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割减速器及掘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49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截割减速器及掘锚机,涉及减速器的技术领域。本申请的截割减速器包括箱体、润滑组件、输入组件、传动组件和输出组件,润滑组件设于箱体内。输入组件设于箱体内,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传动组件设于箱体内,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与输入轴传动连接;输出组件设于箱体内,并与传动轴传动连接;其中,输入组件设有一个,输出组件设有两个,分别设于传动轴的两端。故本申请将润滑油泵设于箱体内,能够实现较好的润滑效果。且本申请通过输入组件、传动组件和输出组件实现单输入双输出结构,生产效率较高,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截割减速器及掘锚机
本申请涉及减速器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截割减速器及掘锚机。
技术介绍
伴随现代采煤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采煤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采用高速高效的掘进技术保证生产的快速进行,另一方面对人员的安全和良好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要求下原有的采用掘进机或者连采机先开采后锚固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基础上掘锚机应运而生。掘锚机对比与原有掘进设备,可实现截割、装载运输及打锚杆功能。掘锚机的截割减速器是实现掘锚机截割滚筒工作的关键部件。但是现有技术中,截割减速器的润滑油泵一般设于箱体外,润滑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截割减速器及掘锚机,其将润滑油泵设于箱体内,能够实现较好的润滑效果。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截割减速器,包括箱体、润滑组件、输入组件、传动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润滑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入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输出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其中,所述输入组件设有一个,所述输出组件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润滑油泵、吸润滑油管和出润滑油管,所述吸润滑油管一端与所述润滑油泵相连,一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出润滑油管一端与所述润滑油泵相连,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润滑油泵为齿轮泵,且所述润滑油泵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且位于所述润滑组件处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处盖设有观察孔盖。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轴的轴线与所述中间轴的轴线成平行设置,所述中间轴的轴线与所述传动轴的轴线成垂直设置。于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输出组件沿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成左右对称分布。于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输出组件中,所述输出组件包括一级轮系组件和二级轮系组件,所述一级轮系组件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齿轮组、一级行星架、一级齿圈;所述二级轮系组件包括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齿轮组、二级行星架、二级齿圈;其中,所述一级太阳轮设于所述传动轴的端部,所述二级齿圈固定在一级行星架上,所述二级太阳轮能转动地设于所述二级行星架上,并与所述一级齿圈传动连接;所述二级行星架用于连接截割滚筒。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级齿圈具有第一内齿和第二内齿;所述二级太阳轮具有第一外齿和第二外齿;其中,所述第一内齿与所述一级行星齿轮组啮合,所述第二内齿与所述第二外齿啮合,所述第一外齿与所述二级行星齿轮组啮合。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截割减速器包括高压油组件,所述高压油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油组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输出组件处,用于实现截割滚筒伸缩。于一实施例中,高压油组件包括高压油管,高压油管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级行星架上。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在联接处、旋转处均设有密封件,用于密封。其中,密封件可以是浮封、油封、密封圈等部件。一种掘锚机,包括电机、截割滚筒和截割减速器,所述截割减速器与所述电机和所述截割滚筒传动连接,所述截割减速器为上述的截割减速器。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润滑油泵设于箱体内,能够实现较好的润滑效果。且本申请通过输入组件、传动组件和输出组件实现单输入双输出结构,生产效率较高,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截割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图2的C-C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图1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图5的D部放大图;图7为本申请图5的E部放大图;图8为本申请图5的F部放大图。图标:100-截割减速器;101-箱体;102-观察孔盖;103-第五油封座;104-第六轴承;200-输入组件;201-输入轴;202-第一左透盖;203-第一轴套;204-第一油封;205-第一调整垫;206-第一左轴承;207-第一齿轮;207a-第一轮凸环部;208-第一右轴承;209-第一右透盖;300-传动组件;301-第二调整垫;302-第二左轴承;303-中间轴;304-第二齿轮;305-第二右轴承;306-第二透盖;307-第一锥齿轮;401-传动轴;401a-一级太阳连接孔;402-轴承座;403-第四左轴承;404-第二锥齿轮;405-第四右轴承;500-输出组件;501-一级行星架;501a-第一孔道;501b-一级行星连接端;502-一级行星销轴;503-一级行星齿轮组;504-第一定距环;505-第一卡簧;506-第二定距环;507-一级行星轴承;508-一级太阳轮;508a-一级太阳连接端;509-第三调整垫;510-一级齿圈;510a-第一内齿;510b-第二内齿;511-空心销;512-螺栓垫;513-一级螺栓;515-定位套;515a-凸缘;516-定位销子;601-二级行星架;601a-第二孔道;601b-油管安装孔;603-二级行星轴承;604-二级行星齿轮组;604a-二级行星轴部;605-第三定距环;606-挡环;607-定位螺栓;608-二级齿圈;609-二级太阳轮;609a-第一外齿;609b-第二外齿;609c-二级太阳中心孔;610-第四定距环;611-二级螺栓;612-套壳;613-第六油封座;614-第五油封;615-圆柱销;616-外套;700-润滑组件;701-润滑油泵;702-吸润滑油管;703-出润滑油管;800-高压油组件;801-高压油管;802-第三卡簧;803-第三轴承;804-第三透盖;805-第三螺栓;806-第三油封;807-高压油进油口;808-高压油出油口;001-支架;003-第一油封座;004-第二油封;005-第二油封座;006-第三油封座;007-第四油封座;008-第五轴承;009-输出孔。具体实施方式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截割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n输入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包括输入轴;/n传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n输出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以及/n润滑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包括润滑油泵、吸润滑油管和出润滑油管,所述吸润滑油管一端与所述润滑油泵相连,一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出润滑油管一端与所述润滑油泵相连,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n其中,所述输入组件设有一个,所述输出组件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截割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输入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包括输入轴;
传动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
输出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以及
润滑组件,设于所述箱体内,包括润滑油泵、吸润滑油管和出润滑油管,所述吸润滑油管一端与所述润滑油泵相连,一端为开口设置,所述出润滑油管一端与所述润滑油泵相连,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
其中,所述输入组件设有一个,所述输出组件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传动轴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截割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泵为齿轮泵,且所述润滑油泵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截割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且位于所述润滑组件处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处盖设有观察孔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截割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油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高压油组件分别设于两个所述输出组件处,用于实现截割滚筒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截割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件包括:
第一齿轮,设于所述输入轴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中间轴,设有第二齿轮和第一锥齿轮;以及
第二锥齿轮,设于所述传动轴上;
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中生邬明均安博陈春辉韦冬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