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和汽车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1069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和汽车车门。所述开启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铰链、第二滑轨、第二铰链以及旋启限位机构。所述开启机构通过滑轨与铰链配合的方式实现了车门的摆臂滑移式开启,从而,可以有效减小车门全开时车身宽度,降低车辆开门时发生剐蹭的概率;在车门的中部和后部分别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铰链,有利于提高车门开闭时的稳定性,便于乘员开关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和汽车车门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和包括其的汽车车门。
技术介绍
汽车的车门开启方式一般为旋转开启,车门通过合页式铰链与车身安装。车门全开时车身宽度较宽,容易与侧面停放的车辆或障碍物发生刮蹭。基于上述需求,提供一种摆臂滑移式开启机构,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车门的中部;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固定于门框的前侧、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摆配合;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门框的底部;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固定于所述车门的后侧、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摆配合;以及旋启限位机构,所述旋启限位机构响应于所述车门受到的沿车身长度方向的前向外力时,约束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的摆动先于滑动触发,以通过摆动使所述车门平摆脱离所述门框、并释放所述车门沿车身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门框的滑动自由度。可选地,所述第一滑轨固定于所述车门的车窗的下部。可选地,所述第二滑轨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门槛梁。可选地,所述第一铰链包括第一铰链定片、第一铰链动片以及第一铰链连杆,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定片固定于车身立柱,所述第一铰链动片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链定片和所述第一铰链动片铰接。可选地,所述第一铰链连杆包括第一铰链主动连杆和第一铰链从动连杆以配合所述第一铰链定片和所述第一铰链动片形成四连杆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铰链从动连杆沿车身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第一铰链主动连杆的后侧。可选地,所述第一铰链从动连杆在靠近所述第一铰链动片的一端具有中开止限位块和中滑止限位块,其中,所述中开止限位块配合所述第一铰链动片的侧壁对所述第一铰链的打开角度形成限位,所述中滑止限位块配合所述第一滑轨的安装位的端壁对所述第一铰链沿所述第一滑轨的滑移行程形成截止限位。可选地,所述第二铰链包括第二铰链定片、第二铰链动片、第二铰链连杆,其中,所述第二铰链定片固定于所述车门的后侧,所述第二铰链动片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链定片和所述第二铰链动片铰接。可选地,第二滑轨包括第二外滑轨和第二内滑轨,其中,所述第二外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内滑轨沿车身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可选地,所述旋启限位机构包括旋启限位柱和限位凹槽,所述旋启限位柱垂直所述第二铰链连杆所在平面设置于所述第二铰链连杆的销轴,所述限位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外滑轨的相对于车门闭合时所述第二滑轨动片所在位置的一端。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包括车门和上述的开启机构。由上可见,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和汽车车门,通过滑轨与铰链配合的方式实现了车门的摆臂滑移式开启,从而,可以有效减小车门全开时车身宽度,降低车辆开门时发生剐蹭的概率;在车门的中部和后部分别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铰链,有利于提高车门开闭时的稳定性,便于乘员开关门操作。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开启机构中第一滑轨和第一铰链的爆炸图;图3为如图1所示的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开启机构中第二滑轨和第二铰链的爆炸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右前门闭合状态下开启机构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右前门开启状态下开启机构的状态示意图。附图说明:100开启机构110第一滑轨120第一铰链121第一铰链定片122第一铰链动片123第一铰链连杆1231第一铰链主动连杆1232第一铰链从动连杆1233中闭止限位块124中开止限位块125中滑止限位块130第二滑轨131第二外滑轨132第二内滑轨1321下滑止限位块140第二铰链141第二铰链定片142第二铰链动片143第二铰链连杆1431下开止限位块150旋启限位机构151旋启限位柱152限位凹槽200车门300汽车车门310动力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开启机构中第一滑轨和第一铰链的爆炸图;图3为如图1所示的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开启机构中第二滑轨和第二铰链的爆炸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右前门闭合状态下开启机构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的右前门开启状态下开启机构的状态示意图。请参见图1、图2和图3并结合图4和图5,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100,包括:第一滑轨110、第一铰链120、第二滑轨130、第二铰链140以及旋启限位机构150。其中,第一滑轨110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车门200的中部;第一铰链120固定于门框的前侧、并与第一滑轨110滑摆配合;第二滑轨130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门框的底部;第二铰链140固定于车门200的后侧、并与第二滑轨130滑摆配合;以及,旋启限位机构150响应于车门200受到的沿车身长度方向的前向外力时,约束第一铰链120和第二铰链140的摆动先于滑动触发,以通过摆动使车门200平摆脱离门框、并释放车门200沿车身长度方向相对于门框的滑动自由度。请参见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以汽车的右前门为例,沿车身长度方向的前向外力为朝向车头方向的外力,在车门200开启时,第一铰链120和第二铰链140在旋启限位机构150的作用下首先平摆脱离车身门框,然后,再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滑轨110和第二滑轨130滑动。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车门的开启机构100既适用于前车门的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后车门的情况。开启机构100安装于前车门时,前车门的开门方向为朝向车头的方向;开启机构100安装于后车门时,后车门的开门方向为朝向车位的方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车门的中部;/n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固定于门框的前侧、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摆配合;/n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门框的底部;/n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固定于所述车门的后侧、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摆配合;以及/n旋启限位机构,所述旋启限位机构响应于所述车门受到的沿车身长度方向的前向外力时,约束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的摆动先于滑动触发,以通过摆动使所述车门平摆脱离所述门框、并释放所述车门沿车身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门框的滑动自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的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车门的中部;
第一铰链,所述第一铰链固定于门框的前侧、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摆配合;
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门框的底部;
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固定于所述车门的后侧、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摆配合;以及
旋启限位机构,所述旋启限位机构响应于所述车门受到的沿车身长度方向的前向外力时,约束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的摆动先于滑动触发,以通过摆动使所述车门平摆脱离所述门框、并释放所述车门沿车身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门框的滑动自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固定于所述车门的车窗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轨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门槛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包括第一铰链定片、第一铰链动片以及第一铰链连杆,其中,所述第一铰链定片固定于车身立柱,所述第一铰链动片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铰链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链定片和所述第一铰链动片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链连杆包括第一铰链主动连杆和第一铰链从动连杆以配合所述第一铰链定片和所述第一铰链动片形成四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群孙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