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612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包括底座、固定柱和操作台,底座顶端的一侧通过第一电动滑轨与工作台的底部滑动连接,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承接板底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工件铣削完毕后,本双头中端铣上的铣刀可通过第二电动滑轨和第二电动液压杆向后回撤,同时工作台通过第一电动滑轨移出底座,使得已铣削完毕的工件可自动移出至外界,操作简便,且可避免铣刀对操作人员造成威胁;工件的两个侧面铣削完毕后,主放置台通过伺服电机和转向齿轮可使工件需铣削部位精准转动至铣刀处进行铣削,以保证工件的铣削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双头中端铣的实用性。

A double head middle end milling for dis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
本技术涉及双头中端铣,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
技术介绍
双头铣床是在机械制造和装配工厂中的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铣床之一,与传统铣床的区别在于可同时对工件两边进行产品铣面加工。按照类别又分为自动型数控铣床与自动型非数控以及半自动型。传统双头中端铣中的铣刀对工件铣削完毕后,已铣削完成的工件还卡在两个铣刀之间,需人工进行出料操作,操作复杂,且易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传统双头中端铣在对工件进行铣削时,先对工件的两个侧面进行铣削加工,然后人为将工件进行转动,再对工件的另外两个侧面和端角进行加工,但人不能将工件精准地转动至合适位置,造成工件铣削效果下降,从而降低双头中端铣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双头中端铣不便出料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包括底座、固定柱和操作台,所述底座顶端的一侧通过第一电动滑轨与工作台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端通过转轴与承接板底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三个第一电动液压杆,所述承接板底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顶端中部的两侧固定设有副放置台,所述工作台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限位杆的底部卡合连接,所述工作台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向齿轮与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主放置台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放置台顶端的中部均匀设有五个分隔柱,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操作台,两个所述操作台顶端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二电动滑轨与两个电器箱的底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电器箱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液压杆,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步进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铣刀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器箱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液压缸的一端与缓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另一侧的中部和两端分别通过弹性柱与条形固定板一侧的中部和两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电动液压缸的一端与L形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的型号及大小均相同,三个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的底端分别与三个防滑软垫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端的四个边角和两个操作台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弹性脚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一个所述电器箱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滑轨开关、第一电动液压杆开关、第二电动滑轨开关、电动液压缸开关、第二电动液压杆开关、步进电机开关和伺服电机开关,所述第一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液压杆、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分别通过第一电动滑轨开关、第二电动滑轨开关、第二电动液压杆开关、步进电机开关和伺服电机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三个所述第一电动液压杆分别通过第一电动液压杆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动液压缸分别通过电动液压缸开关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工件铣削完毕后,本双头中端铣上的铣刀可通过第二电动滑轨和第二电动液压杆向后回撤,同时工作台通过第一电动滑轨移出底座,使得已铣削完毕的工件可自动移出至外界,操作简便,且可避免铣刀对操作人员造成威胁;工件的两个侧面铣削完毕后,主放置台通过伺服电机和转向齿轮可使工件需铣削部位精准转动至铣刀处进行铣削,以保证工件的铣削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双头中端铣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承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电动滑轨;3、工作台;4、固定柱;5、承接板;6、第一电动液压杆;7、限位杆;8、操作台;9、第二电动滑轨;10、电器箱;11、液压缸;12、缓冲板;13、L形固定板;14、控制面板;15、第二电动液压杆;16、步进电机;17、铣刀;18、转轴;19、防滑软垫;20、限位块;21、副放置台;22、伺服电机;23、转向齿轮;24、主放置台;25、分隔柱;26、弹性柱;27、条形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包括底座1、固定柱4和操作台8,底座1顶端的一侧通过第一电动滑轨2与工作台3的底部滑动连接,工作台3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柱4,固定柱4的顶端通过转轴18与承接板5底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承接板5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三个第一电动液压杆6,承接板5底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工作台3顶端中部的两侧固定设有副放置台21,工作台3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限位块20,限位块20的一侧与限位杆7的底部卡合连接,工作台3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伺服电机22,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通过转向齿轮23与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转动杆的顶端与主放置台24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主放置台24顶端的中部均匀设有五个分隔柱25,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操作台8,两个操作台8顶端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二电动滑轨9与两个电器箱10的底部滑动连接,两个电器箱10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液压杆15,两个第二电动液压杆1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步进电机16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铣刀17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电器箱10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11,其中一个电动液压缸11的一端与缓冲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缓冲板12另一侧的中部和两端分别通过弹性柱26与条形固定板27一侧的中部和两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电动液压缸11的一端与L形固定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三个第一电动液压杆6的型号及大小均相同,三个第一电动液压杆6的底端分别与三个防滑软垫19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避免第一电动液压杆6将工件划伤,同时避免第一电动液压杆6与工件相对滑动;底座1底端的四个边角和两个操作台8底端的四个边角均固定设有弹性脚垫,可提升双头中端铣整体的减震缓冲性能;限位杆7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把手,方便转动承接板5;其中一个电器箱10一侧的另一端固定设有控制面板14,控制面板14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滑轨开关、第一电动液压杆开关、第二电动滑轨开关、电动液压缸开关、第二电动液压杆开关、步进电机开关和伺服电机开关,第一电动滑轨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包括底座(1)、固定柱(4)和操作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通过第一电动滑轨(2)与工作台(3)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3)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顶端通过转轴(18)与承接板(5)底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板(5)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三个第一电动液压杆(6),所述承接板(5)底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3)顶端中部的两侧固定设有副放置台(21),所述工作台(3)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限位块(20),所述限位块(20)的一侧与限位杆(7)的底部卡合连接,所述工作台(3)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伺服电机(22),所述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通过转向齿轮(23)与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主放置台(24)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放置台(24)顶端的中部均匀设有五个分隔柱(25),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操作台(8),两个所述操作台(8)顶端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二电动滑轨(9)与两个电器箱(10)的底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电器箱(10)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液压杆(15),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1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步进电机(16)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铣刀(17)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器箱(10)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11),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液压缸(11)的一端与缓冲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12)另一侧的中部和两端分别通过弹性柱(26)与条形固定板(27)一侧的中部和两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电动液压缸(11)的一端与L形固定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出料的双头中端铣,包括底座(1)、固定柱(4)和操作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的一侧通过第一电动滑轨(2)与工作台(3)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工作台(3)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柱(4),所述固定柱(4)的顶端通过转轴(18)与承接板(5)底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承接板(5)底端的中部固定设有三个第一电动液压杆(6),所述承接板(5)底端的另一侧与限位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3)顶端中部的两侧固定设有副放置台(21),所述工作台(3)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限位块(20),所述限位块(20)的一侧与限位杆(7)的底部卡合连接,所述工作台(3)内部的一侧固定设有伺服电机(22),所述伺服电机(22)的输出轴通过转向齿轮(23)与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主放置台(24)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放置台(24)顶端的中部均匀设有五个分隔柱(25),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操作台(8),两个所述操作台(8)顶端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二电动滑轨(9)与两个电器箱(10)的底部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电器箱(10)内壁的一侧均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液压杆(15),两个所述第二电动液压杆(1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步进电机(16)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铣刀(17)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电器箱(10)一侧的一端均固定设有电动液压缸(11),其中一个所述电动液压缸(11)的一端与缓冲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12)另一侧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功卓刘国庆李长安李远达周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