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发酵桑茶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571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发酵桑茶的制备工艺,属于茶叶制备工艺技术领域,以解决桑茶制备过程中杀青温度高,对DNJ、GABA这两种成分损耗很大,降低了桑茶保健功能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1)选桑品种,分别在春季和秋季采集嫩桑叶;(2)清洗嫩桑叶表面污质;(3)剔除老桑叶、虫叶、病叶和杂质;(4)将挑拣干净的嫩桑叶摊在平板上,23℃以下保持6‑10小时;(5)烘焙10‑20分钟,冷却;(6)用揉捻机揉捻;(7)发酵;(8)发酵后烘焙;(9)采用快速蒸软桑茶后,迅速压成园型桑饼,即得半发酵桑茶。整个制备工艺中温度不超过100℃,生产的桑茶DNJ最大限度保留,GABA含量会增加,制备的桑茶保健效果最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发酵桑茶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制备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半发酵桑茶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桑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桑叶用作茶饮料,始见于中国传统药典《本草纲目》,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桑叶茶在中国历史上素有“神仙茶”的美誉,而在日本则被称为“长寿茶”,中国南方地区人们还习惯将桑叶采下直接烹煮凉茶喝。叶茶是一种大众喜爱的饮品,含有氨基酸、多酚类、咖啡碱,饮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但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和睡眠不好的人群饮用。桑叶茶中除了含有氨基酸、多酚类外,不含咖啡碱,而是含有特殊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γ-氨基丁酸(GABA)。研究证明DNJ在桑叶中的含量约为100~200mg/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发酵桑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选桑品种,分别在春季和秋季采集嫩桑叶;/n(2)清洗嫩桑叶表面污质;/n(3)剔除老桑叶、虫叶、病叶和杂质;/n(4)之后将挑拣干净的嫩桑叶摊在有网孔的平板上,在23℃以下保持6-10小时;/n(5)在85-95℃下烘焙10-20分钟,冷却;/n(6)用揉捻机揉捻25-35分钟;/n(7)按菌种配制液总量为茶叶总重量的0.5-1%,菌种浓度为50-200ppm,将菌种配制液均匀喷洒在揉捻后的桑叶上发酵,菌种为绿色木霉、黑曲霉和少根根霉,每种菌种的孢子浓度均为50-200ppm;/n(8)发酵后在95-100℃下烘焙25-35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发酵桑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桑品种,分别在春季和秋季采集嫩桑叶;
(2)清洗嫩桑叶表面污质;
(3)剔除老桑叶、虫叶、病叶和杂质;
(4)之后将挑拣干净的嫩桑叶摊在有网孔的平板上,在23℃以下保持6-10小时;
(5)在85-95℃下烘焙10-20分钟,冷却;
(6)用揉捻机揉捻25-35分钟;
(7)按菌种配制液总量为茶叶总重量的0.5-1%,菌种浓度为50-200ppm,将菌种配制液均匀喷洒在揉捻后的桑叶上发酵,菌种为绿色木霉、黑曲霉和少根根霉,每种菌种的孢子浓度均为50-200ppm;
(8)发酵后在95-100℃下烘焙25-35分钟;
(9)采用快速蒸软桑茶后,迅速压成园型桑饼,即得半发酵桑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发酵桑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桑品种为保坎61号,嘉陵30号,十大,桐乡青,小冠桑,红顶桑或新一之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发酵桑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集一年生枝条上第七位以上的嫩桑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都龚大刚杜鸿徐升东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阆中蚕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