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2128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包括升降机和滑架组件,所述滑架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框架和后框架,前框架和后框架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底架,所述底架上固定设置轮胎托架;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上分别设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控制底架前后移动;所述滑架组件上设置第一滑轨,所述后框架上设置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配合连接;所述滑架组件上还设有齿条,所述后框架上设置电机和齿轮,所述电机、齿轮和齿条相配合带动后框架在滑架组件上做横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轴距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车型不同轴距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属于汽车输送领域。
技术介绍
在汽车输送领域,各个输送线体之间的转接,升降机是必不可少的。底盘线到完成线就是通过底盘下件升降机完成的。目前大多数车企,在一个厂区,只生产一款或多款同一平台的汽车,也就是车的轴距相差不大,这样,在底盘线到完成线时,通过传统样式的升降机就可完成转接,但有部分车企,在一个厂区,生产多个或不同平台的车型,轴距不同,则传统样式的升降机就不能兼容这些车,而无法完成转接;因此,升降机的滑架需要实现轴距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车型不同轴距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该机构可实现轴距调节功能,以满足不同车型不同轴距的情况。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包括升降机和滑架组件,升降机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立柱及分别设置于两侧立柱顶部的驱动平台组件和从动平台组件;所述滑架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两组,分别滑动设置在左右立柱上,驱动平台组件和从动平台组件通过皮带带动滑架组件上下移动;所述滑架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框架和后框架,前框架和后框架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底架,所述底架上固定设置轮胎托架;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上分别设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控制底架前后移动;所述滑架组件上设置第一滑轨,所述后框架上设置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配合连接;所述滑架组件上还设有齿条,所述后框架上设置电机和齿轮,所述电机、齿轮和齿条相配合带动后框架在滑架组件上做横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前框架和后框架上设置第二滑轨,所述底架上设置与第二滑轨相配合的第二滑块。进一步地,所述滑架组件上设置导轮。进一步地,所述后框架上的轮胎托架为船形并且其前后端部设有辊子。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平台组件包括辊筒、防护罩和驱动电机,所述从动平台组件包括辊筒和防护罩,驱动平台组件和从动平台组件通过皮带相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滑架后框架可调,兼容不同轴距的车型的生产;2、通过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来调节滑架位置,运行平稳可靠,位置准确;3、设备结构简单,方便后续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滑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升降机、2-滑架组件、3-立柱、4-驱动平台组件、5-前框架、6-后框架、7-底架、8-轮胎托架、9-伸缩气缸、10-第一滑轨、11-第一滑块、12-齿条、13-电机、14-齿轮、15-第二滑轨、16-第二滑块、17-导轮、18-辊子、19-从动平台组件、20-辊筒、21-防护罩、22-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包括升降机1和滑架组件2,升降机1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立柱3及分别设置于两侧立柱3顶部的驱动平台组件4和从动平台组件19;所述滑架组件2包括结构相同的两组,分别滑动设置在左右立柱3上,驱动平台组件4和从动平台组件19通过皮带带动滑架组件2上下移动;所述滑架组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框架5和后框架6,前框架5和后框架6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底架7,所述底架7上固定设置轮胎托架8;所述前框架5和后框架6上分别设有伸缩气缸9,伸缩气缸9控制底架7前后移动;所述滑架组件2上设置第一滑轨10,所述后框架6上设置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轨10和第一滑块11配合连接;所述滑架组件2上还设有齿条12,所述后框架6上设置电机13和齿轮14,所述电机13、齿轮14和齿条12相配合带动后框架6在滑架组件2上做横向移动。所述前框架5和后框架6上设置第二滑轨15,所述底架7上设置与第二滑轨15相配合的第二滑块16。所述滑架组件2上设置导轮17,起到导向作用。所述后框架6上的轮胎托架8为船形并且其前后端部设有辊子18,保证大轮胎放上去不会前后移动脱出,小轮胎也能兼容进去,辊子18可以转动有利于保护轮胎。所述驱动平台组件4包括辊筒20、防护罩21和驱动电机22,所述从动平台组件19包括辊筒20和防护罩21,驱动平台组件4和从动平台组件19通过皮带相连。工作原理:滑架组件2在初始位,当一款车进入该初始位时,前框架5上的伸缩气缸9伸出,前框架5上的轮胎托架8被气缸推动,在第二导轨15上移动,移动到汽车前轮胎的正下方,准备接车;而后轮胎托架8,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车型的轴距来移动到后轮胎的正下方,需要以下过程:升降机得到车型信息,将车型轴距信号发出,后框架6上的电机13启动,通过齿轮14齿条12,驱动后框架6在第一滑轨10上移动,当后框架6到达满足该车型轴距的位置时,电机13停止,后框架6停在该位置,伸缩气缸9伸出,后框架6上的轮胎框架8被伸缩气缸9推动,在第二滑轨15上移动到后轮胎的正下方,准备接车。一切到位后,车前轮胎由前面的轮胎托架托住,后轮胎由后面的轮胎托架托住,升降机1的驱动平台组件4上的驱动电机22启动,通过皮带将滑架拉升至转接位,车在转接位由吊具接走;此后,升降机驱动电机22通过皮带将滑架组件2降至初始位,等待下一款车的进入;进入后,升降机1重复上面动作过程。上述转接动作过程中,升降机1根据该不同汽车的轴距大小,相应的调节滑架后框架6的位置,来兼容不同轴距的车,满足车企在同一厂区生产不同平台的车。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包括升降机(1)和滑架组件(2),升降机(1)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立柱(3)及分别设置于两侧立柱(3)顶部的驱动平台组件(4)和从动平台组件(19);所述滑架组件(2)包括结构相同的两组,分别滑动设置在左右立柱(3)上,驱动平台组件(4)和从动平台组件(19)通过皮带带动滑架组件(2)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组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框架(5)和后框架(6),前框架(5)和后框架(6)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底架(7),所述底架(7)上固定设置轮胎托架(8);所述前框架(5)和后框架(6)上分别设有伸缩气缸(9),伸缩气缸(9)控制底架(7)前后移动;所述滑架组件(2)上设置第一滑轨(10),所述后框架(6)上设置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轨(10)和第一滑块(11)配合连接;所述滑架组件(2)上还设有齿条(12),所述后框架(6)上设置电机(13)和齿轮(14),所述电机(13)、齿轮(14)和齿条(12)相配合带动后框架(6)在滑架组件(2)上做横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距可调式升降机滑架机构,包括升降机(1)和滑架组件(2),升降机(1)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的立柱(3)及分别设置于两侧立柱(3)顶部的驱动平台组件(4)和从动平台组件(19);所述滑架组件(2)包括结构相同的两组,分别滑动设置在左右立柱(3)上,驱动平台组件(4)和从动平台组件(19)通过皮带带动滑架组件(2)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组件(2)的两端分别连接前框架(5)和后框架(6),前框架(5)和后框架(6)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底架(7),所述底架(7)上固定设置轮胎托架(8);所述前框架(5)和后框架(6)上分别设有伸缩气缸(9),伸缩气缸(9)控制底架(7)前后移动;所述滑架组件(2)上设置第一滑轨(10),所述后框架(6)上设置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轨(10)和第一滑块(11)配合连接;所述滑架组件(2)上还设有齿条(12),所述后框架(6)上设置电机(13)和齿轮(14),所述电机(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纯乐刘娜娜田慧
申请(专利权)人: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