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41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属于发动机尾气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冷却器本体和减震组件,所述冷却器本体的一侧壁上设有进水连接头和出水连接头,冷却器本体的前后端两端均设有波纹连接管,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两个连接支脚,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敞口向上设置的安装底壳和敞口向下设置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能够拆卸的安装在两个连接支脚上,所述安装底壳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与连接壳外壁抵触的第一减震部件,所述连接壳的内顶壁上设有第二减震部件,且第二减震部件的底部与安装底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减震组件以及波纹连接管来大大抵消汽车行驶或发动机运行时的震动,从而延长了冷却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尾气冷却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车辆尾气排放中的氮氧化合物,在车辆上普遍采用了柔性冷却器来降低发动机排气温度,以便降低气缸内的燃烧温度,从而降低氮氧化合物生成量。进入柔性冷却器的废气温度一般高达700℃-800℃。目前,传统的柔性冷却器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虽然牢固,但是当汽车行驶或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容易造成柔性冷却器焊接处开焊,久而久之,柔性冷却器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和减震组件,所述冷却器本体的一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连接头和出水连接头,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前后端两端均设有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且与冷却器本体内部连通的波纹连接管,所述冷却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支脚,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敞口向上设置的安装底壳和敞口向下设置的连接壳,所述连接壳能够拆卸的安装在两个连接支脚上,所述安装底壳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与连接壳外壁抵触的第一减震部件,所述连接壳的内顶壁上设有第二减震部件,且第二减震部件的底部与安装底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部件包括抵触板、两个导向杆和两个第一弹簧,所述抵触板呈竖直设置,两个导向杆呈对称设置在抵触板的背部,每个所述导向杆均呈水平设置,所述安装底壳的外壁上设有两个与两个导向杆一一导向配合的导向槽,两个第一弹簧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每个第一弹簧的一端均与抵触板的背部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安装底壳的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每个导向杆远离抵触板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减震部件包括若干个第二弹簧,所有第二弹簧均匀分布在连接壳的内顶壁上,每个第二弹簧的底部均连接在安装底壳的内底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壳的外壁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均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第二减震部件和四个第一减震部件来抵消汽车行驶或发动机运行时的震动,从而降低冷却器本体受到的震动,与此同时,再利用波纹连接管在震动时能够产生形变的特性将震动力转换为机械能进行消耗,从而减小传递到冷却器本体的震动力。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利用减震组件以及波纹连接管来大大抵消汽车行驶或发动机运行时的震动,从而延长了冷却器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减震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减震组件的俯视图;图4为图3沿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冷却器本体1,进水连接头11,出水连接头12,波纹连接管13,连接支脚14,减震组件2,安装底壳21,连接板211,穿孔212,连接壳22,第一减震部件23,抵触板231,导向杆232,限位板2321,第一弹簧233,第二减震部件24,第二弹簧2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包括冷却器本体1和减震组件2,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连接头11和出水连接头12,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前后端两端均设有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且与冷却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波纹连接管13,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支脚14,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敞口向上设置的安装底壳21和敞口向下设置的连接壳22,所述连接壳22能够拆卸的安装在两个连接支脚14上,所述安装底壳21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与连接壳22外壁抵触的第一减震部件23,所述连接壳22的内顶壁上设有第二减震部件24,且第二减震部件24的底部与安装底壳2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本技术利用第二减震部件24和四个第一减震部件23来抵消汽车行驶或发动机运行时产生的震动,从而降低冷却器本体1受到的震动,本技术还设有两个波纹连接管13,一个波纹连接管13的作用为让尾气进入,另一个波纹连接管13的作用为让尾气排出,当冷却器本体1产生震动时,波纹连接管13能够产生形变,将震动力转换机械能进行消耗,从而减小传递到冷却器本体1的震动力。具体的,所述第一减震部件23包括抵触板231、两个导向杆232和两个第一弹簧233,所述抵触板231呈竖直设置,两个导向杆232呈对称设置在抵触板231的背部,每个所述导向杆232均呈水平设置,所述安装底壳21的外壁上设有两个与两个导向杆232一一导向配合的导向槽,两个第一弹簧233分别套设在两个导向杆232上,每个第一弹簧233的一端均与抵触板231的背部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弹簧233的另一端均与安装底壳21的内壁固定连接;四个第一减震部件23上的抵触板231能够利用两个第一弹簧233的弹簧力来抵消冷却器本体1受到的前后左右的震动力,导向杆232与导向槽的作用是为了使抵触板231始终保持竖直状态来抵触连接壳22外壁。具体的,每个导向杆232远离抵触板231的一端均设有限位板2321;限位板2321的设计是为了避免导向杆232脱离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本体(1)和减震组件(2),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连接头(11)和出水连接头(12),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前后端两端均设有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且与冷却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波纹连接管(13),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支脚(14),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敞口向上设置的安装底壳(21)和敞口向下设置的连接壳(22),所述连接壳(22)能够拆卸的安装在两个连接支脚(14)上,所述安装底壳(21)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与连接壳(22)外壁抵触的第一减震部件(23),所述连接壳(22)的内顶壁上设有第二减震部件(24),且第二减震部件(24)的底部与安装底壳(2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本体(1)和减震组件(2),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水连接头(11)和出水连接头(12),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前后端两端均设有由耐高温材料制成且与冷却器本体(1)内部连通的波纹连接管(13),所述冷却器本体(1)的底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支脚(14),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敞口向上设置的安装底壳(21)和敞口向下设置的连接壳(22),所述连接壳(22)能够拆卸的安装在两个连接支脚(14)上,所述安装底壳(21)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与连接壳(22)外壁抵触的第一减震部件(23),所述连接壳(22)的内顶壁上设有第二减震部件(24),且第二减震部件(24)的底部与安装底壳(2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柔性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部件(23)包括抵触板(231)、两个导向杆(232)和两个第一弹簧(233),所述抵触板(231)呈竖直设置,两个导向杆(232)呈对称设置在抵触板(2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伟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林源热交换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