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469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包括热管本体,所述热管本体包括设置为平板状的用于放置待解冻食品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任一侧或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用于与外部的高温热源接触支撑部,将热量传递至位于承载部上方的待解冻食品处,避免待解冻食品与高温热源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卷圆治具将热管本体一侧或两侧进行折弯,使得热管本体高于外部热源,通过支撑部即可将热量传导至热管本体处,进而将待解冻食品解冻,解冻效果大幅度提升,并且避免浸泡影响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的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特别涉及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
技术介绍
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延长保质期,人们惯用的手段是将食物进行冷冻储藏,特备是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若未及时冷冻储藏极有可能腐败变质。然而经由人们长期实践和研究发现,冷冻肉类在冷藏时,细胞液会形成冰晶能有效锁住营养,当食用冻肉时,若直接采用自然解冻的方法,解冻所需要的时间长,而且在解冻的过程中食材本身也已经开始有轻微腐败的现象。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缩短解冻时间,人们通过采用以下方法加速解冻,比如:微波炉加热,温热水浸泡,风扇加速热交换等,采用微波炉加热的方法解冻速度最快,然而在解冻的过程中肉类本身也会受到微波的影响,口感变差,而且营养流失严重,采取温热水浸泡的方式,解冻时间比微波炉加热长,营养流失较少,然而长期浸泡后肉类的细胞吸水后涨破,严重影响食材的口感和味道;采用风扇加速热交换,比温热水浸泡所花费的时间长,虽然口感和营养流失较少,但是解冻过程中食物有可能发生腐败,影响食材的口感。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技术了解冻板,原理是加大食品与外界环境的换热面积,使得热管本体上的食品将冷量或热量与外界环境进行高效的热交换,具有快速解冻的效果。目前市面的上解冻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全金属结构加化学涂层,这类产品在冷冻与解冻时相对于传统自然冷冻解冻均有所提高,但并提高的并不理想,同时为了保证足够的换热面积与热溶,需要使用大量的铝材,成本高切浪费资源,产品表面化学涂层经实鉴证明容易脱落,成本高昂,同时对人体伤害及大。另一类产品是热管加金属加涂层,这类产品相对全金属结构会有所提升,但是两种不同材质结合在一起,一个从在接触热阻,降低传热性能,第二个不同材质结合会加速材质间的腐蚀,产生不确定化学物质,污染食物,化学涂层脱落也会伤害人的身体,同时生产工艺成本过高。为了加快解冻速度,在使用解冻板时通常还会将解冻板放置在盛放有温热水(高温热源)的容器中,由于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在解冻的过程中产生的容器中的水会渗透到待解冻食品处,影响口感。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冻速度快、避免待解冻食品与热源直接接触的超导解冻料理盘,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包括热管本体,所述热管本体包括设置为平板状的用于放置待解冻食品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任一侧或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用于与外部的高温热源接触支撑脚,将热量传递至位于承载部上方的待解冻食品处,避免待解冻食品与高温热源直接接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管本体的表面经阳极氧化处理,形成一层钻石级氧化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热管本体内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空腔,处于热管本体折弯处的空腔不坍塌,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工质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工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工质选用R134a。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容器,所述容器内装有高温热源,所述热管本体放置在所述容器内,所述支撑脚与高温热源接触或浸泡在高温热源中,承载部位于高温热源的上方,以确保待解冻食物不与高温热源直接接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容器选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餐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高温热源选用自来水或温热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脚经卷圆处理形成圆弧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脚依次包括竖直支撑部、水平支撑部和勾部,所述竖直支撑部与承载部的连接处、水平支撑部与竖直支撑部的连接处、水平支撑部与勾部的连接处均经过卷圆处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卷圆治具将承载部一侧或两侧进行折弯,使得热管本体高于外部热源,通过支撑部即可将热量传导至热管本体处,进而将待解冻食品解冻,解冻效果大幅度提升,并且避免浸泡影响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的口感;2、采用卷圆折弯工艺,在特定的温度下使得热管本体空腔中的工质保持在高压的状态,折弯的过程中避免空腔坍塌,保证支撑部与热管本体的连接处的空腔不会堵塞,热传导性能保持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热管本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卷圆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对于解冻盘,其典型等效导热系数为40,000W/m·K,最高可达200,000W/m·K,面热流密度最高可达350W/cm2,是纯铜导热能力的100倍以上。也就是VC具有很强的传热能力,传递大量的热量也只会产生很小的温差,保证食物各个部分同时冻结或解冻。由于目前的解冻盘,都是做成平板状结构,在于高温热源接触时,放置在解冻盘上部的待解冻食品也会与高温热源接触,造成食品的污染或者影响食品的口感,虽然业内有同行考虑过做成具有支撑脚的解冻盘,但是苦于无法解决内腔坍塌的问题,因此一直无法实现,本技术通过提供以下的解冻料理盘结构和工艺,能够很好地解决行业内的痛点问题,提高解冻料理盘的解冻效率,以及热源污染或影响食品口感的问题。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包括热管本体1,所述热管本体1包括设置为平板状的用于放置待解冻食品2的承载部11,所述承载部11的任一侧或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用于与外部的高温热源3接触支撑脚12,所述支撑脚经卷圆处理形成圆弧状,将热量传递至位于承载部11上方的待解冻食品2处,避免待解冻食品2与高温热源3直接接触;所述热管本体1的表面经阳极氧化处理,形成一层钻石级氧化膜;所述热管本体1内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空腔1a,所述空腔1a内填充有工质,所述工质选用R134a。如图3所示,所述空腔内还具有用于真大其换热面积的凸起部1b。本技术提供的超导解冻料理盘在使用时,直接将待解冻食品2放置在热管本体1的上部,通过空腔1a中工介流体的相变转换,使放置在热管本体1上部的食品将冷量与外界环境进行高效的热交换,具有加热的功能;为了加速解冻,还可以配套容器4一起使用,该容器4可以是塑料、金属陶瓷等材质的餐盘或餐碟,内装有高温热源3,所述高温热源3选用自来水或温热水,所述热管本体1放置在所述容器4内,所述支撑脚12与高温热源3接触或浸泡在高温热源3中,承载部11位于高温热源3的上方,以确保待解冻食物不与高温热源3直接接触。实施例2:在其他结构相同的情况下,支撑脚的形状与上述实施例1相比有所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脚依次包括竖直支撑部12a、水平支撑部12b和勾部12c,所述竖直支撑部12a与承载部11的连接处、水平支撑部12b与竖直支撑部12a的连接处、水平支撑部12b与勾部12c的连接处均经过卷圆处理。为了将热管本体1的两侧卷圆处理,同时又能够避免热管本体1的空腔1a坍塌,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导解冻盘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全自动连续在线挤压工艺,制成内部具有多个并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包括热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本体包括设置为平板状的用于放置待解冻食品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任一侧或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用于与外部的高温热源接触支撑脚,将热量传递至位于承载部上方的待解冻食品处,避免待解冻食品与高温热源直接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包括热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本体包括设置为平板状的用于放置待解冻食品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任一侧或两侧向下折弯,形成用于与外部的高温热源接触支撑脚,将热量传递至位于承载部上方的待解冻食品处,避免待解冻食品与高温热源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本体的表面经阳极氧化处理,形成一层钻石级氧化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本体内具有多个并列设置的空腔,热管本体折弯处的空腔不坍塌,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工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导解冻料理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选用R134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石俊江菊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万维热传导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