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型复合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109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型复合软管,包括内衬层和外覆层,所述内衬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延伸设置的沟槽,所述内衬层外设置有密织纤维层,所述密织纤维层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覆层连接设置。内衬层在保证软管管壁厚度的情况下,增设了沟槽,使得软管内形成中间空隙。沟槽的增加不改变软管正常使用时受到扭转、挤压和流体冲击时的受力情况,保证了管材使用强度,而其所能形成的中间空隙处,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降低了原料成本。降低了原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空型复合软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管材,尤其是一种中空型复合软管。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软管因其能通过不同结构材料的调整,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同时也充分兼顾了可靠性、灵活性、易用性和成本等方面要求,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各种气、液体输送环境中。在布置使用过程中,管材强度是影响使用体验和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管材强度主要来自于壁厚的支持。鉴于现阶段软管原材料成本的不断升高,如何在保证不降低使用强度的前提下,减少原材料成本投入,成为相关软管制造企业寻求发展的突破口,为需对复合软管的结构或者工艺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保持管材强度的前提下,减少原料使用,降低原料成本的中空型复合软管。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中空型复合软管,包括内衬层和外覆层,所述内衬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延伸设置的沟槽,所述内衬层外设置有密织纤维层,所述密织纤维层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覆层连接设置。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衬层内设有承压丝圈,所述承压丝圈沿所述内衬层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延伸。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衬层的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介质接触层。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衬层与所述密织纤维层之间、和/或所述密织纤维层与所述外覆层之间设有静电释放引线。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织纤维层和所述外覆层通过胶粘连接。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内衬层在保证软管管壁厚度的情况下,增设了沟槽,使得软管内形成中间空隙。沟槽的增加不改变软管正常使用时受到扭转、挤压和流体冲击时的受力情况,保证了管材使用强度,而其所能形成的中间空隙处,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

内衬层;2

外覆层;3

沟槽;4

密织纤维层;5

承压丝圈;6

介质接触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
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4]如图1所示,中空型复合软管,包括内衬层1和外覆层2,所述内衬层1 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延伸设置的沟槽3,所述内衬层1外设置有密织纤维层4,所述密织纤维层4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覆层2连接设置。
[0015]内衬层1在保证软管管壁厚度的情况下,增设了沟槽3,加之所述密织纤维层4密实的覆盖,使得软管内形成中间空隙。沟槽3的增加不改变软管正常使用时受到扭转、挤压和流体冲击时的受力情况,保证了管材使用强度,而其所能形成的中间空隙处,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其中,所述沟槽3的剖面形状不做限制,即其只要在成型后使软管内能形成中间空隙即可。
[0016]优选地,所述密织纤维层4和所述外覆层2通过胶粘连接,以使得本实施例内外形成整体,进一步保证管材强度。
[0017]如图1所示,所述内衬层1内设有承压丝圈5,所述承压丝圈5沿所述内衬层1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延伸。优选地,所述承压丝圈5为与所述内衬层1注塑一体成型的弹性金属丝。螺旋状金属丝结构类似弹簧,可以整体随软管弯曲,却能在受挤压时支撑软管,进一步增强软管强度。而承压丝圈5使用寿命较长,可以制作内衬层1时一体成型,工艺成熟。当然所述承压丝圈5也不限于采用弹性金属丝,其他塑料类材质制作承压丝圈5,也是可以的。
[0018]如图1所示,所述内衬层1与所述密织纤维层4之间、和/或所述密织纤维层4与所述外覆层2之间设有静电释放引线。软管在使用时摩擦易产生静电,输送油料等易燃易爆的流体时容易产生危险,增设导电材质制造的所述静电释放引线,就能有效释放静电,规避危险。
[0019]如图1所示,所述内衬层1的内表面上设有介质接触层6,以便于根据不同的介质满足输送需求。如运输食品材料等介质时,采用食品卫生标准的材质成型所述介质接触层6,以保证安全、卫生等需求。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空型复合软管,包括内衬层和外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延伸设置的沟槽,所述内衬层外设置有密织纤维层,所述密织纤维层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覆层连接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型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层内设有承压丝圈,所述承压丝圈沿所述内衬层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东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