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穿带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682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流穿带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气流穿带打包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框架;打包机头,打包机头设置在底座上;气流穿带组件,所述气流穿带组件配置有可开合的气流输送通道,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的一端口为进带口、另一端口为出带口,所述气流穿带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用于利用气流输送打包带;其中,所述打包机头位于所述进带口和所述出带口之间;从所述打包机头输出的打包带在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绕待打包货物输送、最终打包带的自由端部返回至所述打包机头中。实现降低对打包带质量的要求以降低打包成本,并减少打包带出现卡堵的现象以提高打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流穿带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包机
,尤其涉及一种气流穿带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货物在运输前,通常需要通过打包带进行打包处理。而随着自动打包技术的推广,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打包机被广泛使用。中国专利号201811173845.5和201911138598.X分别公开了一种打包设备,其主要利用打包带对货物进行打包处理。其中,该包装机中通常配置有打包机头和导带槽等部件组成,其中,打包机头具有引导包装材料(如打包带)进入和导出包装斜槽,并能够抓住、拉紧、切断和摩擦热合包装材料。在实际打包过程中,由于打包带需要从打包机头中输出经由导带槽绕货物一周后再回到打包机头中,而打包带在导带槽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打包带卡堵在导带槽中,而使得打包设备停机导致打包效率较低;与此同时,为了减少打包带出现卡堵现象,往往使用材质好制造成本高的打包带。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打包成本低且打包效率高的打包技术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流穿带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实现降低对打包带质量的要求以降低打包成本,并减少打包带出现卡堵的现象以提高打包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流穿带打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框架;打包机头,所述打包机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气流穿带组件配置有可开合的气流输送通道,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的一端口为进带口、另一端口为出带口,所述气流穿带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用于利用气流输送打包带;其中,所述打包机头位于所述进带口和所述出带口之间;从所述打包机头输出的打包带在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绕待打包货物输送、最终打包带的自由端部返回至所述打包机头中。进一步的,所述气流穿带组件包括第一导带部、第二导带部和进气部件,所述第一导带部和所述第二导带部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所述第一导带部和所述第二导带部之间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导带部和所述第二导带部之间形成可开合的所述气流输送通道,所述进气部件用于向所述气流输送通道中供气。进一步的,所述气流穿带组件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带部和所述第二导带部相对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转动杆和两根拉杆,所述转动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转动杆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臂,所述拉杆铰接在对应的所述连接臂上,所述驱动件用于提供动力以使得并使得所述拉杆移动所述转动杆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导带部设置在两个所述拉杆之间,所述拉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导带部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其中一所述拉杆的自由端部铰接;或者,所述驱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动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上还铰接有至少一所述摆臂,所述摆臂的中部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摆臂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轴,其中一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拉杆连接,另一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导带部连接;所述拉杆与所述连接臂之间还铰接有连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带部与所述第二导带部相对的端面上开设有导带槽,在所述第二导带部和所述第一导带部贴靠在一起时,所述导带槽与所述第一导带部的端面之间形成所述气流输送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带部背离所述第二导带部的端面上还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导带槽的插孔,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所述推杆,所述推杆插入在对应的所述插孔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带部上设置有多个柔性遮挡部,多个所述柔性遮挡部沿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的内侧依次布置并遮挡住所述第二导带部和所述第一导带部的连接部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带部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导带槽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进带口;所述进气部件为进气嘴,所述进气嘴连接所述进气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气流穿带打包机的打包方法,包括:打包机头输出的打包带进入到气流输送通道中后,在进气部件输送的气流作用下,打包带在气流输送通道中输送并最终返回至打包机头中,然后,第一导带部远离第二导带部以使得位于气流输送通道中的打包带脱离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气流穿带打包机及其打包方法,通过配置气流穿带组件来供打包带输送,打包带在气流穿带组件中的气流输送通道中输送以围绕在货物的外周,而打包带从打包机头中输出并进入到气流输送通道中传送过程中,通过进气部件向气流输送通道注入气流,在气流的作用下使得打包带在气流输送通道中处于悬浮的状态进行传送,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少打包带卡堵的情况发生,进而使得打包带能够顺畅可靠的输送,提高了打包的效率;同时,打包带也可以采用强度降低的材料制作,进而降低打包带的制造成本,以降低打包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气流穿带打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流穿带打包机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气流穿带打包机中气流穿带组件与框架的组装图之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气流穿带打包机中气流穿带组件与框架的组装图之二;图6为图5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气流穿带打包机中气流输送通道与进气部件的组装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流穿带打包机,包括:机架1、打包机头2和气流穿带组件3。其中,机架1用于作为支撑部件来支撑和安装打包机头2和气流穿带组件3。机架1通常包括底座11和设置在底座11上的框架12。打包机头2设置在机架1的底座11上,打包机头2则用于将打包带输送出并绕货物一周后进行勒紧打包带并完成切断和焊接打包带的操作,以实现对货物进行打包。其中,有关打包机头2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打包设备内配置的机头,在此不做限制和赘述。气流穿带组件3其主要用于引导从打包机头2水输出的打包带绕货物一周后再回到打包机头2中。气流穿带组件3形成有可以开合的气流输送通道300,气流输送通道300的一端口为进带口301、另一端口为出带口302,打包机头2位于进带口301和出带口302之间。气流输送通道300在输送打包带的过程中,处于闭合的状态,气流输送通道300中输入高速气流,利用流动的气流带动打包带在气流输送通道300悬浮移动。而在打包机头2要拉紧打包带前,气流输送通道300打开以使得打包带在通过打包机头2拉紧时能够脱离出气流输送通道30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货物被输送至气流穿带组件3所形成的打包区域中,气流输送通道将围绕在货物的外部。打包带通过打包机头2经由进带口301进入到气流输送通道300中传送。打包带在气流的带动下,以悬浮的状态在气流输送通道300中传送,这样,对于打包带输送到气流输送通道300的拐弯部位时,能够使得打包带顺畅的穿过,进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或减少因打包带堵塞在气流输送通道300中而导致打包机发生故障的情况发生。同时,打包带在气流带动下进行输送过程中,打包机头2输出的打包带的速度可以更快,进而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流穿带打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框架;/n打包机头,所述打包机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n气流穿带组件,所述气流穿带组件配置有可开合的气流输送通道,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的一端口为进带口、另一端口为出带口,所述气流穿带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用于利用气流输送打包带;/n其中,所述打包机头位于所述进带口和所述出带口之间;从所述打包机头输出的打包带在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绕待打包货物输送、最终打包带的自由端部返回至所述打包机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流穿带打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框架;
打包机头,所述打包机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气流穿带组件,所述气流穿带组件配置有可开合的气流输送通道,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的一端口为进带口、另一端口为出带口,所述气流穿带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用于利用气流输送打包带;
其中,所述打包机头位于所述进带口和所述出带口之间;从所述打包机头输出的打包带在所述气流输送通道绕待打包货物输送、最终打包带的自由端部返回至所述打包机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穿带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穿带组件包括第一导带部、第二导带部和进气部件,所述第一导带部和所述第二导带部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且所述第一导带部和所述第二导带部之间可相对移动;所述第一导带部和所述第二导带部之间形成可开合的所述气流输送通道,所述进气部件用于向所述气流输送通道中供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穿带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穿带组件还包括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带部和所述第二导带部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穿带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驱动件、转动杆和两根拉杆,所述转动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转动杆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连接臂,所述拉杆铰接在对应的所述连接臂上,所述驱动件用于提供动力以使得并使得所述拉杆移动所述转动杆转动;其中,所述第一导带部设置在两个所述拉杆之间,所述拉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导带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向荣王春鹏辛东明初永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欣欣向荣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