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18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运输机器人,具有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机、传动系统和行走机构,所述机器人设有与所述机体连接的运载装置;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输出轴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齿轮连接的主齿轮,设置在所述主齿轮上的转轴,穿设在所述转轴上的两个偏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偏心件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产生连动;其中所述机体受到所述行走机构作用产生位移从而带动所述运载装置产生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玩具或教学用的运输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时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结构优化也越来越多,如今各种款式不同的玩具机器人不仅在高端教具和玩具市场受到了青少年的青睐,能够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对儿童的早期思维开发也有很大的提升和帮助。目前在双足机器人存在行走协调和制作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输机器人,能更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运输机器人,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上的电机、传动系统和行走机构,所述机器人设有与所述机体连接的运载装置;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输出轴齿轮,与所述输出轴齿轮连接的主齿轮,设置在所述主齿轮上的转轴,穿设在所述转轴上的两个偏心件,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的两端,两个所述偏心件绕着所述主齿轮和所述转轴的交点中心O对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偏心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体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机器人,具有机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电机(2)、传动系统(3)和行走机构(4),其特征在于:/n所述机器人设有与所述机体(1)连接的运载装置(300);/n所述传动系统(3)包括与电机(2)输出轴连接的输出轴齿轮(5),与所述输出轴齿轮(5)连接的主齿轮(6),设置在所述主齿轮(6)上的转轴(7),穿设在所述转轴(7)上的两个偏心件(8),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7)的两端;/n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411)与所述偏心件(8)连接,另一端(412)与所述第二连杆(42)的上端(42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机器人,具有机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的电机(2)、传动系统(3)和行走机构(4),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器人设有与所述机体(1)连接的运载装置(300);
所述传动系统(3)包括与电机(2)输出轴连接的输出轴齿轮(5),与所述输出轴齿轮(5)连接的主齿轮(6),设置在所述主齿轮(6)上的转轴(7),穿设在所述转轴(7)上的两个偏心件(8),分别设置在所述转轴(7)的两端;
所述行走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411)与所述偏心件(8)连接,另一端(412)与所述第二连杆(42)的上端(4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43)的一端(43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机体(1)上,另一端(432)与所述第二连杆(42)的上端(421)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偏心件(8)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和第三连杆(43)产生连动;
其中所述机体(1)受到所述行走机构(4)作用产生位移从而带动所述运载装置(300)产生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1)包括第一板体(11)和第二板体(12),所述主齿轮(6)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11)和所述第二板体(12)之间,所述转轴(7)分别穿设在所述第一板体(11)和所述第二板体(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维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