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962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软管抱持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一侧设有防漏气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另一侧设有熔封挤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热熔组件,所述热熔组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热熔进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所述软管抱持装置将软管固定,所述防漏气装置防止充斥的气体泄漏,所述热熔进给装置将所述热熔组件送至软管端口处进行热熔,热熔后所述热熔进给装置将其退出,所述熔封挤压装置将热熔的端口压实封死。整个过程可连续自动实现端口熔封,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减少了危险发生,热熔的端口不存在转移移动,可方便烟气集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管端口熔封机构
本技术涉及软管包装
,尤其涉及一种软管端口熔封机构。
技术介绍
塑料软管在民用、农业、工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其成型已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软管成型后即进入成品包装阶段,成品包装阶段首先需对成型的软管进行定长截取,然后将定长的软管进行充气和两端封口,最后将定长软管盘绕包装。目前软管端口的封堵多采用热熔方式,因热熔封口主要为封堵软管内充斥的气体,所以热熔封口操作时,首先需要人工将软管端口附近弯折,减少漏气,然后人工将端口挤靠在加热部件上,待软管端口处的内壁发生一定熔化后,人工将软管拽下,并将端口迅速放置在挤压部件上,将存在热熔的软管端口压实封死。这种软管端口的熔封技术存在诸多不足:(1)端口热熔时,主要依靠人力将软管端口向加热部件上挤压,以达到软管端口附近内壁能大面积热熔的效果,这样不但人工操作强度大,而且易发生烫伤等危险;(2)热熔后的压实封死,需从加热部件转到挤压部件,该过程中热熔产生的烟气不易集中吸走处理,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减少危险发生,且可方便烟气集中处理的软管端口熔封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软管抱持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一侧设有防漏气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另一侧设有熔封挤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热熔组件,所述热熔组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热熔进给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熔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近管驱动缸,所述近管驱动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对齐驱动缸,所述对齐驱动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所述热熔组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熔进给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热熔进给座,所述热熔进给座上设有所述热熔组件,所述热熔进给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进给驱动缸;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可滑至所述热熔进给座处的软管转移座,所述软管转移座上设置所述软管抱持装置、所述防漏气装置和所述熔封挤压装置;所述软管转移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转移驱动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熔组件包括锥形热熔筒,所述锥形热熔筒连接有电加热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熔组件包括热风管,所述热风管连接有进风加热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管抱持装置包括两在所述机架上相对滑动设置的抱持座,各所述抱持座上分别设有若干抱持板,所述抱持板的端部设有抱持槽,两所述抱持座上的所述抱持板交错布置,两所述抱持座连接有抱持驱动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漏气装置包括两在所述机架上相对滑动安装的防漏气夹块,两所述防漏气夹块连接有防漏气控制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熔封挤压装置包括两在所述机架上相对滑动安装的熔封挤压块,两所述熔封挤压块连接有挤压控制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熔封挤压装置远离所述软管抱持装置一侧设有端口对齐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熔封挤压装置处设有吸烟罩,所述吸烟罩连接有吸烟风机和烟气处理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软管抱持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一侧设有防漏气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另一侧设有熔封挤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热熔组件,所述热熔组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热熔进给装置。本技术通过所述软管抱持装置将软管固定,所述防漏气装置防止充斥的气体泄漏,所述热熔进给装置将所述热熔组件送至软管端口处进行热熔,热熔后所述热熔进给装置将其退出,所述熔封挤压装置将热熔的端口压实封死。整个过程可连续自动实现端口熔封,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减少了危险发生,热熔的端口不存在转移移动,可方便烟气集中处理。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送管机构;12-充气机构;2-软管抱持装置;21-抱持座;22-抱持板;23-抱持槽;24-抱持驱动装置;3-防漏气装置;31-防漏气夹块;32-防漏气控制装置;4-熔封挤压装置;41-熔封挤压块;42-挤压控制装置;5-热熔组件;51-热熔进给装置;52-近管驱动缸;53-对齐驱动缸;54-锥形热熔筒;55-热熔进给座;56-进给驱动缸;57-软管转移座;58-热风管;6-端口对齐装置;61-剪管刀;62-剪管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软管抱持装置2,所述软管抱持装置2用于将软管端口附近进行固定,使得软管端口部分能保持平直,方便后续热熔进给能准确定位。本实施例所述软管抱持装置2包括两在所述机架1上相对滑动设置的抱持座21,各所述抱持座21上分别设有若干抱持板22,所述抱持板22的端部设有抱持槽23,两所述抱持座21上的所述抱持板22交错布置,两所述抱持座21连接有抱持驱动装置24。当两所述抱持板22被驱动相互靠近时,交错布置的所述抱持板22上的所述抱持槽23可形成对软管端口附近某一长度的捋直和抱持,这样软管端口可保持平直。本实施例示意所述抱持槽23为V形,当然也可为倒梯形、抛物线形等。所述抱持驱动装置24用于驱动两所述抱持座21实现抱持或者解除抱持。本实施例示意所述抱持驱动装置24包括分别连接在各所述抱持座21与所述机架1之间的抱持驱动缸。此外,所述抱持驱动装置24的结构,也可设置为:两所述抱持座21上分别固定设置抱持驱动杆,两所述抱持驱动杆相近的侧面上分别对应设置抱持驱动齿条,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与两所述抱持驱动齿条同时啮合的抱持驱动齿轮,其中一所述抱持座21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置抱持驱动缸。这样通过联动设置,使用一个所述抱持驱动缸即可驱动两所述抱持座21实现抱持或者解除抱持。当然上述所有所述抱持驱动缸均可以使用电动推杆替换。此外,所述抱持驱动装置24同样可采用电机通过齿轮齿条等传动结构实现。除上述结构外,所述软管抱持装置2中抱持座21、抱持板22和抱持槽23等的组合结构,也可直接改用具有一定长度的抱持弧板的结构形式。这些变化都应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2一侧设有防漏气装置3,所述防漏气装置3用于将软管内充斥的气体进行密封,方便软管在气体充斥状态下进行端口熔封作业。所述防漏气装置3包括两在所述机架1上相对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软管抱持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一侧设有防漏气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另一侧设有熔封挤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热熔组件,所述热熔组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热熔进给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软管抱持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一侧设有防漏气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软管抱持装置另一侧设有熔封挤压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热熔组件,所述热熔组件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热熔进给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进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近管驱动缸,所述近管驱动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对齐驱动缸,所述对齐驱动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所述热熔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进给装置包括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热熔进给座,所述热熔进给座上设有所述热熔组件,所述热熔进给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进给驱动缸;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可滑至所述热熔进给座处的软管转移座,所述软管转移座上设置所述软管抱持装置、所述防漏气装置和所述熔封挤压装置;所述软管转移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转移驱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端口熔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组件包括锥形热熔筒,所述锥形热熔筒连接有电加热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国华李义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东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