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783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包括轮盘、轮辋以及连接于轮盘和轮辋之间的轮辐,所述轮辋外圆固定外套有橡胶减震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橡胶减震套作为缓冲垫层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提高轮毂的抗冲击能力,另外正在轮胎漏气时,该橡胶减震圈也作为内垫圈,可避免轮胎内侧与轮辋的刚性接触,利于汽车的短距离继续行驶,可有效防止轮胎内侧密封面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轮毂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轮
,涉及一种汽车轮毂。
技术介绍
轮毂是汽车车轮用于支撑汽车本体重量最主要的部件,因此轮毂的结构特性对车轮和汽车具有重要的影响。现有的轮毂主要是通过铸造和锻造制造,现有的轮毂由于防撞性和减震性不好的问题,容易发生轮毂断裂的情况;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汽车轮毂,该轮毂其防撞性能较优,且减震性能优良,尤其在轮胎漏气时,可有效保护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轮毂,该轮毂其防撞性能较优,且减震性能优良,尤其在轮胎漏气时,可有效保护轮胎。本专利技术的汽车轮毂,包括轮盘、轮辋以及连接于轮盘和轮辋之间的轮辐,所述轮辋外圆固定外套有橡胶减震圈。进一步,所述轮辋外圆连接有两个轴向并列设置的定位环,两个定位环轴向相对弯曲并与轮辋外圆合围成安装腔,所述橡胶减震圈底部内嵌于安装腔内,两定位环分别轴向内嵌于橡胶减震圈轴向两端。进一步,所述轮辋外圆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状的安装槽,所述橡胶减震圈內圆贴于安装槽底。进一步,所述橡胶减震圈內圆具有内凹形成的环形减震槽,所述减震槽与安装槽径向合围成减震腔。进一步,所述安装槽低径向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头部内嵌于橡胶减震圈內圆。进一步,所述限位柱为上小下大的截头锥形柱。进一步,所述轮辋的轴向内边缘径向向内卷曲形成内侧缓冲区。进一步,所述轮辋的轴向外边缘径向向内卷曲形成外侧缓冲区。进一步,所述轮辋轴向外侧具有斜向上内凹形成的中部缓冲区,所述中部缓冲区位于相邻轮辐之间。进一步,所述橡胶减震圈顶部覆盖于定位环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橡胶减震套作为缓冲垫层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提高轮毂的抗冲击能力,另外在轮胎漏气时,该橡胶减震圈也作为内垫圈,可避免轮胎内侧与轮辋的刚性接触,利于汽车的短距离继续行驶,可有效防止轮胎内侧密封面受到损伤;本专利技术中震槽与安装槽径向相对合围成位于轮辋与橡胶减震圈之间的减震腔,利于橡胶减震圈径向压缩变形,在橡胶减震圈受到外力冲击时,减震腔也可作为空气弹簧,通过内部空气压缩实现减震和缓冲;同时结合内侧缓冲区、中部缓冲区以及外侧缓冲区可全方位的对轮毂形成缓冲保护,利于提高整个轮毂的减震防撞的特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包括轮盘1、轮辋2以及连接于轮盘和轮辋之间的轮辐3,所述轮辋外圆固定外套有橡胶减震圈4。结合图1和图3所示,轮盘、轮辋以及轮辐一体成型,轮辋可以是镁合金、钛合金、钛钨合金或者铝合金等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橡胶减震圈外套在轮辋外圆处,橡胶减震套作为缓冲垫层具有良好的缓冲减震效果,提高轮毂的抗冲击能力,另外在轮胎漏气时,该橡胶减震圈也作为内垫圈,可避免轮胎内侧与轮辋的刚性接触,利于汽车的短距离继续行驶,可有效防止轮胎内侧密封面受到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辋外圆连接有两个轴向并列设置的定位环5,两个定位环轴向相对弯曲并与轮辋外圆合围成安装腔,所述橡胶减震圈底部内嵌于安装腔内,两定位环分别轴向内嵌于橡胶减震圈轴向两端。相对弯曲含义为两个定位环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弯曲;结合图3所示,定位环与轮辋一体成型,安装腔上部开口,橡胶减震圈的轴向两侧开有与定位环适配的嵌入槽,橡胶减震圈通过外力将其底部压入安装腔内并同时使得定位环嵌入至嵌入槽内,完成橡胶减震圈的安装,该结构利于橡胶减震圈的安装以及定位,提高橡胶减震圈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辋外圆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状的安装槽2a,所述橡胶减震圈內圆贴于安装槽底。结合图3所示,该安装槽利于增大橡胶减震圈与轮辋之间的贴合面积,提高橡胶减震圈的减震效果以及安装稳定性,而且安装槽可辅助对橡胶减震圈轴向定位,改善橡胶减震圈的轴向受力,并使得橡胶减震圈具有稳定的支撑。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减震圈內圆具有内凹形成的环形减震槽4a,所述减震槽与安装槽径向合围成减震腔。结合图3所示,减震槽与安装槽径向相对,共同合围成位于轮辋与橡胶减震圈之间的减震腔,利于橡胶减震圈径向压缩变形,在橡胶减震圈受到外力冲击时,减震腔也可作为空气弹簧,通过内部空气压缩实现减震和缓冲。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2a低径向连接有限位柱6,所述限位柱头部内嵌于橡胶减震圈內圆。结合图3所示,优选在安装槽内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限位柱,限位柱与轮辋一体成型,通过限位柱使得橡胶减震圈与轮辋传动配合,避免二者相对转动,利于在轮胎泄气时保证轮毂的驱动行驶特性,防止打滑。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6为上小下大的截头锥形柱。限位柱与轮辋可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连接于轮辋外圆,限位柱的上端为远离轮辋一端,下端为连接于轮辋一端。橡胶减震圈受力冲击时被压缩时,可通过锥形面将冲击力部分转化为垂直于径向的受力,利于外部冲击力的缓冲,并减小传递至轮辐和轮盘处的径向冲击力。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辋2的轴向内边缘径向向内卷曲形成内侧缓冲区2b。结合图1所示,轮辋的轴向内边缘为轮毂安装于车架上时,轴向靠近车架中心一侧;轮辋内边缘径向向内卷曲,该卷曲方式不影响轮辋外圆内边缘处与轮胎的密封面结构,利于保证轮辋与轮胎之间的可靠密封,并且内侧缓冲区能够很好地减轻轮毂受到来自轮毂径向和轴向的冲击力;可减小外部冲击力径向向轮盘以及轮辐处的传递,提高轮辐和轮盘处的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辋2的轴向外边缘径向向内卷曲形成外侧缓冲区2c。轮辋的轴向外边缘为轮毂安装于车架上时,轴向远离车架中心一侧;轮辋外边缘径向向內卷曲,该卷曲方式不影响轮辋外圆外边缘处与轮胎的密封面结构,利于保证轮辋与轮胎之间的可靠密封,外侧缓冲区结合内侧缓冲区可在轴向两侧全方位的对轮毂形成缓冲保护,利于提高整个轮毂的减震防撞的特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辋2轴向外侧具有斜向上内凹形成的中部缓冲区2d,所述中部缓冲区位于相邻轮辐3之间。在轴向方向上,中部缓冲区位于内侧缓冲区2b和外侧缓冲区2c之间,在径向方向,中部缓冲区位于内侧缓冲区2b和外侧缓冲区2c内侧,该结构在内侧缓冲区2b和外侧缓冲区2c溃缩后可进一步缓冲轮毂受到来自轮毂径向和轴向的冲击力,用于保护轮辋以及轮盘。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减震圈顶部覆盖于定位环5上。结合图1和图3所示,定位环5可被完全包覆在橡胶减震圈内,当然基于实际装配难易程度,橡胶减震圈也可简单盖于定位环上,该结构利于保证定位环5不与轮胎内侧接触,利于保护轮胎内侧密封面。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盘、轮辋以及连接于轮盘和轮辋之间的轮辐,所述轮辋外圆固定外套有橡胶减震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盘、轮辋以及连接于轮盘和轮辋之间的轮辐,所述轮辋外圆固定外套有橡胶减震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外圆连接有两个轴向并列设置的定位环,两个定位环轴向相对弯曲并与轮辋外圆合围成安装腔,所述橡胶减震圈底部内嵌于安装腔内,两定位环分别轴向内嵌于橡胶减震圈轴向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外圆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环状的安装槽,所述橡胶减震圈內圆贴于安装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圈內圆具有内凹形成的环形减震槽,所述减震槽与安装槽径向合围成减震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旭龙婵娟艾存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江油川一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