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双扁铣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76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双扁铣扁机,包括:架体;以及铣削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其中,所述铣削机构包括:第一铣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一侧,能够相对于所述架体滑动;第二铣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对称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同步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平均生产节拍较快,性价比高等特点。

A kind of double flat m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双扁铣扁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铣双扁铣扁机。
技术介绍
铣扁机属于二次加工机系列中的一种专用机床,其主要用于轴类、杆状零件两端铣面、铣槽加工,如D型面、平行面、槽、平行槽等。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铣扁机只能制作一些简单的,单一的产品,其存在加工效率低下,精度低,产品一致性差,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安装工件,操作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对工人要求高等缺陷,因此无法自动化地大批量加工一些体积小、精度要求高的产品。目前,一种加工效率高的自动铣扁机在机加工行业应用十分广泛,但是技术人员对一种加工效率高的自动铣扁机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铣扁机属于二次加工机系列中的一种专用机床,其主要用于轴类、杆类零件两端铣面、铣槽加工。传统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自动铣扁机操作复杂,部分采用自动上料和下料,但是自动上料经常导致工件装夹不稳定而影响产品的加工质量。本设计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加工,铣扁效率高,加工精度较高,稳定性强,实用性较高,易于推广使用;铣刀可以根据加工的需要随更换,更换时,通过铣刀装夹装置上开设的铣刀装夹装置松动孔实现铣刀的更换,更换简单方便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自动铣扁机,可以很好的满足当下市场的需求。中国专利文献CN107855571A,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铣扁机,包括支架、工作台、上料装置、下料装置以及铣扁装置,工作台固定设置于支架上;铣扁装置包括第一铣扁装置和第二铣扁装置,第一铣扁装置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一端;第二铣扁装置通过横向导轨可滑动设置于工作台的另一端,第一铣扁装置和第二铣扁装置之间的连线方向与第二铣扁装置沿横向导轨的滑动方向一致,铣扁装置上设有铣扁刀,上料装置设置于工作台的侧边,下料装置设置于工作台的另一侧;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既保证了铣扁切削平面度、加工深度的一致性、减少了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提升加工效率,避免出现两端铣扁的平面度不一致,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加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加工精度、加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加工数据系统备案。中国专利文献CN208162699U,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送料装置及具有其的铣扁机,包括第一送料轨道、第二送料轨道、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驱使工件从第一送料轨道落入第二送料轨道,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将工件从第二送料轨道送出;铣扁机包括上述的送料装置、夹具机构、铣扁刀具及卸料装置,夹具机构包括适于夹持工件的夹持腔、适于将夹持腔送到铣扁刀具加工的第三直线驱动机构及适于夹紧或松开夹持腔的第四直线驱动机构,卸料装置包括将工件从夹持腔卸落下来的第五直线驱动机构,夹持腔具有接料位置和与铣扁刀具相配合以加工被夹持工件的加工位置。本技术实现了自动送料及自动对工件定位,有利于实现工件的大批量全自动化加工。通过上述专利文献的描述可知,目前国内关于自动铣扁机设计的专利虽然有很多,但是大多数都是依次加工工件,其结构比较复杂,体型都较大,不适合用于大批量工件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铣双扁铣扁机,本技术目的是设计出一种操作简单,灵活性较大的能够同时加工两个工件的铣双扁铣扁机,通过气缸和液压双动力的方式保证铣扁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了铣扁机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而且本技术具有操作简单、节约劳动力、适合大批量加工等特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铣双扁铣扁机,包括:架体;以及铣削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其中,所述铣削机构包括:第一铣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一侧,能够相对于所述架体滑动;第二铣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另一侧,与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对称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同步运动。优选的是,所述架体包括:台面板,其位于所述架体的上部,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和所述第二铣扁装置能够在所述台面板上与所述台面板相对滑动;多个端面板,其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的侧面,所述端面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第一端面板和多个第二端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面板上具有纵向设置的第一滑道。优选的是,所述铣削机构还包括:两个动力头,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和所述第二铣扁装置的一端;两个铣刀,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和所述第二铣扁装置的另一端;其中,所述两个铣刀相对设置,并且所述铣刀通过动力头完成进给运动。优选的是,还包括:纵向移料板,其一侧具有纵向设置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能够与所述第二滑道匹配滑动,并且在所述纵向移料板另一侧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三滑道;顶升板,其上具有横向设置的第四滑道,所述第三滑道能够与所述第四滑道匹配滑动;多个横向移料板,其连接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横向移料板平行设置,并在所述横向移料板的上部设置第一凹槽。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气缸,其用于驱动所述纵向移料板的纵向移动和所述顶生板的横向移动。优选的是,还包括:油压同步夹头,其固连于所述台面板的上部,并且设置在所述多个横向移料板之间,在所述油压同步夹头上部设置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第一夹头,其位于所述台面板上部,设置在所述横向移料板与所述铣削机构之间;第二夹头,其与所述第一夹头对称设置在所述铣削机构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夹头与所述第一夹头同步运动。优选的是,还包括:前定位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台面板上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和所述第二铣扁装置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一侧;两个后定位装置,其与所述台面板连接,并且所述后定位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头和所述第二夹头的另一侧。优选的是,还包括:上料架,其为框架式,并且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一侧,所述上料架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上料架上部设有第五滑道。下料架,其为框架式,并且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另一侧,所述下料架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下料架上部设有第五滑道。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与所述工作台工作时前进方向平行设置。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一摆动板,其固连在所述上料架与所述架体之间;第二摆动板,其固连在所述下料架和所述架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摆动板和所述第二摆动板高度均高于所述上料架和所述下料架。优选的是,还包括:第二气缸,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头与所述第二夹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大批量加工工件的特点,设计出了一种铣双扁铣扁机,相比原始的铣扁机,由于采用了气缸和液压双动力的方式,更好地实现了铣双扁铣扁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同时加工两个工件,大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俯视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双扁铣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以及/n铣削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n其中,所述铣削机构包括:/n第一铣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一侧,能够相对于所述架体滑动;/n第二铣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另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对称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同步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双扁铣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以及
铣削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
其中,所述铣削机构包括:
第一铣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一侧,能够相对于所述架体滑动;
第二铣扁装置,其设置在所述架体上部另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对称设置,能够与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同步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双扁铣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
台面板,其位于所述架体的上部,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和所述第二铣扁装置能够在所述台面板上与所述台面板相对滑动;
多个端面板,其分别位于所述架体的侧面,所述端面板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第一端面板和多个第二端面板;
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面板上具有纵向设置的第一滑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双扁铣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削机构还包括:
两个动力头,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和所述第二铣扁装置的一端;
两个铣刀,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铣扁装置和所述第二铣扁装置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两个铣刀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动力头用于驱动所述铣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双扁铣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纵向移料板,其一侧具有纵向设置的第二滑道,另一侧具有横向设置的第三滑道;
顶升板,其上具有横向设置的第四滑道;
多个横向移料板,其连接于所述顶升板上,所述横向移料板平行设置,并在所述横向移料板的上部设置第一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滑道能够与所述第二滑道匹配滑动,所述第三滑道能够与所述第四滑道匹配滑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双扁铣扁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气缸,其用于驱动所述纵向移料板的纵向移动和所述顶升板的横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庆军李楠宫耀旺高佳龙高诗瞻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万得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