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结构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3212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升降结构及输送系统。其中升降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固定座、工作台和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推板托举位于其上方的重物升降,采用斜齿轮和齿条啮合使齿条沿竖直方向升降,对重物进行升降时可以承受较大的力矩,而且具有噪音小、精度高和稳定性高的优点。利用燕尾槽对燕尾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以对齿条的升降进行导向,同时抵抗重物升降过程中产生的弯矩,对重物进行升降时可以承受更大的弯矩,升降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占用空间。在升降结构不工作时,即使推板上方存在重物,只需将推板下降至第一预设位置,由更大面积的工作台支撑重物即可,避免推板承受负载,以对推板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结构及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升降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结构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升降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为多根杆铰接形成伸缩结构,但此类升降结构通常应用于大型的起重设备中,承载能力较大。但相应地也具有很大的缺陷: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不适用于空间紧凑的结构中,而且该类型升降结构的运行精度较低,不适用于对运行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因此,亟需一种占用空间小且运行精度较高的升降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结构及输送系统,能够解决现有升降结构存在的占用空间大以及运行精度不高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结构,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连接于所述驱动件输出端的斜齿轮,及与所述斜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斜齿轮转动以使所述齿条沿竖直方向升降;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齿条通过燕尾槽和燕尾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以对所述齿条的升降进行导向;工作台,其上设有第一穿设孔;推板,所述齿条能够带动所述推板由第一预设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上升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推板处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推板处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推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作为上述升降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相对设置且均竖直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滑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垂直;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设有向所述第一侧壁凸设的凸块,所述燕尾滑块设于所述滑槽内使其一倾斜侧壁接触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燕尾滑块的另一倾斜侧壁、所述凸块和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夹设有调整块。作为上述升降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移动工装板,位于所述工作台的正上方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升降;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台,另一端穿过所述移动工装板。作为上述升降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柱和所述移动工装板之间设有直线轴承。作为上述升降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齿条的正下方,用于对所述齿条升降的最低位置进行限位;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导向柱的上部,用于对所述齿条升降的最高位置进行限位。作为上述升降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推板是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位置;第二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推板是否达到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作为上述升降结构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板包括竖直设置且连接于所述齿条顶部的连接板,及与所述连接板形成T字形结构的推送板;所述推送板的上方设有与其平行间隔设置的下拉板,所述下拉板和所述推送板之间的间隔大于重物的高度。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上述的升降结构。作为上述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水平驱动结构,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固定座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水平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工作台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作为上述输送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三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工作台是否被输送至与所述推板对应的第三预设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升降结构,可以利用推板托举位于其上方的重物升降,采用斜齿轮和齿条啮合使齿条沿竖直方向升降,实现使用该升降结构进行重物升降时可以承受较大的力矩,而且具有噪音小、精度高和稳定性高的优点。利用燕尾槽对燕尾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以对齿条的升降进行导向,同时抵抗重物升降过程中产生的弯矩,使用该升降结构对重物进行升降时可以承受更大的弯矩,升降结构更加紧凑,减小占用空间。在升降结构不工作时,即使推板上方存在重物,只需将推板下降至第一预设位置,由更大面积的工作台支撑重物即可,避免推板承受负载,以对推板进行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结构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结构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升降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1、驱动件;12、斜齿轮;13、齿条;14、联轴器;15、轴;16、轴承安装座;17、轴承;2、工作台;21、第一穿设孔;31、滑座;32、基座;33、水平滑台;4、水平驱动结构;5、燕尾滑块;6、调整块;7、移动工装板;71、第二穿设孔;8、导向柱;91、连接板;92、推送板;93、下拉板;10、直线轴承;20、第一限位件;30、第二限位件;401、遮光板;402、第一传感器;403、第二传感器;404、传感器安装板;405、调节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升降结构,包括驱动组件、工作台2、固定座和推板,其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11,连接于驱动件11输出端的斜齿轮12,及与斜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驱动件11能够驱动斜齿轮12转动以使与斜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沿竖直方向升降。优选地,上述驱动件11可以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斜齿轮12所在的轴15通过联轴器14连接。如图3所示,固定座和齿条13通过燕尾槽和燕尾滑块5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以对齿条13的升降进行导向;其中,固定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燕尾槽,在齿条13上设置能够插入燕尾槽内的燕尾滑块5,利用燕尾槽和燕尾滑块5的滑动配合对齿条13的升降进行导向。由于燕尾槽的加工难度较大,本实施例采用在固定座上加工一个滑槽,该滑槽具有相对设置且均竖直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第一侧壁与滑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第二侧壁与滑槽的底壁垂直。第二侧壁远离底壁的一端设有向第一侧壁凸设的凸块,燕尾滑块5设于滑槽内使其一倾斜侧壁接触第一侧壁,燕尾滑块5的另一倾斜侧壁、凸块和第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调整块6。本实施例中,上述调整块6的截面为三角形,调整块6接触燕尾滑块5的侧壁、滑槽的底壁和第一侧壁围成形成上述燕尾槽。安装燕尾滑块5时,首先将燕尾滑块5装入滑槽内,之后将调整块6插入燕尾滑块5、凸块和第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燕尾槽设于齿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11),连接于所述驱动件(11)输出端的斜齿轮(12),及与所述斜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所述驱动件(11)能够驱动所述斜齿轮(12)转动以使所述齿条(13)沿竖直方向升降;/n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齿条(13)通过燕尾槽和燕尾滑块(5)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以对所述齿条(13)的升降进行导向;/n工作台(2),其上设有第一穿设孔(21);/n推板,所述齿条(13)能够带动所述推板由第一预设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21)上升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推板处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所述推板处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推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11),连接于所述驱动件(11)输出端的斜齿轮(12),及与所述斜齿轮(12)啮合的齿条(13),所述驱动件(11)能够驱动所述斜齿轮(12)转动以使所述齿条(13)沿竖直方向升降;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齿条(13)通过燕尾槽和燕尾滑块(5)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以对所述齿条(13)的升降进行导向;
工作台(2),其上设有第一穿设孔(21);
推板,所述齿条(13)能够带动所述推板由第一预设位置穿过所述第一穿设孔(21)上升至第二预设位置;所述推板处于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所述推板处于所述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推板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工作台(2)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具有相对设置且均竖直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滑槽的底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壁垂直;
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底壁的一端设有向所述第一侧壁凸设的凸块,所述燕尾滑块(5)设于所述滑槽内使其一倾斜侧壁接触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燕尾滑块(5)的另一倾斜侧壁、所述凸块和所述第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夹设有调整块(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工装板(7),位于所述工作台(2)的正上方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工作台(2)升降;
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工作台(2),另一端穿过所述移动工装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佳文郭旭张飞葛从杰邱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药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