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茂德专利>正文

一种双囊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27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囊引流管无法根据患者体腔的深度进行修剪,以及双囊引流管放置过程中和放置后易松动脱落,无法实现对双囊引流管的限位和对放置口密封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双囊引流管,其包括主管;所述主管内设有引流通道以及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所述第一注气通道的前端与包裹在主管上的球形气囊连通,其尾端与第一注气阀连通;所述第二注气通道的前端与包裹在主管上的管形气囊连通,其尾端与第二注气阀连通,且充气状态下,管形气囊置入段截面直径小于上述管形气囊扩大端截面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双囊引流管具有可修剪、限位好和密封性能好且能够方便地实现双囊引流管引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囊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囊引流管。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学中,引流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或辅助治疗手段,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患者的各个部位。不同患者的病变深度不同,所使用的引流管长度也就不同,如此一来引流管的型号规格过多,不易使用,另外,现有的引流管放置后需要固定,以防止其脱落。目前引流管的固定方法绝大部分是缝扎固定,具体方法是:安置好引流管后,在皮肤处缝上缝线,然后用此缝线拴扎固定引流管。但缝线固定有下列缺点:1、缝线的牵拉,常导致患者疼痛不适甚至痛苦异常,安过引流管的病人都会心生畏惧。2、患者术后被人为挪动、自行翻身、起卧时很容易导致引流管脱落。3、有的引流管需放置很长时间(如引流胆汁的引流管或胃肠道、膀胱造瘘管,可能放置数月、数年甚至终生),时间长了以后,缝线对皮肤形成切割,容易松动、脱落;4、引流管周围常有缝隙,气体或液体容易从缝隙处溢出,污染伤口。气体从体外进入胸腔,还会给患者带来危险。5、取引流管时,需要剪断固定线并从组织中抽出,患者疼痛不说,使用剪刀还会增加成本。此外,在现有技术中还可能出现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此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囊引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囊引流管无法根据患者体腔的深度进行修剪,以及双囊引流管放置过程中和放置后易松动脱落,无法实现对双囊引流管的限位和对放置口密封差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囊引流管,其包括主管;上述主管内设有引流通道以及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上述第一注气通道的前端与包裹在主管上的球形气囊连通,其尾端与第一注气阀连通;上述第二注气通道的前端与包裹在主管上的管形气囊连通,其尾端与第二注气阀连通,且充气状态下,管形气囊置入段截面直径小于上述管形气囊扩大端截面直径;上述主管前端设有修剪端,且尖端设置有开口。使用时,首先将主管放置入体腔内需要引流的部位,末端放置于体外,且球形气囊置于拟引流体腔的体壁内侧,由第一注气阀通过第一注气通道向球形气囊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使得球形气囊扩张呈圆球形,向外牵拉引流管,使球形气囊紧贴在体腔的体壁内侧;管形气囊置于体壁内和体腔外,由第二注气阀通过第二注气通道向管形气囊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使得管形气囊置入段为限位段,上述管形气囊外段为扩大段,最后通过主管内的引流通道实现体腔的引流,从而实现双囊引流管限位引流的作用,上述体腔包括腹腔、胸腔、颅腔以及胆道、胃肠道、膀胱等器官,实际上包括患者全身各个部位。本实施方案公开的双囊引流管由于设有可修剪的修剪端,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双囊引流管主管前端适当修剪,以便准确定位于引流部位,并且双囊引流管通过设置球形气囊和管形气囊,从而通过上述两气囊将双囊引流管限位在体壁上,可防止双囊引流管脱落,不需要在患者皮肤处缝扎固定,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可防止漏液、漏气,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使双囊引流管具有限位好和密封性能好且能够方便地实现双囊引流管引流的有益效果。可选地:上述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分布于主管内侧管壁,且两者的延伸方向分别沿主管轴向方向,使其不增加主管直径,以便于放置等操作,置入和取出均不受影响。可选地:所述引流通道位于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内侧,且沿主管轴向分布,充分利用了双囊引流管的空间,便于双囊引流管引流的有益效果。可选地:在使用时,上述球形气囊置于患者体腔内,上述球形气囊充气扩张后呈球形,紧贴在患者体腔的体壁内侧,上述管形气囊设置于体壁内和体腔外,上述管形气囊充气扩张后对周围的患者组织产生压力,具有便于对双囊引流管的限位和密封的有益效果。可选地:上述管形气囊前端紧贴球形气囊后端,便于密封放置口。可选地:上述主管、球形气囊、管形气囊和注气阀均由医用弹性材料制成。可选地:上述引流管为一根表面光滑的圆形导管。可选地:上述圆形导管上标设有刻度(图中未显示),方便精确掌握双囊引流管放置深度。可选地:上述主管后端设有开口,上述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尾端与主管分离,且上述第一注气阀和第二注气阀开口设为圆锥接头。综合以上描述,本技术公开的双囊引流管具有限位好和密封性能好且能够方便地实现双囊引流管引流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双囊引流管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球形气囊注气扩张后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球形气囊和管形气囊均注气扩张后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充气扩张后球形气囊中心处的主管横切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充气扩张后管形气囊中心处的主管横切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主管的横切面图(接近主管的末端、二个注气通道与主管分离前)。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引流管前端置入患者体内、球形气囊充气扩张后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引流管前端置入患者体内、球形气囊和管形气囊均充气扩张后的示意图。图标:1-主管;2-引流通道;3-球形气囊;4-第一注气阀;5-管形气囊;6-第二注气阀;7-体腔;8-体壁内侧;9-体壁;10-体外膨大段;11a-第一注气通道;11b-第二注气通道;12-修剪端;13-刻度(图中未显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囊引流管,用于对患者体腔引流,其特征在于:/n包括主管;/n所述主管内设有引流通道以及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n所述第一注气通道的前端与包裹在主管上的球形气囊连通,其尾端与第一注气阀连通;/n所述第二注气通道的前端与包裹在主管上的管形气囊连通,其尾端与第二注气阀连通,且充气状态下,管形气囊置入段截面直径小于上述管形气囊扩大端截面直径;/n所述主管前端设有修剪端,且尖端设置有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囊引流管,用于对患者体腔引流,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管;
所述主管内设有引流通道以及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
所述第一注气通道的前端与包裹在主管上的球形气囊连通,其尾端与第一注气阀连通;
所述第二注气通道的前端与包裹在主管上的管形气囊连通,其尾端与第二注气阀连通,且充气状态下,管形气囊置入段截面直径小于上述管形气囊扩大端截面直径;
所述主管前端设有修剪端,且尖端设置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分布于主管管壁内侧,且两者的延伸方向分别沿主管轴向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流通道位于第一注气通道和第二注气通道内侧,且沿主管轴向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时,上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德
申请(专利权)人:李茂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