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机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42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7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机构及车辆。该防护机构与车辆的车架连接,包括:底板;侧板,两块侧板分别与底板固定连接;挡板,分别与底板和侧板固定连接,挡板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挡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用于与车架转动连接;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端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一端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底板和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底板和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呈三角形。可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进行支撑,由此减少底板、侧板和挡板变形几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机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车辆可设置有发动机等驱动部件、散热器等散热部件、油箱等燃料储存部件等,这样的部件可与车辆的车架固定连接;为了保护这样的部件,通常需要设置防护机构,防护机构与车架连接。例如,车辆可以是矿用自卸车,矿用自卸车可在覆盖有泥浆的路面行驶,在行驶过程中还可能产生震动。防护机构可用于减少飞向矿用自卸车的泥浆和沙石等对发动机、散热器、油箱等部件造成的损害。

2、相关技术中,可设置底板和挡板,底板与挡板连接,发动机、散热器、油箱等部件可位于底板的上方并且位于挡板的一侧。然而,当底板和挡板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变形。在底板和挡板变形后,变形的底板和挡板可与发动机、散热器、油箱等部件接触,造成部件损坏。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防护机构及车辆,可解决底板和挡板容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护机构,可减少底板和挡板变形几率,减少位于挡板的一侧并且位于底板上方的部件受到损害,提高了使用寿命。

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防护机构的车辆。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与车辆的车架连接,包括:底板;侧板,两块侧板分别与底板固定连接;挡板,分别与底板和侧板固定连接,挡板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挡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用于与车架转动连接;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一端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一端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底板和侧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底板和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呈三角形。

5、可选的,底板开设有排物孔,排物孔开设于底板远离挡板的一端。

6、可选的,挡板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为长条孔,长条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安装杆,挡板所在平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夹角。

7、可选的,侧板开设有第一长条孔;第一支架开设有第一支架安装孔和第二支架安装孔,第一支架安装孔用于第一支架与车架的连接,第一支架与侧板通过第二支架安装孔和第一长条孔固定连接。

8、可选的,第一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形成一体式结构,第一连接板垂直于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垂直于第三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垂直于第四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开设有第一支架安装孔,第四连接板开设有第二支架安装孔。

9、可选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板,第二连接板与第三连接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加强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三加强板形成一体式结构。

10、可选的,侧板开设有第二长条孔;第二支架开设有第三支架安装孔和第四支架安装孔,第三支架安装孔用于第二支架与车架的连接,第二支架与侧板通过第四支架安装孔和第二长条孔固定连接。

11、可选的,第二支架呈l型,包括:横板,开设有第三支架安装孔;竖板,与横板形成一体式结构,开设有第四支架安装孔。

12、可选的,横板与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四加强板。

13、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防护机构。

14、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5、对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护机构,设置有底板、侧板和挡板,底板、侧板和挡板可形成开放式箱体,发动机、散热器、油箱等部件可位于箱体内,以通过箱体减少这样的部件受到的损害。可在底板和侧板之间固定设置第一加强筋,在底板和挡板之间固定设置第二加强筋,由于可通过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进行支撑,因此可减少底板、侧板和挡板变形几率,提高了防护机构的使用寿命。

16、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设有上文所述的防护机构,由于防护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设有该防护机构的车辆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机构,与车辆的车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开设有排物孔(11),所述排物孔(11)开设于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挡板(3)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开设有通风孔(32),所述通风孔(32)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杆(31),所述挡板(3)所在平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开设有第一长条孔(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板(45),所述第二连接板(42)与所述第三连接板(43)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板(46),所述第三连接板(43)和所述第四连接板(44)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加强板(47),所述第一加强板(45)与所述第三加强板(47)形成一体式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开设有第二长条孔(2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5)呈L型,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51)与所述竖板(52)之间固定设置有第四加强板(5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护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机构,与车辆的车架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开设有排物孔(11),所述排物孔(11)开设于所述底板(1)远离所述挡板(3)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开设有通风孔(32),所述通风孔(32)为长条孔,所述长条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杆(31),所述挡板(3)所在平面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夹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开设有第一长条孔(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4)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龑洪晋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