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下自引导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136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下自引导球囊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及设置在靠近导管主体远端上的球囊,所述导管主体中轴向设有一条充气通道,充气通道的远端与所述球囊联通,所述导管主体的近端与球囊之间的充气通道中设有防止充气通道漏气的密封阀,所述导管主体的相对于球囊的远端部分构成引导头,所述引导头为软硬结合结构。本球囊导管可以满足大出血时气管镜操作无须退出气道便可进行球囊封堵,避免了以往需要反复交换引入球囊导管的复杂操作,把原来的插入导丝和球囊导管两步骤合二为一,达到更高效、更精准的止血目的。同时,球囊前段的引导头结构为软硬结合,可以确保插入性较好,并且可以避免戳伤气管,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下自引导球囊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下自引导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管镜引导下三腔球囊导管止血的操作:经鼻/口/气管插管通道置入支气管镜,确定活动性出血部位,经支气管镜活检通道置入引导丝至活动性出血的段/叶支气管管腔,缓慢退出支气管镜,沿导丝置入球囊导管,再次经鼻/口/气管插管通道置入支气管镜,直视下观察球囊导管置入出血的段/叶支气管管腔过程,确认球囊位置后,通过近端鲁尔接头打气充填球囊膨胀固定至出血停止,避免血液从患侧涌向其他正常的健侧段支气管,可通过球囊导管近端药物注射口注入凝血酶至出血的管腔,确定无出血后再次退出支气管镜。从上述的过程描述可知,目前的三腔球囊导管止血操作复杂,需要反复交换气管镜置入,急切需要有一种可以简化上述操作的球囊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为了克服现有三腔球囊导管止血操作复杂,需要反复交换气管镜置入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窥镜下自引导球囊导管,使用该球囊导管,气管镜操作无须退出气道便可进行球囊封堵,且置入时无需导丝引导,避免了以往需要反复交换引入球囊导管的复杂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下自引导球囊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及设置在靠近导管主体远端上的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中轴向设有一条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进口设置在导管主体近端上,充气通道的远端与所述球囊联通,所述导管主体的近端与球囊之间的充气通道中设有防止充气通道漏气的密封阀,所述导管主体的相对于球囊的远端部分构成引导头,所述引导头前段较软,后段稍硬,形成前软后硬的软硬结合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下自引导球囊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及设置在靠近导管主体远端上的球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主体中轴向设有一条充气通道,所述充气通道进口设置在导管主体近端上,充气通道的远端与所述球囊联通,所述导管主体的近端与球囊之间的充气通道中设有防止充气通道漏气的密封阀,所述导管主体的相对于球囊的远端部分构成引导头,所述引导头前段较软,后段稍硬,形成前软后硬的软硬结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水董莉胡良冈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