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8700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传动机构,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伞齿轴,从动伞齿,传动套,左半轴输出轴,右半轴输出轴,主动伞齿轴与从动伞齿相啮合,从动伞齿与传动套连接,左半轴输出轴、右半轴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传动套连接的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包括扭矩离合套和力矩传动钢球,通过控制力矩传动钢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结合与脱出,从而实现传动套与力矩传动钢球对应的半轴输出轴扭矩的传递与断开。上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在转向时,使一个半轴仍然处于旋转状态,同时使另一个半轴传递的扭矩断开,从而轻松实现机器自动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耕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向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微耕机是根据我国广大丘陵、山区的地势,专门为坡地和小块地的耕作而设计的,因为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目前,微耕机和管理机输出轴大部分都是采用的整轴传动,转弯半径大,且在田间作业的转向困难只能依靠人力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传动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微耕机和管理机输出轴大部分都是采用的整轴传动,转弯半径大,且在田间作业的转向困难只能依靠人力转向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伞齿轴,从动伞齿,传动套,左半轴输出轴,右半轴输出轴,所述主动伞齿轴与所述从动伞齿相啮合,所述从动伞齿与所述传动套连接,所述左半轴输出轴、所述右半轴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传动套连接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包括扭矩离合套和力矩传动钢球,通过控制所述力矩传动钢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结合与脱出,从而实现所述传动套与所述力矩传动钢球对应的半轴输出轴扭矩的传递与断开。可选地,所述左半轴输出轴、所述右半轴输出轴均为六方半轴。可选地,所述左半轴输出轴、所述右半轴输出轴与所述力矩传动钢球的接触部位,设置为圆弧斜面结构。可选地,所述左半轴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套、所述右半轴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套,均采用小间隙配合。可选地,所述左半轴输出轴、所述右半轴输出轴上均设置有用于传递扭矩的凹槽,所述凹槽贯通对应的整个半轴输出轴结合部分,且尾部采用渐变进行收浅槽深。可选地,所述凹槽包括底面和两侧面,所述底面和所述两侧面都是圆弧形,所述两侧面的圆的圆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轴心连线形成的夹角为5度。可选地,所述侧面的圆的半径为4cm、所述底面的圆的半径为8cm。可选地,相邻两凹槽的倒角为72度。可选地,位于相邻两凹槽之间的凸起部分上表面的宽度为4.73cm。可选地,所述扭矩离合套通过在所述传动套上左右滑动控制所述力矩传动钢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结合与脱出,从而实现所述力矩传动钢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扭矩的传递与断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传动机构,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伞齿轴,从动伞齿,传动套,左半轴输出轴,右半轴输出轴,主动伞齿轴与从动伞齿相啮合,从动伞齿与传动套连接,左半轴输出轴、右半轴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传动套连接的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包括扭矩离合套和力矩传动钢球,通过控制力矩传动钢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结合与脱出,从而实现传动套与力矩传动钢球对应的半轴输出轴扭矩的传递与断开。上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在转向时,使一个半轴仍然处于旋转状态,同时使另一个半轴传递的扭矩断开,从而轻松实现机器自动转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传动机构的剖面图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左半轴输出轴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轴输出轴侧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主动伞齿轴1、从动伞齿2、传动套3、扭矩离合套4、力矩传动钢球5、右半轴输出轴6、左半轴输出轴7、凹槽8、底面81、侧面82、圆弧斜面结构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实施例将提供一种转向传动机构,参见图1、图2、图3,该转向传动机构包括:主动伞齿轴1,从动伞齿2,传动套3,左半轴输出轴7,右半轴输出轴6,主动伞齿轴1与从动伞齿2相啮合,从动伞齿2与传动套3连接,左半轴输出轴7、右半轴输出轴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传动套3连接的离合装置,离合装置包括扭矩离合套4和力矩传动钢球5,通过控制力矩传动钢球5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结合与脱出,从而实现传动套3与力矩传动钢球5对应的半轴输出轴扭矩的传递与断开。上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在转向时,使一个半轴仍然处于旋转状态,同时使另一个半轴传递的扭矩断开,从而轻松实现机器自动转向。可选地,左半轴输出轴7、右半轴输出轴6均为六方半轴。可选地,左半轴输出轴7、右半轴输出轴6与力矩传动钢球5的接触部位,设置为圆弧斜面结构9。这样避免了力矩传动钢球5在轴槽内上下滚动时,出现卡滞导致半轴与力矩传动钢球5接触的边缘出现崩裂和变形。可选地,左半轴输出轴7与传动套3、右半轴输出轴6与传动套3,均采用小间隙配合。这样使两个半轴的强度更加可靠耐用。可选地,左半轴输出轴7、右半轴输出轴6上均设置有用于传递扭矩的凹槽8,凹槽8贯通对应的整个半轴输出轴结合部分,且尾部(也即图2上的凹槽8的左端部部分)采用渐变进行收浅槽深,也即尾部槽深越来越浅,是渐变深度;这样既保证了扭矩传递同时又保证半轴在与传动套3相对转动时润滑油能润滑到整个接触面这样不会导致两个部件产生烧结咬合的情况发生。可选地,凹槽8包括底面81和两侧面82,底面81和两侧面82都是圆弧形,两侧面82的圆的圆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轴心连线形成的夹角为5度。也即针对同一个凹槽8,其两侧面82的圆的圆心与此半轴输出轴轴心连线形成的夹角为5度。图3中,针对同一个凹槽8,其左右两个半径均为4cm的圆的圆心与此半轴输出轴轴心连线形成的夹角为5度。可选地,侧面82的圆的半径为4cm、底面81的圆的半径为8cm。图3中的12*R4表示圆的半径为4cm,有12个圆弧;6*R8表示圆的半径为8cm,有6个圆弧。可选地,相邻两凹槽8的倒角为72度。可选地,位于相邻两凹槽8之间的凸起部分上表面的宽度为4.73cm。可选地,扭矩离合套4通过在传动套3上左右滑动控制力矩传动钢球5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结合与脱出,从而实现力矩传动钢球5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扭矩的传递与断开。在进行扭矩传递时,扭矩离合套4将力矩传动钢球5压进凹槽8内,使得力矩传动钢球5与其中一个侧面82相接触,传动套3的扭矩通过力矩传动钢球5传递给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凹槽8的其中一个侧面82,从而实现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旋转。可选地,从动伞齿2与传动套3花键配合。变速箱动力传递给主动伞齿轴1,主动伞齿轴1通过锥齿啮合传递给从动伞齿2;从动伞齿2与传动套3之间是花键配合关系,从而使从动伞齿2将扭矩传递给了传动套3;传动套3通过力矩传动钢球5将扭矩传递给左半轴输出轴7、右半轴输出轴6;扭矩离合套4通过在传动套3上左右滑动控制钢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动伞齿轴,从动伞齿,传动套,左半轴输出轴,右半轴输出轴,所述主动伞齿轴与所述从动伞齿相啮合,所述从动伞齿与所述传动套连接,所述左半轴输出轴、所述右半轴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传动套连接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包括扭矩离合套和力矩传动钢球,通过控制所述力矩传动钢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结合与脱出,从而实现所述传动套与所述力矩传动钢球对应的半轴输出轴扭矩的传递与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动伞齿轴,从动伞齿,传动套,左半轴输出轴,右半轴输出轴,所述主动伞齿轴与所述从动伞齿相啮合,所述从动伞齿与所述传动套连接,所述左半轴输出轴、所述右半轴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所述传动套连接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包括扭矩离合套和力矩传动钢球,通过控制所述力矩传动钢球与对应的半轴输出轴的结合与脱出,从而实现所述传动套与所述力矩传动钢球对应的半轴输出轴扭矩的传递与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输出轴、所述右半轴输出轴均为六方半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输出轴、所述右半轴输出轴与所述力矩传动钢球的接触部位,设置为圆弧斜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轴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套、所述右半轴输出轴与所述传动套,均采用小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霖秦大国唐可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