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571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1
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前期处理:采摘后的苦丁茶叶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而后将叶片摊放于小筛上,直至叶片厚3—4cm,叶片颜色变深绿或暗绿色为止;S2、杀青处理:将叶片倒入到锅式杀青机内;其技术要点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代用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将机器揉捏和人工揉捏进行结合,可将叶片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并将具有活血化瘀和通络止痛功效的银杏叶添加到部分叶片中,从而在对茶叶进行冲泡饮用时,使得茶水能够实现改善血瘀体质的效果;同时在对叶片进行发酵处理时,茶堆内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汁液能够渗透到叶片的表面和内部,从而使成型的茶叶在冲泡成茶水时能够显著的体现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在对茶叶进行加工时,其主要的加工工序为采摘—委调—揉捻—干燥四道工序;然后现有的茶叶在进行加工后,在进行冲泡饮用时,其功效较为单一,无法显著的对血瘀体质的人群进行改善;同时在对茶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仅仅使用机械进行长时间的揉捏,容易造成叶片的破损率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前期处理:采摘后的苦丁茶叶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而后将叶片摊放于小筛上,直至叶片厚3—4cm,叶片颜色变深绿或暗绿色为止;S2、杀青处理:将叶片倒入到锅式杀青机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前期处理:采摘后的苦丁茶叶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而后将叶片摊放于小筛上,直至叶片厚3—4cm,叶片颜色变深绿或暗绿色为止;/nS2、杀青处理:将叶片倒入到锅式杀青机内,使叶片在杀青机内翻滚7-8min后取出;/nS3、揉捏处理:将取出后的叶片倒入到揉捏专用的中小型机器中,并保持中小型机器的工作时间为25—30min;/n而后进行人工手捏,将叶片和处理后的条状银杏叶片结合,搓成直条状后,再对折呈绳索状,从而实现初步定型处理;/nS4、沤堆处理:将揉捏处理后的叶片堆成茶堆,并在茶堆上覆盖湿布,从而实现对茶叶的发酵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前期处理:采摘后的苦丁茶叶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而后将叶片摊放于小筛上,直至叶片厚3—4cm,叶片颜色变深绿或暗绿色为止;
S2、杀青处理:将叶片倒入到锅式杀青机内,使叶片在杀青机内翻滚7-8min后取出;
S3、揉捏处理:将取出后的叶片倒入到揉捏专用的中小型机器中,并保持中小型机器的工作时间为25—30min;
而后进行人工手捏,将叶片和处理后的条状银杏叶片结合,搓成直条状后,再对折呈绳索状,从而实现初步定型处理;
S4、沤堆处理:将揉捏处理后的叶片堆成茶堆,并在茶堆上覆盖湿布,从而实现对茶叶的发酵处理;
S5、干燥处理:将发酵后的叶片平铺到炭火烘笼内进行烘焙,而后将叶片取出摊凉散热;而后进行复火处理,将叶片再次放入到炭火烘笼内,烘至足干,保证叶片的含水率保持在5%—6%即可取出;
S6、后期处理,将成型后的茶叶进行除杂后,包装入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将苦丁茶叶进行暴晒的同时利用外接风机对叶片表面进行吹风处理,并在小筛的上方盖设透明网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血瘀体质的代用茶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锅式杀青机内的锅筒转速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永奥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