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2467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包括导向支撑钢丝、托板、中间托架、上部支架、下部支架、支撑钢条、驱动单元和拉索结构,托板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其顶部卡扣于导向支撑钢丝上,且整体能绕卡扣轴线翻转,下部支架通过注塑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的底部段,上部支架通过注塑滑动设置于导向支撑钢丝的中部段,支撑钢条的两端对应固定于上部支架与下部支架上,并根据两个支架的间距变化作弹性形变,支撑钢条拱起作用于托板的背面,中间托架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上,驱动单元插接固定于中间托架上,拉索结构的套管与驱动单元连接,且输出端与上部支架固连,套管中的索芯伸出并通过钢钩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的底部段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中高档汽车座椅上都具备有可调节的腰托,以提高驾乘的舒适感。此类腰托支撑系统通常是通过驱动单元控制支撑条形变拱起或舒展放平,从而实现腰部支撑板前后两个方向的调节。但是此种结构零部件较多,装配工序较繁琐,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在实际运行中也容易产生噪音,给乘客带来不适感。另外,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生产效率、产品的轻量化等要求日益剧增。因此,在汽车行业日益轻量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简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减轻车体重量,降低汽车油耗,降低产生噪音的风险,对车辆舒适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解决现有腰部支撑结构复杂、装配麻烦、成本高、整体重量大等问题,使得安装更轻巧便捷。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其包括导向支撑钢丝、托板、中间托架、上部支架、下部支架、支撑钢条、驱动单元和拉索结构,托板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其顶部卡扣于导向支撑钢丝上,且整体能绕卡扣轴线翻转,下部支架通过注塑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的底部段,上部支架通过注塑滑动设置于导向支撑钢丝的中部段,支撑钢条的两端对应固定于上部支架与下部支架上,并根据两个支架的间距变化作弹性形变,支撑钢条拱起作用于托板的背面,中间托架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上,驱动单元插接固定于中间托架上,拉索结构的套管与驱动单元连接,且输出端与上部支架固连,套管中的索芯伸出并通过钢钩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的底部段上。特别地,驱动单元上设置有插头部,中间托架上对应插头部设置有插槽部,插头部上设置有凸起于其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倒扣,插槽部上对应倒扣设置有卡槽,倒扣与卡槽配合时,驱动单元与中间托架锁定。特别地,插头部的与倒扣凸起面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导向筋,插槽部上设置有使导向筋沿插接方向移动的导向槽。特别地,插头部的与倒扣凸起面相同的一面上凸起有限位筋,插槽部上对应限位筋设置有限位槽。特别地,插头部上设置有加强筋。特别地,插槽部上对应加强筋开设有让位槽。特别地,中间托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各卡扣扣于导向支撑钢丝上从而形成固定。特别地,上部支架、下部支架均卡接于导向支撑钢丝上。特别地,导向支撑钢丝的头端固定于座椅骨架上,底部段上设置有紧固件,紧固件卡扣于座椅骨架上。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采用卡扣结构将导向支撑钢丝、上部支架、下部支架、驱动单元等多个零部件集成为一个整体,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安装工艺,降低了成本,保证了可靠装配的同时,轻量化的设计更符合市场发展趋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的爆炸图;图3是图1中A-A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中驱动单元插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中中间托架插槽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其包括导向支撑钢丝1、托板2、中间托架3、上部支架4、下部支架5、支撑钢条6、驱动单元7和拉索结构8。托板2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其顶部卡扣于导向支撑钢丝1上,且整体能绕卡扣轴线翻转。下部支架5通过卡扣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1的底部段。上部支架4通过卡扣卡接且滑动设置于导向支撑钢丝1的中部段。支撑钢条6的两端对应固定于上部支架4与下部支架5上,并根据两个支架的间距变化作弹性形变,支撑钢条6拱起作用于托板2的背面。中间托架3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1上,驱动单元7插接固定于中间托架3上。拉索结构8的套管与驱动单元7连接,且输出端与上部支架4固连,套管中的索芯伸出并通过钢钩9固定于导向支撑钢丝1的底部段上。驱动单元7上设置有插头部10,中间托架3上对应插头部10设置有插槽部11,插头部10插入插槽部11中,且插头部10上设置有凸起于其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倒扣12(本实施例为凸起于下表面),插槽部11上对应倒扣12设置有卡槽13,倒扣12与卡槽13配合时,驱动单元7与中间托架3锁定。由此,将驱动单元7与中间托架3连接在一起,利用倒扣12防止驱动单元7脱出,保证驱动单元7稳定固定,且避免过多约束导致装配困难。另外,插头部10的与倒扣12凸起面相对的一面上(此处即上表面)设置有导向筋14,插槽部11上设置有使导向筋14沿插接方向移动的导向槽15。通过导向筋14被插入导向槽15,使在装配驱动单元7时有导向和导入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徒手装配,节省装配工装的开发。插头部10的与倒扣12凸起面相同的一面上(此处即下表面)凸起有限位筋16,插槽部11上对应限位筋16设置有限位槽17。通过限位筋16被插入限位槽17,与导向筋14形成辅助,使在装配驱动单元7时有导向和导入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徒手装配,节省装配工装的开发。插头部1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筋18,插槽部11上对应加强筋18开设有让位槽19。加强筋18是提高了驱动单元7的倒扣12结构的强度,防止该结构在整体装配等过程中因外力的原因而断裂,从而避免了驱动单元7脱出而失效的情况。中间托架3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扣,各卡扣扣于导向支撑钢丝1上从而形成固定。本实施例中采用四个卡扣,当施加一定的按压力后,导向支撑钢丝1就被压进中间托架3的卡扣结构中,由此导向支撑钢丝1和中间托架3固定形成一个整体。导向支撑钢丝1的头端固定于座椅骨架上,底部段上设置有紧固件20,紧固件20卡扣于座椅骨架上。当驱动单元7驱动拉索结构8,使上部支架4的运动更顺滑,提高了腰部支撑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改变拉索长度,改变支撑钢板的弯曲度,实现调整支撑强度范围的设计。综上,上述的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采用卡扣结构将导向支撑钢丝、上部支架、下部支架、驱动单元等多个零部件集成为一个整体,减少了零部件数量,简化了安装工艺,降低了成本,保证了可靠装配的同时,轻量化的设计更符合市场发展趋势。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技术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支撑钢丝、托板、中间托架、上部支架、下部支架、支撑钢条、驱动单元和拉索结构,/n所述托板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其顶部卡扣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上,且整体能绕卡扣轴线翻转,/n所述下部支架固定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的底部段,/n所述上部支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的中部段,/n所述支撑钢条的两端对应固定于所述上部支架与所述下部支架上,并根据两个支架的间距变化作弹性形变,所述支撑钢条拱起作用于所述托板的背面,/n所述中间托架固定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上,所述驱动单元插接固定于所述中间托架上,/n所述拉索结构的套管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且输出端与所述上部支架固连,套管中的索芯伸出并通过钢钩固定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的底部段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支撑钢丝、托板、中间托架、上部支架、下部支架、支撑钢条、驱动单元和拉索结构,
所述托板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其顶部卡扣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上,且整体能绕卡扣轴线翻转,
所述下部支架固定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的底部段,
所述上部支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的中部段,
所述支撑钢条的两端对应固定于所述上部支架与所述下部支架上,并根据两个支架的间距变化作弹性形变,所述支撑钢条拱起作用于所述托板的背面,
所述中间托架固定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上,所述驱动单元插接固定于所述中间托架上,
所述拉索结构的套管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且输出端与所述上部支架固连,套管中的索芯伸出并通过钢钩固定于所述导向支撑钢丝的底部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两向可调腰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上设置有插头部,所述中间托架上对应所述插头部设置有插槽部,所述插头部上设置有凸起于其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倒扣,所述插槽部上对应所述倒扣设置有卡槽,所述倒扣与所述卡槽配合时,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中间托架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骏琪杜志伟赵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