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车身结构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身结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前车身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在发生正碰时,发动机舱会发生压溃变形,从而导致车身前围板向后变形压缩乘员舱,这会对乘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故而前围板自身强度及其力传递能力极其重要。在前车身结构中,前围板底部与前地板连接段最为薄弱。传统燃油车型,一般在车身底部的中间部位增加贯穿前后地板的地板纵梁,以提升力传递能力。而新能源车型(电动汽车)因底部需要布置电池,无法实现上述的类似设计,因此新能源汽车存在力传递能力不足,导致乘员舱在发生正碰时变形严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车身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的前车身结构存在的力传递能力不足而导致乘员舱在发生正碰时容易变形严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前车身结构,包括:前纵梁、前围板、前地板以及与所述前地板相连的边纵梁;其中,所述前围板,用于分隔车室和发动机室,所述前围板的下端设有向车身后方延伸并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前围板、前地板以及与所述前地板相连的边纵梁;其中,/n所述前围板,用于分隔车室和发动机室,所述前围板的下端设有向车身后方延伸并与所述前地板相连的后缘部;/n所述前纵梁包括纵梁前段以及与所述纵梁前段相连的纵梁后段;所述纵梁前段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纵梁前段设置于所述前围板的前侧并与所述前围板相连;所述纵梁后段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至少延伸至所述后缘部的下侧,所述纵梁后段与所述后缘部的下板面相连;/n所述边纵梁,设置于所述前地板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纵梁后段相连以使所述边纵梁、所述前围板和所述纵梁后段形成传力闭环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纵梁、前围板、前地板以及与所述前地板相连的边纵梁;其中,
所述前围板,用于分隔车室和发动机室,所述前围板的下端设有向车身后方延伸并与所述前地板相连的后缘部;
所述前纵梁包括纵梁前段以及与所述纵梁前段相连的纵梁后段;所述纵梁前段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纵梁前段设置于所述前围板的前侧并与所述前围板相连;所述纵梁后段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至少延伸至所述后缘部的下侧,所述纵梁后段与所述后缘部的下板面相连;
所述边纵梁,设置于所述前地板沿车身宽度方向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前围板和所述纵梁后段相连以使所述边纵梁、所述前围板和所述纵梁后段形成传力闭环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身结构还包括前围横梁,所述前围横梁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前围板相连,所述前围横梁包括横梁顶板、两个横梁底板以及两个分别用于连接所述横梁顶板和各所述横梁底板的横梁立板;两所述横梁底板分别与所述前围板搭接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横梁位于所述前围板的前侧,所述纵梁前段还与所述前围横梁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身结构还包括向上凸出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中通道,所述中通道设有分别与所述后缘部的上板面和所述前地板的上板面搭接相连的中通道搭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一,李伟伟,韩二红,黄创举,安静,段蕊,苗可心,邵贝,梅立胜,杨光南,李浩轩,柳彦岗,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