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543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软管成型设备的出管端与自动预处理设备的送管机构之间的缓存架,所述缓存架上设有进管导向辊组和出管导向辊组,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进管导向辊组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自动撑管装置。在送管机构停止时,所述自动撑管装置可将后续成型的软管撑紧,形成缓存的同时,避免预处理送管前软管松弛和堆叠发生。当所述送管机构重新输送后,收紧的软管带动所述自动撑管装置回缩,所述自动撑管装置可方便进行下一次缓存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
本技术涉及软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
技术介绍
软管的生产主要是软管的成型加工,成型后软管即进入盘绕包装阶段,盘绕包装前需进行软管定长截取、软管充气和端口密封等预处理工作,这些预处理工作可使得软管能更好的盘绕包装,避免软管盘绕后发生内壁粘连等问题。其中成型加工阶段基本已实现机械化生产,而上述预处理工作还主要依靠人力完成。人力完成上述预处理工作,不仅工人劳动强度极大,用工成本高,而且效率低,出错率高。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了一种可对成型的软管进行定长截取、充气和端口密封的自动预处理设备,该自动预处理设备利用可密封夹持软管的送管机构持续送管,送管过程中保持软管充气,并在送管机构输送固定长度后,停止送管并进行截取和端口密封。这样送管机构在定长软管输送的前后,存在软管截取和端口密封等的等待时间,而这部分时间内现有软管成型设备仍保持软管成型输出。如果不妥善处理这些在送管机构停止时成型的软管,软管容易在软管成型设备和自动预处理设备之间松弛甚至堆叠,在后续送管机构继续送管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软管扭折甚至挤压变形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成型软管进行缓存,避免预处理送管前软管松弛和堆叠发生的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软管成型设备的出管端与自动预处理设备的送管机构之间的缓存架,所述缓存架上设有进管导向辊组和出管导向辊组,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进管导向辊组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自动撑管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自动撑管装置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可密封输送的缓存送管装置,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缓存送管装置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漏气检测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存送管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缓存架上的缓存固定辊,所述缓存固定辊连接有缓存输送驱动装置,所述缓存架上滑动安装有缓存活动座,所述缓存活动座上转动安装有缓存活动辊,所述缓存活动辊与所述缓存架之间设有夹持施力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存输送驱动装置与所述送管机构的驱动装置同步运行设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漏气检测装置包括排列设置在所述缓存架上的检测固定辊,所述缓存架上滑动安装有检测压辊架,所述检测压辊架与所述缓存架之间设有压管施力装置;所述检测压辊架上排列设有若干检测压管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压管辊与所述检测固定辊相互交错布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撑管装置连接有缓存量检测器,所述检测压辊架连接有漏气传感器,所述缓存量检测器和所述漏气传感器连接有输送控制器,所述输送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缓存送管装置和所述送管机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撑管装置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缓存架上的自动撑管座,所述自动撑管座上设有撑管滚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管导向辊组连接有辅助缓存驱动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软管成型设备的出管端与自动预处理设备的送管机构之间的缓存架,所述缓存架上设有进管导向辊组和出管导向辊组,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进管导向辊组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自动撑管装置。在送管机构停止时,所述自动撑管装置可将后续成型的软管撑紧,形成缓存的同时,避免预处理送管前软管松弛和堆叠发生。当所述送管机构重新输送后,收紧的软管带动所述自动撑管装置回缩,所述自动撑管装置可方便进行下一次缓存工作。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软管成型设备;2-自动预处理设备;21-送管机构;3-缓存架;31-进管导向辊组;32-出管导向辊组;4-自动撑管装置;41-自动撑管座;42-撑管滚轮;5-缓存送管装置;51-缓存固定辊;52-缓存输送驱动装置;53-缓存活动辊;54-夹持施力器;6-漏气检测装置;61-检测固定辊;62-检测压辊架;63-检测压管辊;64-压管施力装置;7-辅助缓存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软管成型设备1的出管端与自动预处理设备2的送管机构21之间的缓存架3,所述缓存架3可单独设置,也可与所述自动预处理设备2的机架固定连接设置。所述缓存架3上设有进管导向辊组31和出管导向辊组32,所述进管导向辊组31和所述出管导向辊组32均为对软管进行导向,使软管沿所需的位置输送,这是较长柔性物品导向常用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缓存架3上位于所述进管导向辊组31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32之间设有自动撑管装置4,所述自动撑管装置4在所述送管机构21停止时,自动将后续成型的软管进行撑紧,避免软管松弛甚至堆叠发生。本实施例所述自动撑管装置4包括竖向滑动安装在所述缓存架3上的自动撑管座41,所述自动撑管座41上设有撑管滚轮42。本实施例竖向滑动安装采用在所述缓存架3上固定设置两竖向导杆,两所述竖向导杆上滑动安装所述自动撑管座41,当所述送管机构21停止时,所述自动撑管座41及其上所述撑管滚轮42等结构,因自身重力向下拉动软管,形成自动撑管。本实施例此处仅所述自动撑管座41可沿所述竖向导杆上下滑动,当然本实施例也可设置为两所述竖向导杆滑动安装在所述缓存架3上,所述自动撑管座41固定设置在两所述竖向导杆的底端,所述自动撑管座41和所述竖向导杆共同上下滑动。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所述自动撑管装置4也可不采用竖向,而采用横向滑动安装所述自动撑管座41,并采用弹簧、弹性皮筋等对其弹性拉动,形成自动撑管。所述进管导向辊组31连接有辅助缓存驱动装置7。因所述自动撑管座41存在明显竖向滑动距离,而现有软管成型设备1的出管端往往高度较低,加之所述自动撑管座41后续还需要依靠软管的收紧而重新上升,所以所述自动撑管座41及其上部件的重力对软管的撑起力,可能不足以将新成型的软管带动,本实施例所述进管导向辊组31增加所述辅助缓存驱动装置7的动力,用以辅助将后续成型的软管送至所述自动撑管座41处,使其有效缓存。当然所述进管导向辊组31中其中一个导向辊连接所述辅助缓存驱动装置7即可。本实施例在所述缓存架3上位于所述自动撑管装置4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32之间还设有可密封输送的缓存送管装置5,所述缓存架3上位于所述缓存送管装置5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32之间设有漏气检测装置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软管成型设备的出管端与自动预处理设备的送管机构之间的缓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架上设有进管导向辊组和出管导向辊组,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进管导向辊组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自动撑管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软管成型设备的出管端与自动预处理设备的送管机构之间的缓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架上设有进管导向辊组和出管导向辊组,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进管导向辊组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自动撑管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自动撑管装置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可密封输送的缓存送管装置,所述缓存架上位于所述缓存送管装置与所述出管导向辊组之间设有漏气检测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送管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缓存架上的缓存固定辊,所述缓存固定辊连接有缓存输送驱动装置,所述缓存架上滑动安装有缓存活动座,所述缓存活动座上转动安装有缓存活动辊,所述缓存活动辊与所述缓存架之间设有夹持施力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管成型和预处理缓存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输送驱动装置与所述送管机构的驱动装置同步运行设置。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国华李义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东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