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干道布置电子汽车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433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厂区干道布置电子汽车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厂区干道(1)上布置电子汽车衡(3),在厂区干道(1)的外侧、车辆前进方向的右侧设置辅助道路(2),在辅助道路(2)的外侧布置计量控制室(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企业厂区道路汽车衡的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中,通常把汽车衡布置在厂区干道外侧的辅助道路上,需要计量的车辆先从干道转入辅助道路,然后停在电子汽车衡的称台,电子汽车衡进行计量及有关记录;不需要计量的车辆则沿着干道继续前行。这种布置方法对不需要计量的车辆行走是有利的,但对需要计量的车辆必须绕行才能进出汽车衡,这对计量车辆的行走和对位都是不利的。经调查发现,进出厂区的车辆有80%以上都需要进行计量。显然,这种布置方法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即只方便少数车辆行走,却给大多数的车辆行走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子汽车衡的布置方法,把电子汽车衡布置在厂区干道上,需要计量的车辆从厂区干道上直接进出电子汽车衡,而不需要计量的车辆转走厂区干道旁边的辅助道路,避免大部分车辆绕行的弊病,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厂区干道(1)上布置电子汽车衡(3),在厂区干道(1)的外侧、车辆前进方向的右侧设置辅助道路(2),在辅助道路(2)的外侧布置计量控制室(4)。在电子汽车衡(3)与辅助道路(2)之间、电子汽车衡之间设置隔离带(5),隔离带(5)的宽度一般为0.5~1.0m;电子汽车衡(3)与计量控制室(4)之间通过信号电缆(6)连接。根据需要计量的车辆行走方向和交通量,计算确定电子汽车衡的数量,一般每个方向布置的电子汽车衡可以是1~4台;如果某个方向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车辆需要计量,为了节约投资,这个方向也可以不设汽车衡。辅助道路(2)用于不需计量的车辆绕道通行;不需计量的车辆很少,一般只需增加一个车道即可。对于双向设置电子汽车衡的厂区干道,计量控制室可以设置在某一侧,也可以两侧都设。当只在一侧设置时,应设置在需要计量的车辆较多的一侧。对于单向设置电子汽车衡的厂区干道,计量控制室设置在需要计量的车辆前进方向的右侧。需要计量的车辆从厂区干道(1)上直接进出电子汽车衡(3),电子汽车衡(3)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信号电缆(6)传输到计量控制室(4);而不需要计量的车辆转走厂区干道旁边的辅助道路(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工业企业厂区道路,能够避免需要计量的车辆绕行。对于进出车辆大部分为需要计量的车辆时,能够提高经济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单向计量时的布置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向计量时的布置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对于单向计量的情况。在厂区干道(1)上布置1台电子汽车衡(3),在厂区干道(1)的外侧(右侧)设置辅助道路(2),在辅助道路(2)的外侧布置计量控制室(4),在电子汽车衡(3)与辅助道路(2)之间设置隔离带(5),隔离带(5)的宽度为0.8m;在电子汽车衡(3)与计量控制室(4)之间铺设信号电缆(6),将电子汽车衡(3)与计量控制室(4)连接。实施例二、对于双向计量的情况。在厂区干道(1)上双向布置电子汽车衡(3),进厂方向一侧布置1台,出厂方向一侧布置1台;在厂区干道(1)的两个外侧都设置辅助道路(2),在进厂方向辅助道路(2)的外侧布置计量控制室(4);在电子汽车衡(3)与辅助道路(2)之间、电子汽车衡(3)与电子汽车衡(3)之间均设置隔离带(5),隔离带(5)的宽度为0.5m;在电子汽车衡(3)与计量控制室(4)之间铺设信号电缆(6),将电子汽车衡(3)与计量控制室(4)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在厂区干道(1)上布置电子汽车衡(3),在厂区干道(1)的外侧、车辆前进方向的右侧设置辅助道路(2),在辅助道路(2)的外侧布置计量控制室(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电子汽车衡(3)与辅助道路(2)之间、电子汽车衡之间设置隔离带(5),隔离带(5)的宽度为0.5~1.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电子汽车衡(3)与计量控制室(4)之间通过信号电缆(6)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该方法为在厂区干道(1)上布置电子汽车衡(3),在厂区干道(1)的外侧、车辆前进方向的右侧设置辅助道路(2),在辅助道路(2)的外侧布置计量控制室(4);在电子汽车衡(3)与辅助道路(2)之间、电子汽车衡之间设置隔离带(5),隔离带(5)的宽度一般为0.5~1.0m;电子汽车衡(3)与计量控制室(4)之间通过信号电缆(6)连接;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工业企业厂区道路,能够避免需要计量的车辆绕行。文档编号G01G19/02GK1844864SQ20061020019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唐雄俊, 王代明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雄俊王代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