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592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钢锻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工作台与吹风冷却机构,两个支撑板上侧与吹风冷却机构固定连接,集料盒远离吹风冷却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料盒,第一转轴左右两侧与通槽左右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二T形滑槽内部装配有滑杆,第一螺杆下侧贯穿第二T形滑槽与通槽螺纹连接有套筒,第一螺杆下侧伸入套筒内部,传动齿条另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第二转轴上侧贯穿安装箱转动连接有工作板,第二转轴上侧贯穿工作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保温桶与落料盒位置相匹配,本装置结构简单,当锻件风冷至等温温度后,统一将锻件转移进保温桶内,操作简单,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锻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
技术介绍
锻造切边终锻温度一般在900°以上,热处理正火温度一般在850°左右,可以满足正火温度要求,一般的余热等温正火流程为:将锻后红铁状态的产品逐一散开,用大功率轴流风机对锻件进行风吹强冷,提高锻件冷却速度,锻件硬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基本能达到200HB以上,同时也细化了晶粒,在锻件风冷至等温温度时,将锻件转移进入保温桶,并用保温石棉并保温楹完全覆盖,保温5小时后开启进行空冷,金相组织与硬度均能达到技术要求,而如今在将锻件转移进入保温桶时步骤复杂繁琐,需要工作人员使用钳子依次将锻件放进保温桶内,锻件数量又比较繁多,严重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锻件转移进入保温桶时依然具有很高温度,使用钳子依次转移锻件容易发生意外,锻件掉落至地面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当锻件风冷至等温温度后,统一将锻件转移进保温桶内,操作简单,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工作台与吹风冷却机构,工作台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脚,所述工作台上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T形滑槽,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上侧与吹风冷却机构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之间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装配有集料盒,所述通槽下侧左右对称设有与集料盒相匹配的台阶,所述集料盒远离吹风冷却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料盒,所述滑料盒上表面由远离集料盒一侧向靠近集料盒一侧由高到低倾斜,所述滑料盒远离集料盒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右两侧均与通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料盒远离集料盒一侧固定连接有落料盒,所述集料盒底部设有第二T形滑槽,所述第二T形滑槽内部装配有滑杆,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下侧贯穿第二T形滑槽与通槽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第一螺杆下侧伸入套筒内部,所述工作台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套筒下侧伸入安装箱内,且与安装箱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套筒下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另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装配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下端与安装箱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侧贯穿安装箱转动连接有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侧贯穿工作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所述工作台远离吹风冷却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支架,所述圆形支架内部装配有保温桶,所述保温桶装配有桶盖,所述桶盖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保温桶与落料盒位置相匹配。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将高温锻件放置在集料盒内,此时滑动支撑板,使支撑板在第一T形滑槽内滑动,直至吹风冷却机构移动到集料盒上侧,然后使用吹风冷却机构对锻件进行吹风冷却,当锻件风冷至等温温度时,关闭吹风冷却机构,然后移动支撑板,使风冷却机构离开集料盒上侧,然后打开桶盖,此时正向转动第一转动把手,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齿条带动传动齿轮开始旋转,传动齿轮与套筒固定连接,传动齿轮带动套筒状转动,套筒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套筒旋转带动第一螺杆向上移动,第一螺杆带动滑杆向上移动,且使滑杆在第二T形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集料盒向上移动,滑料盒通过第一转轴转动,直至落料盒转动伸入保温桶内,锻件由重力原因从集料盒内通过滑料盒与落料盒落入保温桶内,然后反向转动第一转动把手,与上同理,使套筒旋转,从而带动第一螺杆收入套筒,使集料盒向下移动,直至集料盒收入通槽内,落在台阶上侧,然后使用桶盖将保温桶密封,对锻件进行保温,保温完成后再将锻件移出保温桶进行空冷,本装置结构简单,当锻件风冷至等温温度后,统一将锻件转移进保温桶内,操作简单,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进一步限定,所述保温桶对称设有第一固定耳,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耳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桶盖固定连接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耳位置相匹配的第二固定耳,所述第二螺杆上侧与第二固定耳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上侧贯穿第二固定耳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把手。这样的结构,通过第二螺杆使桶盖与保温桶密封效果更好。进一步限定,所述桶盖上侧设有把手。这样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提起桶盖。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支撑板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这样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支撑板。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转动把手装配有握把。这样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动把手。进一步限定,所述握把表面设有防滑纹。这样的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握把转动第一转动把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装置当锻件风冷至等温温度后,统一将锻件转移进保温桶内,不用使用者使用钳子依次转移锻件,操作简单,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2、本装置通过第二螺杆、第一固定耳与第二固定耳相配合,使桶盖与保温桶密封效果更好,增加对锻件的保温效果。3、本装置第一转动把手装配有握把,这样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转动第一转动把手。4、本装置两个支撑板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这样的结构,方便工作人员推动支撑板。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工作台1、吹风冷却机构11、支撑脚12、第一T形滑槽13、支撑板14、推动把手141、通槽15、集料盒16、台阶161、滑料盒17、落料盒18、第二T形滑槽2、滑杆21、第一螺杆22、套筒23、安装箱24、传动齿轮25、传动齿条26、主动齿轮27、第二转轴271、工作板28、第一转动把手29、握把291、圆形支架3、保温桶31、桶盖32、把手321、支撑架33、第一固定耳34、第二螺杆35、第二固定耳36、第二转动把手3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工作台1与吹风冷却机构11,工作台1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脚12,工作台1上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T形滑槽13,两个第一T形滑槽13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4,两个支撑板14上侧与吹风冷却机构11固定连接,两个第一T形滑槽13之间设有通槽15,通槽15装配有集料盒16,通槽15下侧左右对称设有与集料盒16相匹配的台阶161,集料盒16远离吹风冷却机构11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料盒17,滑料盒17上表面由远离集料盒16一侧向靠近集料盒16一侧由高到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工作台(1)与吹风冷却机构(11),工作台(1)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脚(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T形滑槽(13),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13)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4),两个所述支撑板(14)上侧与吹风冷却机构(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13)之间设有通槽(15),所述通槽(15)装配有集料盒(16),所述通槽(15)下侧左右对称设有与集料盒(16)相匹配的台阶(161),所述集料盒(16)远离吹风冷却机构(11)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料盒(17),所述滑料盒(17)上表面由远离集料盒(16)一侧向靠近集料盒(16)一侧由高到低倾斜,所述滑料盒(17)远离集料盒(16)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右两侧均与通槽(15)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料盒(17)远离集料盒(16)一侧固定连接有落料盒(18),所述集料盒(16)底部设有第二T形滑槽(2),所述第二T形滑槽(2)内部装配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22),所述第一螺杆(22)下侧贯穿第二T形滑槽(2)与通槽(15)螺纹连接有套筒(23),所述第一螺杆(22)下侧伸入套筒(23)内部,所述工作台(1)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4),所述套筒(23)下侧伸入安装箱(24)内,且与安装箱(24)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套筒(23)下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5),所述传动齿轮(25)啮合有传动齿条(26),所述传动齿条(26)另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27),所述主动齿轮(27)装配有第二转轴(271),所述第二转轴(271)下端与安装箱(24)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71)上侧贯穿安装箱(24)转动连接有工作板(28),所述工作板(28)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271)上侧贯穿工作板(28)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把手(29),所述工作台(1)远离吹风冷却机构(11)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支架(3),所述圆形支架(3)内部装配有保温桶(31),所述保温桶(31)装配有桶盖(32),所述桶盖(32)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3),所述保温桶(31)与落料盒(18)位置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锻件加工用余热等温正火装置,包括工作台(1)与吹风冷却机构(11),工作台(1)下侧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脚(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侧左右对称设有第一T形滑槽(13),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13)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4),两个所述支撑板(14)上侧与吹风冷却机构(1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T形滑槽(13)之间设有通槽(15),所述通槽(15)装配有集料盒(16),所述通槽(15)下侧左右对称设有与集料盒(16)相匹配的台阶(161),所述集料盒(16)远离吹风冷却机构(11)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料盒(17),所述滑料盒(17)上表面由远离集料盒(16)一侧向靠近集料盒(16)一侧由高到低倾斜,所述滑料盒(17)远离集料盒(16)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右两侧均与通槽(15)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滑料盒(17)远离集料盒(16)一侧固定连接有落料盒(18),所述集料盒(16)底部设有第二T形滑槽(2),所述第二T形滑槽(2)内部装配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杆(22),所述第一螺杆(22)下侧贯穿第二T形滑槽(2)与通槽(15)螺纹连接有套筒(23),所述第一螺杆(22)下侧伸入套筒(23)内部,所述工作台(1)下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箱(24),所述套筒(23)下侧伸入安装箱(24)内,且与安装箱(24)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套筒(23)下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5),所述传动齿轮(25)啮合有传动齿条(26),所述传动齿条(26)另一侧啮合有主动齿轮(27),所述主动齿轮(27)装配有第二转轴(271),所述第二转轴(271)下端与安装箱(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龙华庄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洮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