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茂德专利>正文

一种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489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在所述引流主管上套接有气囊圈,在所述气囊圈上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气囊圈后侧设置有固定引流主管的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气囊圈和固定板将引流主管固定在患者腹壁或胸壁,无需再在患者的皮肤上进行缝扎固定,消除了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而且该固定引流主管的方式,有效防止了引流主管易脱落的问题,而且引流主管插入患者体内的深度可任意调整,且管径大小不受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起来安全、方便、舒适、稳定。(*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用于腹腔、胸腔引流以及胆道、胃肠 道、膀胱等器官造瘘引流的医用引流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医学中常用于腹腔、胸腔引流以及胆道、胃肠道、膀胱等器官造瘘引流的 引流管是一种橡胶、硅胶或硅橡胶制成的软管,安置好管道后需要在皮肤处用缝线拴扎固 定,以防止其脱落。缝线固定有下列缺点1、缝线的牵拉,常导致患者疼痛不适、痛苦异常, 许多患者因此不愿安引流管。2、患者术后被人为挪动、自行翻身、起卧时很容易导致引流管 脱落。3、有的引流管需安置很长时间(如引流胆汁的“T”形管或胃肠道造瘘管,可能安置数 月、数年或终生),时间长了以后,缝线对皮肤形成切割,容易松动、脱落;4、引流管周围常有 缝隙,气体或液体容易从缝隙处溢出,污染伤口 ;5、有时,引流管需要分次拔出,每次往外面 拔出一部分后再重新缝合固定。这样,每次都要先剪断缝线,拔出一部分后再缝合固定,患 者非常痛苦,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引流管 脱落,可任意调节引流管深度,定位准确、引流可靠的一次性腹、胸腔引流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引流管,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管,包括引流主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主管(1)上套接有气囊圈(2),在所述气囊圈(2)上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气囊圈(2)后侧设置有固定引流主管(1)的固定板(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德
申请(专利权)人:李茂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