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716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传感器及气缸A位于进料传输带右侧的输出端上方;水管放置在传感器及气缸A的旁边,由传感器及气缸A对应的传感器部分来控制水管;定时器设置在气缸B的旁边;挡板B对应于方形蒸煮锅的后上方;可升降方形漏板对应于方形蒸煮锅里面;方形蒸煮锅位于进料传输带右侧输出端,并对应于加热装置的正上方;支架支撑方形蒸煮锅;热风输送装置安装在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的正上方;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放置在方形蒸煮锅的前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竹笋清洗装置之后,能够实现蒸煮烘干自动化,一体化,蒸煮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笋加工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对竹笋煮熟进行烘干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竹笋主要是在春天生长,如果人们需要在秋天或者冬天食用的话,就需要在春天将新鲜的竹笋制成笋干,保存起来。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1811366563.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竹笋的无害化烘干设备,包括圆筒形的烘干箱壳,所述烘干箱壳内部设置有在竖直面上转动的转动轮,所述烘干箱壳和所述转动轮的的圆心相同,所述转动轮周边均匀设置有8个扇叶,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的末端之间设置有封口片,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和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的末端之间的封口片构成一个封闭的烘干腔,所述烘干箱壳的底部连通有第一加热通道。本专利技术结构偏向简易自动化,工艺流程非常简单,采用两个加热装置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对竹笋进行加热,使得竹笋的烘干更均匀,效率更高。但是上面的方法需要一个较好的烘干环境,不能实现蒸煮烘干一体化;故在此提供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应用于竹笋清洗装置之后,能够实现蒸煮烘干自动化,一体化,蒸煮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应用于竹笋清洗操作之后,能够实现蒸煮和烘干一体自动化,使其竹笋加工更加方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传输带、机架、挡板A、传感器及气缸A、水管、定时器、气缸B、可升降方形漏板、方形蒸煮锅、支架、加热装置、传感器及气缸C、挡板B、热风输送装置、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出料输送带;传感器及气缸A位于进料传输带右侧的输出端上方;水管放置在传感器及气缸A的旁边,由传感器及气缸A对应的传感器部分来控制水管;定时器设置在气缸B的旁边,控制其上、下运动;可升降方形漏板与气缸B连接;挡板B对应于方形蒸煮锅的后上方;可升降方形漏板对应于方形蒸煮锅里面;方形蒸煮锅位于进料传输带右侧输出端,并对应于加热装置的正上方;支架支撑方形蒸煮锅;热风输送装置安装在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的正上方;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放置在方形蒸煮锅的前面;出料输送带放置在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的前面并紧贴。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应用于竹笋清洗操作之后,在工作运行时,进料传输带用于将洗净后的竹笋输送到方形蒸煮锅里面,对于进料传输带来讲,当输送进一定数量的竹笋之后,传感器及气缸A对应的传感器控制挡板A下降,防止输送带上面的竹笋再输送到方形蒸煮锅,同时传感器及气缸A对应的传感器控制水管打开,向蒸煮锅里面放水,当传感器扫描到水位到达指定高度时,控制水管关闭,同时定时器开始工作,加热装置启动,将竹笋煮到预定的时间之后,定时器控制可升降方形漏板上升,到达最高点时,传感器及气缸C工作,控制挡板B伸出,将可升降方形漏板中煮熟的竹笋水平推至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上面,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正上面是热风输送装置;可将刚捞出的竹笋进行烘干,同时,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因为不是水平放置,在加上竹笋为圆柱体,竹笋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动至出料输送带,输送至下一步工序。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应用于竹笋清洗操作之后,能够实现蒸煮和烘干一体自动化,使其竹笋加工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蒸煮烘干一体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对应的A-A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进料传输带1、机架2、挡板A3、传感器及气缸A4、水管5、定时器6、气缸B7、可升降方形漏板8、方形蒸煮锅9、支架10、加热装置11、传感器及气缸C12、挡板B13、热风输送装置14、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出料输送带16;传感器及气缸A4位于进料传输带1右侧的输出端上方;水管5放置在传感器及气缸A4的旁边,由传感器及气缸A4对应的传感器部分来控制水管5;定时器6设置在气缸B7的旁边,控制其上、下运动;可升降方形漏板8与气缸B7连接;挡板B13对应于方形蒸煮锅9的后上方;可升降方形漏板8对应于方形蒸煮锅9里面;方形蒸煮锅9位于进料传输带1右侧输出端,并对应于加热装置11的正上方;支架10支撑方形蒸煮锅9;热风输送装置14安装在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的正上方;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放置在方形蒸煮锅9的前面;出料输送带16放置在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的前面并紧贴。在工作运行时,进料传输带1用于将洗净后的竹笋输送到方形蒸煮锅9里面,对于进料传输带1来讲,当输送进一定数量的竹笋之后,传感器及气缸A4对应的传感器控制挡板A3下降,防止输送带上面的竹笋再输送到方形蒸煮锅9,同时传感器及气缸A4对应的传感器控制水管5打开,向蒸煮锅9里面放水,当传感器扫描到水位到达指定高度时,控制水管5关闭,同时定时器6开始工作,加热装置11启动,将竹笋煮到预定的时间之后,定时器6控制可升降方形漏板8上升,到达最高点时,传感器及气缸C12工作,控制挡板B13伸出,将可升降方形漏板8中煮熟的竹笋水平推至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上面,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正上面是热风输送装置14;可将刚捞出的竹笋进行烘干,同时,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因为不是水平放置,在加上竹笋为圆柱体,竹笋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滚动至出料输送带16,输送至下一步工序。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传输带(1)、机架(2)、挡板A(3)、传感器及气缸A(4)、水管(5)、定时器(6)、气缸B(7)、可升降方形漏板(8)、方形蒸煮锅(9)、支架(10)、加热装置(11)、传感器及气缸C(12)、挡板B(13)、热风输送装置(14)、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出料输送带(16);传感器及气缸A(4)位于进料传输带(1)右侧的输出端上方;水管(5)放置在传感器及气缸A(4)的旁边,由传感器及气缸A(4)对应的传感器部分来控制水管(5);定时器(6)设置在气缸B(7)的旁边,控制其上、下运动;可升降方形漏板(8)与气缸B(7)连接;挡板B(13)对应于方形蒸煮锅(9)的后上方;可升降方形漏板(8)对应于方形蒸煮锅(9)里面;方形蒸煮锅(9)位于进料传输带(1)右侧输出端,并对应于加热装置(11)的正上方;支架(10)支撑方形蒸煮锅(9);热风输送装置(14)安装在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的正上方;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放置在方形蒸煮锅(9)的前面;出料输送带(16)放置在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的前面并紧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的蒸煮烘干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传输带(1)、机架(2)、挡板A(3)、传感器及气缸A(4)、水管(5)、定时器(6)、气缸B(7)、可升降方形漏板(8)、方形蒸煮锅(9)、支架(10)、加热装置(11)、传感器及气缸C(12)、挡板B(13)、热风输送装置(14)、带漏孔的斜状烘干板(15)、出料输送带(16);传感器及气缸A(4)位于进料传输带(1)右侧的输出端上方;水管(5)放置在传感器及气缸A(4)的旁边,由传感器及气缸A(4)对应的传感器部分来控制水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罗黄艳淋冉文周宁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丰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