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真空胎、车轮及其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5586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真空胎、车轮及其自行车,属于自行车车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行车真空胎,包括胎面胶层、帘布层和胎圈芯,所述的帘布层通过胎圈芯支撑,该胎圈芯对应在真空胎的胎唇部位;所述胎面胶层设在帘布层外侧形成胎冠;所述的胎圈芯由单股芯线连续环绕至少3圈形成,且胎圈芯靠近胎踵的一侧由单股芯线环绕不少于2圈;所述胎唇的底部和外侧部分布有橡胶层。本方案中的自行车真空胎,胎圈芯不易发生段差,能够长时间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提高了真空胎的保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真空胎、车轮及其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行车真空胎、车轮及其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也是能够体验骑行乐趣的工具。现有的自行车轮胎主要由三种结构:包含内胎和外胎的普通自行车轮胎,目前部分共享单车使用的实心胎,以及无内胎的真空胎。自行车真空胎是自行车使用的轮胎高端产品,对车胎的气密性和易组装性要求较高。众所周知,真空胎在汽车领域应用较多,而且效果较好,电动车也开始采用真空胎,但是由于汽车及电动车与自行车的重量相差较大,车轮结构与自行车车轮也完全不同,因此现有的真空胎无法应用于自行车。气密性是自行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于汽车和电动车本身重量较大,轮胎比较厚重,在其重力下,对于轮胎保压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自行车,对于轻量化要求高,自行车轮胎不能太重太厚,由于其重量小,便很难依靠自身重力来提高密封防止漏气。特别是针对轻量化要求较高的自行车,其更难与真空胎结合,达到气密性的要求。目前的真空胎在使用一定时间后,虽然仍能够正常使用,但是不到一个月可能就要充一次气,较为麻烦,气密性周期太短。因此,如何提高真空胎的气密性是目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真空胎技术,现有技术中存在已公开方案,如一种自行车真空轮胎以及自行车(申请号:201821025765.0),该方案只是笼统的提及到真空胎,并从外部安装结构进行了描述,但是对于真空胎的具体结构并没有说明,也没有公开如何进行气密性相关设计的启示。此外,对于高端自行车,对于速度和轻量化的要求较高,真空胎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能够高速行驶,但是其重量也是目前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当采用真空胎代替现有的内胎和外胎时,由于少了内胎,似乎重量更轻,但事实上,为了保证自行车的密封以及耐磨性,真空胎的胎壁以及胎面会增厚很多,如果没有较好的材料和技术,真空胎可能会更重。为了达到轻量化,目前主要在材质上进行较大的改进,才有优质的轻质材料,也导致目前市场上真空胎自行车的价格较贵。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自行车真空胎气密性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真空胎、车轮及其自行车。本方案中的自行车真空胎,胎圈芯不易发生段差,能够长时间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提高了真空胎的保气性。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车轮,其采用真空胎轮辋,能够与真空胎配合使用,具有较好的保气效果。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在一次充气后,能够存放或者是使用较长的时间,无需频繁充气。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包括胎面胶层、帘布层和胎圈芯,所述的帘布层通过胎圈芯支撑,该胎圈芯对应在真空胎的胎唇部位;所述胎面胶层设在帘布层外侧形成胎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圈芯由单股芯线连续环绕至少3圈形成,且胎圈芯靠近胎踵的一侧由单股芯线环绕不少于2圈;所述胎唇的底部和外侧部分布有橡胶层。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单股芯线为单股钢丝或单股纤维丝。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胎圈芯包括3圈至6圈单股芯线。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胎圈芯为3圈或6圈,所述单股芯线的数量向远离胎踵的一侧逐渐减少。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单股芯线的末端相对于起始端有20~150mm的重叠余量,更进一步地可以选择为30~120mm。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单股芯线的直径尺寸为0.6~1.0mm。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单股芯线之间相贴合或存在间距,间距不大于3mm。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单股芯线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四边形,或直线与弧线围成的异形结构。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该真空胎的胎唇在截面结构中由外凸的凸起段C1和内凹的凹弧段C2组成,胎唇的底部为直线结构的胎踵,所述胎踵、凸起段C1和凹弧段C2依次连接,构成与轮辋的配合部;该配合部覆盖有橡胶层。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胎唇的胎踵与X方向的倾斜夹角为3°~20°。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凸起段C1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其最外端在Y方向的切线与倾斜的胎踵的延长线相交点为RD点,胎圈芯的内壁距离真空胎轴心距离d2不小于该RD点距离真空胎轴心的尺寸d1,其差值为0~1.2mm。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帘布层内侧或外侧设置有保气橡胶层。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保气橡胶层设在帘布层外侧,覆盖住胎侧部,或形成全面胶覆盖住胎侧部和胎唇。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保气橡胶层设在帘布层内侧形成气密层,该气密层绕过胎圈芯向外折返。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在真空胎的胎唇外侧设置有子口防护胶,该子口防护胶覆盖住气密层的折返端部。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保气橡胶层在胎冠区域为胎面胶层,在胎面胶层胶合耐磨橡胶块构成胎冠。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车轮,包括轮毂和真空胎,所述真空胎为上述真空胎,所述真空胎与轮毂的轮辋配合。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轮辋包括中间的轮辋连接部和两端的轮辋安装部,所述轮辋安装部主要由密封段L1、密封段L2和压合段L3依次连接构成,密封段L1与密封段L2的安装面之间形成90°~110°的夹角,压合段L3朝向密封段L2的内侧凹陷,形成台阶;所述真空胎的胎踵配合在密封段L1安装面,凸起段C1配合在密封段L2安装面,凹弧段C2配合在压合段L3的安装面。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胎唇的宽度w不大于轮辋安装部的宽度h,其差值为0~1mm。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轮辋还包括内辋气密圈,该内辋气密圈设置在轮辋连接部用于对轮辋密封,堵塞辐条孔,避免从辐条孔漏气。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该自行车的车轮采用上述的车轮。该自行车由车架和两个上述的带有真空胎的车轮构成,能够长时间使用。3.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自行车真空胎,胎圈芯由单股芯线连续环绕至少3圈形成,且胎圈芯靠近胎踵的一侧由单股芯线环绕不少于2圈,具有较好的保气效果,能够长时间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提高了真空胎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的自行车真空胎,控制其RD点与胎圈芯之间的距离差,对其中胎圈芯的位置限制;并对胎唇中胎踵倾斜限定,限定胎唇的结构设置等,从多个方面提高了其保气性。(3)本技术的自行车车轮,轮辋采用真空胎轮辋,并对其结构与真空胎进行适配性改进,能够在长时间使用后仍具有较好的保气性。采用该车轮的自行车,重量轻,也不需要频繁充气,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真空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胎唇的结构分布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包括胎面胶层(20)、帘布层(40)和胎圈芯(50),所述的帘布层(40)通过胎圈芯(50)支撑,该胎圈芯(50)对应在真空胎的胎唇(13)部位;所述胎面胶层(20)设在帘布层(40)外侧形成胎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圈芯(50)由单股芯线(51)连续环绕至少3圈形成,且胎圈芯(50)靠近胎踵(14)的一侧由单股芯线(51)环绕不少于2圈;所述胎唇(13)的底部和外侧部分布有橡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包括胎面胶层(20)、帘布层(40)和胎圈芯(50),所述的帘布层(40)通过胎圈芯(50)支撑,该胎圈芯(50)对应在真空胎的胎唇(13)部位;所述胎面胶层(20)设在帘布层(40)外侧形成胎冠(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圈芯(50)由单股芯线(51)连续环绕至少3圈形成,且胎圈芯(50)靠近胎踵(14)的一侧由单股芯线(51)环绕不少于2圈;所述胎唇(13)的底部和外侧部分布有橡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股芯线(51)为单股钢丝或单股纤维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圈芯(50)包括3圈~6圈单股芯线(51);所述单股芯线(51)的数量向远离胎踵(14)的一侧逐渐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股芯线(51)的末端相对于起始端有20~150mm的重叠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股芯线(51)的直径尺寸为0.6~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股芯线(51)之间相贴合或存在间距,间距不大于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股芯线(51)的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四边形,或直线与弧线围成的异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该真空胎的胎唇(13)在截面结构中由外凸的凸起段C1和内凹的凹弧段C2组成,胎唇(13)的底部为直线结构的胎踵(14),所述胎踵(14)、凸起段C1和凹弧段C2依次连接,构成与轮辋的配合部;该配合部覆盖有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唇(13)的胎踵(14)与X方向的倾斜夹角为3°~2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行车真空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段C1为外凸的弧形结构,其最外端在Y方向的切线与倾斜的胎踵(14)的延长线相交点为RD点,胎圈芯(50)的内壁距离真空胎轴心距离d2不小于该RD点距离真空胎轴心的尺寸d1,其差值为0~1.2mm。


11.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伟原五星赵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元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