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制动蹄双面铣,包括机座和铣刀,所述铣刀的数量为二,两个铣刀相对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设有可滑动的装夹机构,装夹机构位于两个铣刀之间,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座、转动压板和固定杆;所述装夹座上设有两块平行对齐的支撑板;所述转动压板转动设置在装夹座上,转动压板能够将制动蹄压紧在支撑板上,转动压板的端部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杆能够穿入到缺口中,固定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意在解决现有铣床只能对制动蹄进行单面加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蹄双面铣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制造
,具体公开了一种制动蹄双面铣。
技术介绍
制动蹄是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偶件,除应具有作为构件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有尽可能高而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适当的耐磨性、耐热性、散热性和热容量等。制动蹄通常都是大致拱形设计,并且在其两端的第一端处被支撑在轴承座中,使得它们能够相对于背板组件枢转。制动蹄的加工工序包括:铸造成型、表面打磨、钻孔、扩孔、镗孔、外圆打磨等等;制动蹄加工使用到的设备也较多,其中就包括铣床,铣床可以对制动蹄的前后表面进行打磨加工。现有的铣床一般仅能对制动蹄的前后表面进行单面的加工,每次加工完一个面后需要拆下制动蹄翻面后再进行加工,导致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制动蹄双面铣,以解决现有铣床只能对制动蹄进行单面加工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为:制动蹄双面铣,包括机座和铣刀,所述铣刀的数量为二,两个铣刀相对设置在机座上;所述机座上设有可滑动的装夹机构,装夹机构位于两个铣刀之间,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座、转动压板和固定杆;所述装夹座上设有两块平行对齐的支撑板;所述转动压板转动设置在装夹座上,转动压板能够将制动蹄压紧在支撑板上,转动压板的端部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杆能够穿入到缺口中,固定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设置有两个铣刀,两个铣刀能够同时对制动蹄的前后面进行加工。装夹座上设有两块支撑板,支撑板用于装载制动蹄,装载后手动旋转转动压板,转动压板能够将制动蹄压紧在支撑板上,且此时固定杆穿过转动压板的缺口,拧紧锁紧螺母,锁紧螺母将转动压板抵紧即可固定转动压板,转动压板再固定制动蹄。可选地,支撑板上沿长度方向的两上端部呈倾斜面。采用本方案,支撑板的两端部为倾斜面,则倾斜面的两端都能够与制动蹄相抵,此时,支撑板与制动蹄的接触点由两个变为四个,受力情况更好。可选地,支撑板上沿长度方向的两上端部呈向上拱起的倾斜面。采用本方案,向上拱起的倾斜面即为弧形的倾斜面,此时制动蹄与支撑板的接触方式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制动蹄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制动蹄被压紧时发生形变。可选地,所述转动压板的宽度小于两块支撑板之间的距离,转动压板的下端面呈与制动蹄上表面仿形的弧形,转动压板的下表面沿其宽度方向设有若干压片。采用本方案,转动压板的宽度小则其与铣刀之间的距离变大,避免转动压板碰到铣刀而导致铣刀损坏;同时,增加压片能够保证转动压板将制动蹄紧紧压在支撑板上。可选地,所述装夹座滑动设置在机座上,装夹座上设有推杆。采用本方案,装夹座能够带动制动蹄在机座上移动,以加工制动蹄的整个前后面。可选地,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清理装夹座的清理架,所述清理架上悬挂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能够与装夹座的上端面接触。采用本方案,操作工人推动装夹座滑动,装夹座划过毛刷时,毛刷能够将装夹座上的碎屑清扫到机座上,保持装夹座的清洁。可选地,所述机座上设有滑槽,所述装夹座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中,所述装夹座滑动时能够遮挡滑槽。采用本方案,装夹座滑动时,整个滑槽都被其遮挡,避免碎屑进入滑槽而卡死装夹座。可选地,所述装夹座的底部周向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与机座的上端面接触。采用本方案,橡胶垫与机座接触能够防止碎屑进入到机座与装夹座之间的空隙处,保证装夹座滑动顺畅。附图说明图1为制动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弧形座1、弧形板2、第一轴孔3、连接板4、第二轴孔5、前端面6、机座7、主轴电机8、铣刀9、装夹座10、支撑板11、倾斜面12、第一安装板13、转动压板14、压片15、第二安装板16、固定杆17、锁紧螺母18、清理架19、毛刷20、缺口21。结合图1,制动蹄的结构包括弧形座1和两块弧形板2;弧形座1呈弧形的板状,弧形座1的下端面竖直一体成型有两块弧形板2。两块弧形板2的其中一端的端头相连并形成有第一轴孔3;两块弧形板2的另一端的端部一体成型有将两块弧形板2连接的连接板4,连接板4距离弧形板2的该端的端头有一定距离,且弧形板2与端头之间的形成有第二轴孔5,第二轴孔5同时贯穿两块弧形板2。本申请中的制动蹄双面铣加工制动蹄上弧形座1的前端面6和后端面。实施例本实施例基本如图2、3所示:制动蹄双面铣,包括机座7、两个主轴电机8和装夹机构。两个主轴电机8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机座7上,两个主轴电机8上均安装有铣刀9,且两个铣刀9相对设置。机座7上沿其长度方向在机座7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滑槽,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设有装夹机构。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座10、转动压板14和固定杆17。装夹座10固定设置在滑块上,且装夹座10的长度大于滑槽长度的2.5倍,装夹座10滑动时能够完全遮盖滑槽,装夹座10的底部周向粘接有橡胶垫,橡胶垫与机座7的上端面相抵。装夹座10上水平固定设有推杆。装夹座10上竖直固定设有两块支撑板11,两块支撑板11平行且对齐,支撑板11的两个上端部呈向上拱起的倾斜面12且与制动蹄的下表面仿形。装夹座10的一端竖直固定设有第一安装板13,第一安装板13上设有转动压板14,转动压板14的宽度小于两个支撑板11之间的距离。转动压板14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13转动连接,转动压板14的下端面呈向上拱起的弧形且与制动蹄的上表面仿形,转动压板14的下端面沿其宽度方向固定设有两块压片15,压片15也与制动蹄的上表面仿形,压片15的宽度大于两个支撑板11之间的距离。转动压板14的自由端上设有缺口21。装夹座10的另一端竖直固定设有第二安装板16,第二安装板16上固定设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朝下方倾斜,固定杆17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18,固定杆17可穿入到缺口21中且锁紧螺母18能够与转动压板14相抵。机座7上固定设有清理架19,清理架19呈龙门架的形状,清理架19上固定悬挂有毛刷20,毛刷20能够与装夹座10的上端面相抵。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先将制动蹄扣在两块支撑板11上,然后放下转动压板14,使固定杆17穿过缺口21,然后拧紧锁紧螺母18,锁紧螺母18抵紧转动压板14,转动压板14将制动蹄压紧在支撑板11上。装夹制动蹄之后,手动推动推杆,推杆带动装夹座10和制动蹄向铣刀9的方向移动,制动蹄的前后两个端面在铣刀9的作用下完成打磨。加工完成后,如果装夹座10上的碎屑过多,取下制动蹄,向前推动装夹座10,使装夹座10与毛刷20接触,毛刷20将装夹座10上的碎屑刷下,即可完成装夹座10的清理。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动蹄双面铣,包括机座和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的数量为二,两个铣刀相对设置在机座上;/n所述机座上设有可滑动的装夹机构,装夹机构位于两个铣刀之间,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座、转动压板和固定杆;所述装夹座上设有两块平行对齐的支撑板;所述转动压板转动设置在装夹座上,转动压板能够将制动蹄压紧在支撑板上,转动压板的端部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杆能够穿入到缺口中,固定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n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动蹄双面铣,包括机座和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的数量为二,两个铣刀相对设置在机座上;
所述机座上设有可滑动的装夹机构,装夹机构位于两个铣刀之间,所述装夹机构包括装夹座、转动压板和固定杆;所述装夹座上设有两块平行对齐的支撑板;所述转动压板转动设置在装夹座上,转动压板能够将制动蹄压紧在支撑板上,转动压板的端部设有缺口;所述固定杆能够穿入到缺口中,固定杆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蹄双面铣,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沿长度方向的两上端部呈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蹄双面铣,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沿长度方向的两上端部呈向上拱起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蹄双面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压板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宝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