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3172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8 22:34
该转子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准备具有突出部和比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并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板的工序;以及向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照射能量束,使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板的突出部与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具备板和旋转传递部件的转子的制造方法。这样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例如被公开在日本特开2015-119557号公报。在上述日本特开2015-119557号公报公开了具备转子铁芯、端板(板)以及轴体(旋转传递部件)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在该转子的制造方法中,转子铁芯的铁芯内周面与轴体的外周面被焊接。而且,端板的板内周面与轴体的外周面被焊接。由此,制造转子铁芯、轴体以及端板被相互固定的转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9557号公报这里,虽在上述日本特开2015-119557号公报中没有记载,但旋转传递部件(轴体)在转子铁芯与轴或者齿轮部等之间传递旋转运动的功能方面,优选由具有比较硬的组织的材料构成。具体而言,旋转传递部件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马氏体的组织与奥氏体的组织或者铁素体的组织相比是硬的组织,另一方面存在容易产生与其它部件(板)焊接后产生的破裂亦即低温破裂的不良。在产生了该低温破裂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已焊接的部分的接合强度。因此,以往期望一种在将板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接合强度的转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将板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接合强度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转子的制造方法是具备:转子铁芯、配置在转子铁芯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板、以及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且焊接固定在板的旋转传递部件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准备上述板的工序,其中,上述板具有在径向上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邻接地设置,并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和在径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并且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上述板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在准备板的工序之后,在比板靠径向的内侧配置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以及在配置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之后,向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照射能量束,使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板的突出部与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的工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中,如上述那样,使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板的突出部与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由此,与板中的被熔融的部分作为没有突出的面而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突出部(板中的被熔融的部分)的热容量。其结果是,与没有设置突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板的熔融量,所以能够增加焊接部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其结果是,在焊接部中,能够不易产生低温破裂,所以即使将板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接合强度。这里,为了增加焊接部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考虑了向熔融的部分供给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焊接用金属丝并且进行焊接。然而,在该情况下,需要独立于焊接装置,在转子的制造设备中设置供给焊接用金属丝的金属丝供给装置,所以存在转子的制造设备大型化之类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预先使设置于板的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突出部熔融,所以不用在转子的制造设备中设置金属丝供给装置,就能够增加焊接部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转子的制造设备(焊接设备)的大型化,并且能够确保旋转传递部件与板的接合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如上述那样,即使在将板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接合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旋转电机)的剖视图,是沿着图2的600-600线的剖视图。图2是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端板的图。图5是沿着图2的700-700线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突出部以及第一焊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6的第一焊接部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端板的准备的工序的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端板的配置工序以及毂部件的配置工序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的工序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第一焊接部的形成方法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的形成方法的比较结果的图。图14是表示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的熔融比例相关的接合强度的评价结果的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转子(突出部以及第一焊接部)的结构的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端板的结构的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端板的结构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转子的构造]参照图1~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00的构造进行说明。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旋转轴线方向”是指沿着转子100的旋转轴线C的方向(Z方向,参照图1)。另外,“周向”是指转子100的周向(箭头A1方向或者箭头A2方向,参照图2)。另外,“径向内侧”是指朝向转子100的中心的方向(箭头R1方向)。另外,“径向外侧”是指朝向转子100的外侧的方向(箭头R2方向)。如图1所示,转子100构成旋转电机101的一部分。例如,旋转电机101作为内转子型的旋转电机而构成。即在旋转电机101中,在转子100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定子10。定子10具备定子铁芯11、和卷绕在定子铁芯11的绕组12。另外,转子100具备转子铁芯20、端板30以及毂部件40。端板30与毂部件40通过第一焊接部50而相互接合。另外,转子铁芯20与毂部件40通过第二焊接部60而相互接合。此外,端板30是技术方案的“板”的一个例子。另外,毂部件40是技术方案的“旋转传递部件”的一个例子。另外,第一焊接部50是技术方案的“焊接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第二焊接部60是技术方案的“铁芯焊接部”的一个例子。(转子铁芯的结构)如图1所示,转子铁芯20包含多个电磁钢板21。多个电磁钢板21在旋转轴线C延伸的方向亦即旋转轴线方向(Z方向)层叠由此形成了转子铁芯20。电磁钢板21例如由作为磁性体的硅钢板构成。多个电磁钢板21分别以旋转轴线C为中心被形成为圆环状,在层叠的状态下构成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转子铁芯20在径向内侧设置有贯通孔22。另外,在转子铁芯20的贯通孔22配置有毂部件40。而且,构成转子铁芯20的贯通孔22的铁芯内周面22a和毂部件40的外周面41通过第二焊接部60而接合。另外,在转子铁芯20设置有分别供永久磁铁23插入的多个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的制造方法,所述转子具备:转子铁芯、配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板、以及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且焊接固定在上述板的旋转传递部件,所述转子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n准备上述板的工序,其中,上述板具有在径向上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邻接地设置,并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和在径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并且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上述板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n在准备上述板的工序之后,在比上述板靠径向的内侧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以及/n在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之后,向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照射能量束,使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的工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1 JP 2018-0026751.一种转子的制造方法,所述转子具备:转子铁芯、配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板、以及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且焊接固定在上述板的旋转传递部件,所述转子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其中,上述板具有在径向上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邻接地设置,并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和在径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并且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上述板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
在准备上述板的工序之后,在比上述板靠径向的内侧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以及
在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之后,向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照射能量束,使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上述突出部的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遍及上述突出部的上述内壁面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上述外径侧表面,来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碳钢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形成从上述突出部遍及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熔融部的方式使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上述能量束的射束中心位于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向径向的上述板的侧偏移了的位置,并且上述能量束的照射方向从上述板侧朝向上述旋转传递部件侧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式,将上述能量束向上述顶面照射,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朝向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上述板中的上述熔融部的径向的宽度逐渐变小,并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中的上述熔融部的径向的宽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上述熔融部,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进牛田英晴大桥正平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