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53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客车前围骨架上的埋铁,所述埋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且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埋铁固定于客车前围骨架后,在客车安装前顶时,可通过支架调试高度,使得支架上内后视镜的安装面与客车前顶内侧贴合,以便于内后视镜的安装,消除制作误差,降低设计难度,也解决了原先后视镜固定后前顶凹陷或者鼓包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
本技术涉及客车的辅助配件
,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
技术介绍
客车的车内后视镜是扩大客车驾驶员视野范围的重要安全部件之一,为了让内后视镜不与遮阳帘等内饰件干涉,客车内后视镜一般安装在前顶下边缘,需在前围骨架上增加埋铁件用于内后视镜的固定。目前,主流客车厂使用的内后视镜埋铁件一般是固定式,埋铁件焊死不可调。并且,由于目前的工艺精度有限,固定式内后视镜埋铁件的高度和前顶安装后的高度存在误差,会造成内后视镜埋铁件同前顶不贴合甚至将前顶顶出,后视镜固定后会使前顶凹陷或者鼓包,造成产品瑕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以解决现有埋铁件的高度不可调,与车内前顶安装的高度存在误差,导致内后视镜固定在埋铁件后与前顶不贴合,使前顶凹陷或者鼓包,造成产品瑕疵。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客车前围骨架上的埋铁,所述埋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且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支架。进一步地,所述埋铁上固定有一限位凸轮,所述限位凸轮水平方向左右两侧至少一侧延伸有一限位凸角,所述支架上镂空有一长条移动槽,所述移动槽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角配合限位的波浪齿槽,所述支架通过长条移动槽可移动地套在所述限位凸轮上,并通过一限位件枢接于所述限位凸轮上。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螺栓和螺栓平垫,所述限位凸轮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轮垂直方向向上或向下延伸有一顶持凸角。进一步地,所述埋铁为T型埋铁,所述T型埋铁的顶部焊接于所述客车前围骨架上,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所述L型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后视镜。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埋铁焊接于客车前围骨架后,在客车安装前顶时,可通过支架调试高度,使得支架上内后视镜的安装面与客车前顶内侧贴合,以便于内后视镜的安装,消除制作误差,降低设计难度,也解决了原先后视镜固定后前顶凹陷或者鼓包等问题。2、本技术埋铁和支架采用限位凸轮和波浪齿槽进行限位配合,装配过程仅需倾斜调整高度,摆正即可定位固定,无需借用其他额外工具,操作简单便捷,且支架和埋铁之间结构简单、紧凑、稳固,成本低,通用性强,可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固定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调节高度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时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时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方向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调节高度时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调节高度时俯视图;图8为图7中B-B方向剖视图。其中,埋铁1,埋铁顶部11,支架2,支架底部21,限位凸轮3,限位凸角31,顶持凸角32,长条移动槽4,波浪齿槽41,螺栓5,螺栓平垫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8,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包括用于固定在客车前围骨架上的埋铁1,所述埋铁1上设有可上下移动且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支架2。本实施例中,埋铁1优选为T型埋铁1,所述T型埋铁顶部11焊接于所述客车前围骨架上,所述支架2优选为L型支架2,所述L型支架底部21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内后视镜。参照图1至图8,埋铁1上固定有一限位凸轮3,限位凸轮3水平方向左右两侧至少一侧延伸有一限位凸角31,限位凸轮3垂直方向向上或向下延伸有一顶持凸角32,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轮3采取向上延伸顶持凸角32,向右延伸限位凸角31。支架2上镂空有一长条移动槽4,长条移动槽4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限位凸角31配合限位的波浪齿槽41。支架2通过长条移动槽4可移动地套在限位凸轮3上,并通过一限位件枢接于限位凸轮3上。限位件包括螺栓5和螺栓平垫6,限位凸轮3上开设有与螺栓5相配合的螺栓孔。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埋铁1焊接于客车前围骨架后,在客车安装前顶时,可通过支架2调试高度,使得支架2上内后视镜的安装面与客车前顶内侧贴合,以便于内后视镜的安装。具体操作为:安装时,逆时针45度摆动支架2,使得限位凸角31脱离波浪齿槽41,随后沿着长条移动槽4倾斜上下移动支架2,移至适合位置,摆正支架2,限位凸角31卡入波浪齿槽41内,支架2与埋铁1相互固定。客车前顶固定后,支架2的内后视镜安装面刚好紧贴前顶内侧,以便于打孔安装内后视镜。至此,本技术在装配过程中无需借用其他额外工具,可快速调整安装面的高度使支架2的内后视镜安装面紧贴前顶内侧,消除制作误差,降低设计难度,也解决了原先后视镜固定后前顶凹陷或者鼓包等问题,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强,可广泛推广等优点。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客车前围骨架上的埋铁,所述埋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且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客车前围骨架上的埋铁,所述埋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且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可调式车内后视镜埋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埋铁上固定有一限位凸轮,所述限位凸轮水平方向左右两侧至少一侧延伸有一限位凸角,所述支架上镂空有一长条移动槽,所述移动槽至少一侧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角配合限位的波浪齿槽,所述支架通过长条移动槽可移动地套在所述限位凸轮上,并通过一限位件枢接于所述限位凸轮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林艺煌周小辉廖克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