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99390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4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并具有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其中另一者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接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的切换,其中,在所述接合状态,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建立传动连接;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的传动连接断开;其中,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属于所述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轴或者转向传动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离合机构能够实现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离合,从而使得车辆具有实车驾驶和模拟驾驶两种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转向管柱是安装在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连接部件,主要用于控制车辆行进方向、传递扭矩、吸收车辆撞击时的能量,是车辆转向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中,转向管柱的输入端的转向轴连接方向盘,转向管柱的输出端的转向轴连接转向器,在转向时,通过操纵方向盘将扭矩经转向管柱传递至转向器以实现车辆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车辆转向系统及其离合机构,该车辆转向机构能够实现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离合,从而使得车辆具有实车驾驶和模拟驾驶两种模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并具有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其中另一者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接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的切换,其中,在所述接合状态,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建立传动连接;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之间的传动连接断开;其中,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属于所述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轴或者转向传动轴。可选地,所述第二轴段相对于转向管柱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轴段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轴段和所述转向管柱沿轴向移动,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用于约束和引导所述第一轴段沿轴向移动的引导结构。可选地,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滑套,所述第一轴段通过第一轴承支承在所述滑套中,以通过所述滑套引导所述第一轴段的轴向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段通过第一轴承支承并固定在所述滑套中。可选地,所述滑套能够通过滑动轴承支承在所述转向管柱中。可选地,所述第一轴段同轴固定有第一轴承,并通过所述第一轴承支承在所述滑套中,且所述第一轴段相对于所述滑套能够轴向移动。可选地,所述滑套能够通过滑动轴承支承在所述转向管柱中,所述引导结构包括弹性偏压件,所述滑套向下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一轴段向下移动,所述弹性偏压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一轴段向上移动;或者,所述滑套向上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一轴段向上移动,所述弹性偏压件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一轴段向下移动。可选地,所述第二轴段通过第二轴承支承在转向管柱中,所述滑套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一轴承的径向向内的上止挡凸缘,所述弹性偏压件的下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弹性偏压件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可选地,所述引导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套上侧的止挡件,该止挡件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固定设置,以限制所述滑套的行程。可选地,所述滑套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一轴承的径向向内的下止挡凸缘,所述引导结构包括止挡件,该止挡件设置在所述滑套的上端部或者设置在所述滑套的上侧,所述弹性偏压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轴承,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止挡件。可选地,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离合结构,该离合结构包括能够彼此型面配合的阳性配合部和阴性配合部,所述阳性配合部和所述阴性配合部中的一者形成在所述第一轴段的下端,所述阳性配合部和所述阴性配合部中的另一者形成在所述第二轴段的上端,所述阳性配合部和所述阴性配合部相配合时,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处于接合状态。可选地,所述阳性配合部构造为外花键,所述阴性配合部构造为内花键轴孔。可选地,所述阳性配合部构造为轴向凸出于相应端面的凸起,所述阴性配合部构造为轴向凹陷于相应端面的凹槽,所述凸起构造为沿远离对应端面的方向逐渐变细的楔形凸起,所述凹槽构造为从槽口向槽底逐渐变细的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凸起与所述楔形凹槽的形状彼此相适应。可选地,所述转向轴包括上轴和下轴,所述上轴的上端用于连接方向盘,所述下轴的下端用于连接转向传动轴,其中:所述上轴用作所述第一轴段,所述下轴用作所述第二轴段,所述上轴和所述下轴通过所述离合机构连接;或者,所述上轴的下端和所述下轴的上端传动连接且所述上轴能够相对于所述下轴沿轴向移动,所述下轴分为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所述第一轴段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上轴,所述第一轴段的下端通过所述离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轴段的上端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轴段沿轴向移动;或者,所述上轴分为所述第一轴段和所述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上端用于连接方向盘,所述第二轴段的下端通过所述离合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轴段的上端,所述第一轴段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轴段沿轴向移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转向系统,所述车辆转向系统包括上述车辆转向系统的离合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再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车辆转向系统。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离合机构在工作时,在外力作用下驱动第一轴段相对于第二轴段沿轴向向下移动,以使得离合结构处于接合状态,此时,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建立传动连接,驾驶员操纵方向盘的力矩经上轴、第一轴段、第二轴段和传动轴传递至转向器,以实现车辆转向;在外力作用下驱动第一轴段相对于第二轴段沿轴向向上移动,以使得离合结构处于分离状态,此时,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断开传动连接,方向盘与转向器之间处于断开连接状态,此时转动方向盘无法使转向器工作,但方向盘仍然能够带动组合开关、时钟弹簧、角度传感器等部件正常运行,在此状态下的方向盘能够作为车辆驾驶的模拟器使用,可对车载设备或外部设备输出方向盘转角信号,从而实现模拟驾驶。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离合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3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离合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4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离合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5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离合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6是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处于接合状态;图7是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处于分离状态;图8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处于接合状态;图9是本公开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处于分离状态;图10是本公开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转向系统的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处于接合状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段(102)和第二轴段(103)之间并具有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轴段(102)和所述第二轴段(103)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其中另一者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接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的切换,其中,在所述接合状态,所述第一轴段(102)和所述第二轴段(103)之间建立传动连接;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第一轴段(102)和所述第二轴段(103)之间的传动连接断开;/n其中,所述第一轴段(102)和所述第二轴段(103)属于所述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轴或者转向传动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转向系统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段(102)和第二轴段(103)之间并具有接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轴段(102)和所述第二轴段(103)中的一者能够相对于其中另一者轴向移动,以实现所述接合状态和所述分离状态的切换,其中,在所述接合状态,所述第一轴段(102)和所述第二轴段(103)之间建立传动连接;在所述分离状态,所述第一轴段(102)和所述第二轴段(103)之间的传动连接断开;
其中,所述第一轴段(102)和所述第二轴段(103)属于所述车辆转向系统的转向轴或者转向传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段(103)相对于转向管柱(105)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轴段(10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轴段(103)和所述转向管柱(105)沿轴向移动,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用于约束和引导所述第一轴段(102)沿轴向移动的引导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包括相对于所述转向管柱(105)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滑套(106),所述第一轴段(102)通过第一轴承(107)支承在所述滑套(106)中,以通过所述滑套(106)引导所述第一轴段(102)的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102)通过第一轴承(107)支承并固定在所述滑套(106)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06)能够通过滑动轴承(1010)支承在所述转向管柱(105)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段(102)同轴固定有第一轴承(107),并通过所述第一轴承(107)支承在所述滑套(106)中,且所述第一轴段(102)相对于所述滑套(106)能够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06)能够通过滑动轴承(1010)支承在所述转向管柱(105)中,所述引导结构包括弹性偏压件(109),
所述滑套(106)向下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轴承(107)和所述第一轴段(102)向下移动,所述弹性偏压件(109)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轴承(107)和所述第一轴段(102)向上移动;或者,所述滑套(106)向上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轴承(107)和所述第一轴段(102)向上移动,所述弹性偏压件(109)能够使得所述第一轴承(107)和所述第一轴段(102)向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段(103)通过第二轴承(108)支承在转向管柱(105)中,所述滑套(106)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一轴承(107)的径向向内的上止挡凸缘(1061),所述弹性偏压件(109)的下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轴承(108),所述弹性偏压件(109)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轴承(10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套(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