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98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卸车,车辆包括:箱体、车架和限位结构,箱体与车架相铰接,限位结构设置于车架的外侧壁上。其中,限位结构包括导向立板,导向立板朝向箱体的一侧凸出于车架;限位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限位结构分布于箱体的两侧。在自卸车作业的过程中,在自卸车作业的过程中,对货箱的左右偏摆进行限位,起到限位作用,当货箱下降快要接近车架时通过限位结构对货箱进行限位,使货箱能够按照指定的方向落下,避免了由于货箱体积较大、矿石等货物体积不等形状不均而导致货箱在下降的过程中左右偏摆,从而对自卸车本身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自卸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矿用宽体自卸车工况较差,在频繁作业的下降过程中,尤其是高低不平的非公路路面上作业时,由于货箱体积较大、矿石等货物体积不等等问题,导致重量分布不均匀,货箱出现左右偏摆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自卸车。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自卸车,包括:箱体;车架,箱体与车架相铰接;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置于车架的外侧壁上,限位结构包括导向立板,导向立板朝向箱体的一侧凸出于车架;其中,限位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限位结构分布于箱体的两侧。通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卸车,箱体与车架铰接,限位结构设置于车架的外侧壁上,限位结构包括导向立板,导向立板朝向箱体的一侧凸出于车架,限位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限位结构分布于箱体的两侧,在自卸车作业的过程中,对货箱的左右偏摆进行限位,起到限位作用,当货箱下降快要接近车架时通过限位结构对货箱进行限位,使货箱能够按照指定的方向落下。具体地,限位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限位结构的数量进行添加,多个限位结构沿车架延伸的方向均匀排列,分布在箱体的两侧,相互配合对下落的箱体进行限位,使箱体沿指定的方向落下。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自卸车还可以具有以下的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与导向立板相连接,加强板至少覆设于导向立板凸出于车架的部分。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导向立板上覆盖加强板,使得导向立板在厚度方向上增加了加强板的厚度,进而提升了限位结构的强度,进而提升限位结构的抗压能力,提升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具体地,导向立板呈十字型,导向立板朝向箱体的一侧凸出于车架,对箱体的下落方向进行限制,其余部分固定在车架的外侧壁上,导向立板与车架固定的部分宽度大于凸出车架的部分,通过增大与车架的接触面积,使限位结构固定更牢固。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的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加强板和导向立板相连接,第一加强筋位于加强板的一侧;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的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加强板和导向立板相连接,第二加强筋位于加强板的另一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加强板两侧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通过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加强板和导向立板相连接,起到分担加强板与导向立板受力的作用,增加了限位结构的强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筋沿导向立板的延伸方向分布;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筋沿导向立板的延伸方向分布;位于导向立板两侧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对于导向立板的一侧等高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通过设置多个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提高限位结构可承受的最大压力,增加限位结构的强度,提高限位结构的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设置于导向立板上;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将导向立板安装至车架;其中,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多个。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将导向立板与车架的侧梁固定,多个第一安装孔均匀的设置在导向立板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限位结构连接在车架上,限位结构对下落的箱体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包括:导向立板朝向箱体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面;加强板朝向箱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面,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导向面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立板朝向箱体一端设有第一导向面,加强板朝向箱体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向加强板的一侧呈倾斜状,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导向面相连接,通过向外倾斜的第一导向面实现导向,使货箱下落时接触到导向立板后按照设计的方向平稳下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包括:导向立板与加强板为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立板与加强板为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省去了二次连接的工艺,提高了限位结构的整体性,提高了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设置于加强板上;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穿设于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将导向立板安装至车架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连接件穿过加强板上的第二安装孔和导向立板,将限位结构固定连接在车架的侧梁上,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安装孔的直径在第一连接件对限位结构固定的基础上通过第二连接件对限位结构进行固定,固定更稳固,提高限位结构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还包括:导向结构,导向结构设置于箱体上,导向结构包括导向部;其中,在箱体绕车架的一端下降过程中,导向立板与导向部相配合,用于对箱体进行限位。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结构设置在箱体两侧的侧壁底部,每个导向结构与限位结构的位置一一对应,当箱体绕车架的一端下降时,导向立板与导向部配合,导向立板凸出车架的一端插入导向部中,使下落的箱体按照预设的方向下落,实现导向作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导向结构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导向部相连接,连接部用于将导向结构安装至箱体;导向结构为槽体结构,槽体结构的两侧壁与连接部相连接,槽体结构的槽体为导向部。在该技术方案中,导向结构的两端通过连接部与箱体连接,导向部为一个槽体,导向结构与限位结构配合使用实现对箱体的导向和限位,当箱体绕车架的一端下降时,导向立板凸出车架的一端插入导向部中,使下落的箱体按照预设的方向下落,实现导向作用,同时通过导向立板避免箱体左右摇晃,实现限位作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的主视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的右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的俯视图;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限位结构的立体图;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自卸车的箱体处于举升状态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实施例中自卸车的箱体落回至车架上的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车辆,10箱体,20车架,30限位结构,40导向结构;300导向立板,302加强板,304第一加强筋,306第二加强筋,308第一连接件,310第二连接件,312第一安装孔,314第一导向面,316第二导向面,318第二安装孔;402导向部,404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n车架,所述箱体与所述车架相铰接;/n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外侧壁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导向立板,所述导向立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凸出于所述车架;/n其中,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结构分布于所述箱体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
车架,所述箱体与所述车架相铰接;
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外侧壁上,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导向立板,所述导向立板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凸出于所述车架;
其中,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结构分布于所述箱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
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导向立板相连接,所述加强板至少覆设于所述导向立板凸出于所述车架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
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导向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加强板的一侧;
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相邻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加强板和所述导向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加强板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导向立板的延伸方向分布;
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导向立板的延伸方向分布;
位于所述导向立板两侧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相对于所述导向立板的一侧等高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子圣黄汉生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