端通过端面沉孔轴向限位支撑于第二轴向推力环10。第一轴向推力环2嵌装在箱体端盖1内端的沉孔内,第二轴向推力环10套在前级9(高速级)的太阳轮缩径轴端。箱体端盖1封盖固定在作为壳体(可旋转)的低速级行星架4上,低速级太阳轮3与低速级行星轮5外啮合,低速级行星轮5与固定的齿圈8内啮合,低速级行星轮5通过低速级行星轮轴承7支撑于低速级行星销轴6,该行星销轴6支撑在低速级行星架4内端面的圆周均布的销孔中。结合图2、图3可以看出,箱体端盖1上固定有位于第一轴向推力环2上方且与底部出油孔1-3连通的弧形集油盒1-1,该弧形集油盒1-1处于嵌装第一轴向推力环2的沉孔外圈与箱体端盖1法兰圈内圆之间,由焊接于箱体端盖1上的薄壁金属板构成,制作工艺简便。集油盒1-1具有邻近且正对着低速级太阳轮3和低速级行星轮5啮合位置的端面入油口1-2。第一轴向推力环2如图4、图5所示,外圆具有位置对应出油孔1-3的圆弧底周向油道2-1,并具有周向均布、径向延伸的四道外浅内深的圆弧底端面油槽2-3,周向油道2-1通过周向均布且角向位置与端面油槽2-3对应的径向油孔2-2与其内孔连通。可以如图6、图7所示,周向油道2-1通过第一轴向推力环2外圆周向均布且角向位置与端面油槽2-3对应的轴向油道2-2’与端面油槽连通。当然,周向油道2-1也可以既通过周向均布且角向位置与端面油槽2-3对应的径向油孔2-2与其内孔连通,又通过第一轴向推力环2外圆周向均布且角向位置与端面油槽2-3对应的轴向油道2-2’与端面油槽连通。本实施例的润滑装置通过设置集油盒及润滑通道,可以实现低速难飞溅润滑的零部件的充分润滑,达到长期保证齿轮箱正常运转的使用要求。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实践表明,并能有效地解决齿轮箱内部位置特殊、难以用常规方法润滑零部件的润滑问题。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箱润滑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轴向限位支撑于第一和第二轴向推力环(2、10)的水平轴低速级太阳轮(3),所述第一轴向推力环嵌装在箱体端盖(1)内端的沉孔内,所述箱体端盖封盖固定在作为壳体的低速级行星架(4)上,所述低速级太阳轮与低速级行星轮(5)外啮合,所述低速级行星轮与固定的齿圈(8)内啮合,所述低速级行星轮通过低速级行星轮轴承(7)支撑于低速级行星销轴(6);/n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端盖上固定有位于第一轴向推力环上方且与底部出油孔(1-3)连通的集油盒(1-1),所述集油盒具有邻近且正对着低速级太阳轮(3)和低速级行星轮(5)啮合位置的入油口(1-2);所述第一轴向推力环的外圆具有位置对应出油孔的周向油道(2-1)以及径向延伸的端面油槽(2-3),所述周向油道至少通过径向油孔(2-2)与其内孔连通,或通过轴向油道(2-2’)与端面油槽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箱润滑装置,包括两端分别轴向限位支撑于第一和第二轴向推力环(2、10)的水平轴低速级太阳轮(3),所述第一轴向推力环嵌装在箱体端盖(1)内端的沉孔内,所述箱体端盖封盖固定在作为壳体的低速级行星架(4)上,所述低速级太阳轮与低速级行星轮(5)外啮合,所述低速级行星轮与固定的齿圈(8)内啮合,所述低速级行星轮通过低速级行星轮轴承(7)支撑于低速级行星销轴(6);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端盖上固定有位于第一轴向推力环上方且与底部出油孔(1-3)连通的集油盒(1-1),所述集油盒具有邻近且正对着低速级太阳轮(3)和低速级行星轮(5)啮合位置的入油口(1-2);所述第一轴向推力环的外圆具有位置对应出油孔的周向油道(2-1)以及径向延伸的端面油槽(2-3),所述周向油道至少通过径向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再利汪星徐莎段振中王伟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