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13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具有能够将其固定在穿孔处的气囊结构,可有效固定引流导管,使其不易脱出、挪动,利于患者翻身、深呼吸等操作,减少并发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
技术介绍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胸、腹腔积液患者,需要行切开或穿刺闭式引流。在引流过程中,通常是用穿刺针进行穿刺的同时送入导丝,再用扩张管扩张皮肤,并迎导丝送入导管后拔出导丝,用无菌胶贴、胶布固定导管,即可进行引流操作;然而在对穿刺点进行扩张时,使用的扩张器为圆筒形的金属件,当使用其进行扩张后,取出时不易,且易于划伤皮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使得扩张器易于取出,同时不会划伤皮肤。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包括:前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的引流导管、气囊、充气管道、充气阀、引流袋,气囊、充气管道均套接于引流导管上,且气囊位于引流导管前端;气囊靠近引流管一端与引流管焊接、另一端与充气管道前端连通,充气管道后端由引流导管后端引出与充气阀连接;引流导管后端与引流袋连通,通过引流导管将胸腔内的液体导入引流袋;优选地,所述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还包括与引流导管配套使用的扩张器,扩张器为空心圆筒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11)的引流导管(1)、气囊(2)、充气管道(3)、充气阀(4)、引流袋(5);气囊(2)、充气管道(3)均套接于引流导管(1)上,且气囊(2)位于引流导管(1)前端;气囊(2)前端与引流导管(1)焊接、后端与充气管道(3)前端连通,充气管道(3)后端由引流导管(1)后端引出与充气阀(4)连接;引流导管(1)后端与引流袋(5)连通,通过引流导管(1)将胸腔内的液体导入引流袋(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开设有至少一个引流孔(11)的引流导管(1)、气囊(2)、充气管道(3)、充气阀(4)、引流袋(5);气囊(2)、充气管道(3)均套接于引流导管(1)上,且气囊(2)位于引流导管(1)前端;气囊(2)前端与引流导管(1)焊接、后端与充气管道(3)前端连通,充气管道(3)后端由引流导管(1)后端引出与充气阀(4)连接;引流导管(1)后端与引流袋(5)连通,通过引流导管(1)将胸腔内的液体导入引流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引流导管(1)配套使用的扩张器(6),扩张器(6)为空心圆筒状,沿扩张器(6)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组开孔(61),使得引流导管(1)随扩张器(6)进入穿刺位置后,通过挤压开孔(61)位置导致扩张器(6)破碎而从穿刺位置取出。


3.一种内固定式胸穿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振红吴妍雯刘海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