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877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体车库,包括升降井、停车库、梳齿机构、升降机及梳齿横移装置;所述停车库设置于所述升降井的相对两侧;所述升降机驱动所述梳齿机构升降;所述梳齿横移装置设置于每一所述停车库,并可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停车库及所述升降井之间横向移动;所述梳齿横移装置包括滑触机构,所述滑触机构包括至少两滑座及至少两滑头,所述停车库的侧面以及对应于该水平位置的所述升降井的侧壁分别设有所述滑座;至少一所述滑头与其中一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且导电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立体车库结构简化,设备故障率低,稳定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以后每个家庭都会有汽车,城市汽车保有量大会使道路交通变得拥堵,传统的地面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库只能使用靠近地面的空间,可设的车位数量很少,对于同一楼层的上方空间无法利用,造成空间浪费,利用率低,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停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建设更多的立体车库势在必行。现有的立体车库是一种垂直升降机械停车设备,其是通过横移装置使得车辆在停车位与升降机之间转移,达到停车或取车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横移装置结构十分复杂,其是通过设计四个电机分别独立供电并独立驱动车轮滚动,进而使整个横移装置横移,实现在停车位与升降机之间转移。如果采用一个电机驱动四个车轮运动的形式,由于横移装置从停车位移动到升降机上时需要越过升降井的竖向支撑梁,单电机驱动的形式会在横移装置越过竖向支撑梁的瞬间发生断电,使驱动力间断,从而无法到达升降机,而采用四个电机驱动的形式,其前后轮均可推动横移装置移动则不存这个问题。但是,四个电机驱动四个车轮滚动的形式会造成驱动较多、结构复杂、对车库的整体强度要求高、控制困难,从而导致故障率高、稳定性差的缺点。因而,现有的采用四个驱动电机驱动无法有效地简化结构,生产成本高,不利于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立体车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体车库包括升降井、停车库、梳齿机构、升降机及梳齿横移装置;所述停车库设置于所述升降井的相对两侧,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停车库呈上下层叠设置;所述梳齿机构沿竖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井;所述升降机设置于所述升降井且驱动所述梳齿机构升降;所述梳齿横移装置设置于每一所述停车库,并可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停车库及所述升降井之间横向移动,以使车辆在所述梳齿机构与所述停车库之间转移;所述梳齿横移装置包括滑触机构,所述滑触机构包括至少两滑座及至少两滑头,所述停车库的侧面以及对应于该水平位置的所述升降井的侧壁分别设有所述滑座;至少一所述滑头与其中一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且导电接触,以保证在所述梳齿横移装置移动时能向其持续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停车库的侧面以及对应于该水平位置的所述升降井的侧壁分别设置滑座,再设置两个相互隔离一定距离的滑头;当所述梳齿横移装置从所述停车库移动到所述升降井上时,前面的滑头离开位于所述停车库上的滑座,但后面的滑头仍然位于所述停车库的滑座上;而当后面的滑头离开所述停车库前,前面的滑头则与位于所述升降井上的滑座电接触,因此,使得至少一所述滑头能与其中一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且导电接触,从而可以保证在所述梳齿横移装置移动时能持续地获得供电,避免电机断电的情况。因而,可以使得所述梳齿横移装置能以单电机驱动所有滚轮同步行走,避免采用传统的四个电机单独驱动各个滚轮行走的方式,使驱动减少四份之三,极大地简化了所述梳齿横移装置的结构,因而对车库的整体强度要求降低,控制更加简单方便,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稳定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广泛应用。较佳地,所述梳齿横移装置还包括支架、滚轮、第一梳齿及驱动机构,所述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梳齿设置于所述支架以供车辆的车轮承载,所述第一梳齿与所述梳齿机构的梳齿呈错位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滚轮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架的两端的滚轮同步移动。具体地,所述第一梳齿包括第一前梳齿及第一后梳齿,所述第一前梳齿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段两侧,所述第一后梳齿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后段两侧。具体地,所述支架包括横梁及纵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纵梁的两端,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外侧。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一对齿轮链条组以及联动轴,所述电机及所述齿轮链条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所述联动轴转动,所述联动轴分别与两所述齿轮链条组连接;所述齿轮链条组与所述支架端部的滚轮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梳齿的承载面高度低于所述支架的承载面的高度,以使所述支架承载车辆的底盘,所述第一梳齿承载车辆的车轮。这样可以使得车辆的大部分重量由所述支架承担,而所述第一梳齿只承载车轮的重量,对第一梳齿的结构强度要求大大降低,因此,可以简化第一梳齿的结构,减少第一梳齿的钢材使用量。另外,所述第一梳齿还可以避免车辆的车轮不会过度的下垂,从而节省可以降低单层停车库的楼层高度,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具体地,所述滑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可导电的滑触线,所述滑头设有若干可导电的接触头,所述接触头的端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并与所述滑触线电接触。通过设置所述滑槽及接触头,可以使得所述滑头与所述滑座之间即实现滑动连接,又实现导电连接,避免使用多条独立的电线牵引,有效简化了结构。具体地,所述滑座还包括导向端盖,所述导向端盖设有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入口从外到内呈逐渐变窄结构。由于所述接触头在脱离所述座体到重新接入所述座体前需要移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偏摆,因此,通过设置所述导向端盖可以使所述接触头在重新进入所述滑槽时对所述接触头的位置进行自动导向,从而保证所述接触头准确地与所述滑槽配合导电,提高电连接的稳定性。具体地,所述滑头还包括滑套及第一弹性件,所述接触头的接触部枢接于所述连接轴的一端,所述接触头通过所述连接轴滑动地套接于所述滑套,通过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滑套的配合,可以使所述接触头能弹性地与所述滑槽配合,提高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接触头与所述滑套之间,以对所述接触头缓冲。具体地,所述滑头还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滑套连接。具体地,所述滑触机构还包括安装座及第二弹性件,两所述滑头的支撑臂均枢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臂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及所述支撑臂,可以使所述滑头能保持与所述滑座配合接触,既起到缓冲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所述滑头与所述滑座之间导电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立体车库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竖向支撑梁、横向支撑梁及纵向支撑梁,所述竖向支撑梁设置于四个角处以形成所述升降井,所述竖向支撑梁的内侧设有供所述梳齿机构滑动的竖向滑轨,两所述横向支撑梁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同一侧的两竖向支撑梁上,所述横向支撑梁上设有供所述梳齿横移装置滑动的横向滑轨,所述纵向支撑梁连接于两所述横向支撑梁之间并与两所述横向支撑梁形成一框架,相邻两所述框架之间形成所述停车库。具体地,所述梳齿机构包括一对纵向且水平地设置于所述升降井内的升降梁,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梁的内侧的第二梳齿,两所述第二梳齿之间形成避让所述梳齿横移装置的配合区域,每一所述升降梁的两端分别滑动地设置于与该端对应的所述竖向支撑梁。具体地,所述升降机包括升降电机、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一对传动链条及四条升降链条,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呈横向设置且两端通过所述传动链条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及所述第二转动轴分别连接所述升降链条,各所述升降梁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井、停车库、梳齿机构、升降机及梳齿横移装置;所述停车库设置于所述升降井的相对两侧,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停车库呈上下层叠设置;所述梳齿机构沿竖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井;所述升降机设置于所述升降井且驱动所述梳齿机构升降;所述梳齿横移装置设置于每一所述停车库,并可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停车库及所述升降井之间横向移动,以使车辆在所述梳齿机构与所述停车库之间转移;所述梳齿横移装置包括滑触机构,所述滑触机构包括至少两滑座及至少两滑头,所述停车库的侧面以及对应于该水平位置的所述升降井的侧壁分别设有所述滑座;至少一所述滑头与其中一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且导电接触,以保证在所述梳齿横移装置移动时能向其持续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井、停车库、梳齿机构、升降机及梳齿横移装置;所述停车库设置于所述升降井的相对两侧,且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停车库呈上下层叠设置;所述梳齿机构沿竖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井;所述升降机设置于所述升降井且驱动所述梳齿机构升降;所述梳齿横移装置设置于每一所述停车库,并可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停车库及所述升降井之间横向移动,以使车辆在所述梳齿机构与所述停车库之间转移;所述梳齿横移装置包括滑触机构,所述滑触机构包括至少两滑座及至少两滑头,所述停车库的侧面以及对应于该水平位置的所述升降井的侧壁分别设有所述滑座;至少一所述滑头与其中一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且导电接触,以保证在所述梳齿横移装置移动时能向其持续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横移装置还包括支架、滚轮、第一梳齿及驱动机构,所述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端,所述第一梳齿设置于所述支架以供车辆的车轮承载,所述第一梳齿与所述梳齿机构的梳齿呈错位设置;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滚轮连接以驱动所述支架的两端的滚轮同步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齿包括第一前梳齿及第一后梳齿,所述第一前梳齿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前段两侧,所述第一后梳齿设置于所述支架的后段两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横梁及纵梁,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纵梁的两端,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横梁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一对齿轮链条组以及联动轴,所述电机及所述齿轮链条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驱动所述联动轴,所述联动轴分别与两所述齿轮链条组连接;所述齿轮链条组与所述支架端部的滚轮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齿的承载面高度低于所述支架的承载面的高度,以使所述支架承载车辆的底盘,所述第一梳齿承载车辆的车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上设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可导电的滑触线,所述滑头设有若干可导电的接触头,所述接触头的端部一一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荣白要权闫冬孙锡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荣禧智能车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