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构件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326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20
本公开的防水构件具有容许声音和/或气体通过并且防止水侵入的防水膜、和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的支承层。防水构件具有防水膜与支承层接合的接合区域、和防水膜与支承层处于彼此分开的状态的非接合区域。在从与防水膜的主面垂直的方向看时,非接合区域由接合区域包围。非接合区域中的支承层的厚度为500μm以下。非接合区域中的防水膜与支承层的分开距离为150μm以下。支承层的面内方向的不透气度超过8万秒/100mL。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具有防水膜和该膜的支承层的防水构件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防水构件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构件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式装置、智能手机、手机以及照相机等电子设备具备语音功能。在具备语音功能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内部收纳有麦克风和扬声器等语音转换器(transducer)。为了在语音转换器与外部之间传播声音,通常在电子设备的壳体设有开口(外部透声口)。另一方面,必须防止水向壳体的内部侵入。因此,能够容许声音通过并且防止水侵入的防水透声膜安装于外部透声口。众所周知一种具有防水透声膜和支承防水透声膜的支承层的防水透声构件。由于具有支承层,例如能够防止电子设备落入水中时被施加的水压所导致的防水透声膜的破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聚四氟乙烯(以下记载为“PTFE”)多孔膜和由多孔性材料构成的支承层在彼此的周缘部选择性地结合而成的防水透声构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025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专利文献1的防水透声构件,在彼此未结合的内侧的非结合区域,防水透声膜和支承层独立地自由振动,由此,虽然具有支承层,但能够得到较高的透声特性。但是,为了应对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防水透声构件的尺寸也存在被限制的倾向。因此,对于防水透声构件要求透声特性的进一步的提高。另外,防水膜有时安装于在电子设备的壳体设置的开口且是不需要声音透过的开口。开口例如是用于确保壳体的内外的透气的透气口。这时,防水膜仅作为容许气体通过并且防止水侵入的防水透气膜发挥功能。也使用具有防水透气膜和支承该膜的支承层的防水透气构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作为防水透声构件和/或防水透气构件的防水构件的特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往,具有防水透声膜和支承层的防水透声构件中的透声特性的改善是通过提高防水透声膜的透声特性来实现的。但是,仅通过改良防水透声膜来改善透声特性的方法是存在极限的。另外,有时防水透声膜的透声特性的提高会引起该膜的防水性的下降。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的探讨,发现了在防水透声膜与支承层选择性地结合而构成的防水透声构件中,支承层的改良能够改善透声特性。该支承层的改良也能够提高防水透气构件的特性。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构件,该防水构件具有容许声音和/或气体通过并且防止水侵入的防水膜、和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的支承层,其中,所述防水构件具有:接合区域,在该接合区域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接合;以及非接合区域,在该非接合区域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处于彼此分开的状态,在从与所述防水膜的主面垂直的方向看时,所述非接合区域由所述接合区域包围,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所述支承层的厚度为500μm以下,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的分开距离为150μm以下,所述支承层的面内方向的不透气度超过8万秒/100mL。在另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壳体,其具有开口;以及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其以封堵所述开口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以使所述构件的所述防水膜的一侧面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并且使所述构件的所述支承层的一侧面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方式,将所述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改善具有防水透声膜和防水透声膜的支承层的防水透声构件的透声特性,而且能够提高具有防水膜和该膜的支承层的防水构件的特性。附图说明图1A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1B是从防水透声膜的一侧观察图1A所示的防水透声构件得到的俯视图。图2是示意地示出将图1A所示的防水透声构件安装于壳体的外部透声口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3A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另外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3B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又一另外的例子的剖视图。图4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再一另外的例子的剖视图。图5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与上述不同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6A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与上述不同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6B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与上述不同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7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与上述不同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8是示意地示出将图7所示的防水透声构件安装于壳体的外部透声口的状态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9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的与上述不同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10是示意地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构件的一种的防水透声构件安装于壳体的开口(外部透声口)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评价支承层的面内方向的不透气度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2是用于说明评价防水透声构件的透声特性(插入损失)的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防水透声构件的一个例子。在图1A中示出图1B所示的截面A-A。在图1B中示出从防水透声膜2的一侧观察的防水透声构件1。防水透声构件1具有:接合区域5,在该接合区域5中,防水透声膜2与支承层3接合;以及非接合区域4,在从与防水透声膜2的主面垂直的方向看时(参照图1B),该非接合区域4由接合区域5包围。接合区域5包括防水透声膜2和支承层3的周缘部的区域。防水透声膜2和支承层3通过接合部6接合。如图1A所示,在非接合区域4中,防水透声膜2和支承层3处于彼此分开的状态。支承层3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非接合区域4中的支承层3的厚度为500μm以下。即,在非接合区域4中,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且厚度500μm以下的支承层3自防水透声膜2分开地配置。另外,非接合区域4中的防水透声膜2与支承层3的分开距离为150μm以下。并且,在防水透声构件1中,支承层3的面内方向的不透气度超过8万秒/100mL。如图2所示,防水透声构件1能够安装于具备语音功能的电子设备的壳体15。更具体而言,防水透声构件1以覆盖壳体15的外部透声口16并且防水透声膜2的一侧面向外部(外部空间)13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5。利用具有防水透声膜2的防水透声构件1,能够在电子设备所具有的语音转换器17与外部13之间进行声音的传播,并且能够防止水经由外部透声口16向电子设备的内部14侵入。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以支承层3与具有透声口(内部透声口)18的语音转换器17相接触的方式,将防水透声构件1安装于壳体15。在从垂直于防水透声膜2的主面的方向看时,非接合区域4、外部透声口16以及内部透声口18彼此重叠。当对安装有防水透声构件1的电子设备的外部透声口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构件,该防水构件具有容许声音和/或气体通过并且防止水侵入的防水膜、和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的支承层,其中,/n所述防水构件具有:/n接合区域,在该接合区域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接合;以及/n非接合区域,在该非接合区域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处于彼此分开的状态,/n在从与所述防水膜的主面垂直的方向看时,所述非接合区域由所述接合区域包围,/n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所述支承层的厚度为500μm以下,/n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的分开距离为150μm以下,/n所述支承层的面内方向的不透气度超过8万秒/100mL。/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28 JP 2018-2486241.一种防水构件,该防水构件具有容许声音和/或气体通过并且防止水侵入的防水膜、和具有厚度方向的透气性的支承层,其中,
所述防水构件具有:
接合区域,在该接合区域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接合;以及
非接合区域,在该非接合区域中,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处于彼此分开的状态,
在从与所述防水膜的主面垂直的方向看时,所述非接合区域由所述接合区域包围,
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所述支承层的厚度为500μm以下,
所述非接合区域中的所述防水膜与所述支承层的分开距离为150μm以下,
所述支承层的面内方向的不透气度超过8万秒/1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构件,其中,
所述不透气度超过30万秒/1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构件,其中,
所述支承层是具有将一个主面与另一个主面连接起来的1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的金属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构件,其中,
所述支承层为冲孔金属。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构件,其中,
从所述垂直的方向看时的所述非接合区域的面积为12mm2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构件,其中,
从所述垂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岛玉青平井文太菅谷阳辅阿部悠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