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2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水室;多个散热管;散热器下水室;入口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出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内,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散热管中的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导流孔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其中,多个所述导流孔中靠近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小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中远离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该散热器通过在散热器的散热器上水室内加装导流板,先期对冷却液进行导流分配,再进入散热管,让每根散热管的冷却液均匀,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散热器同时具有多个散热管,冷却液通过散热器的上水室的进水管进入散热器内部,再流到各根散热管内,由于散热管与进水管的位置是不同的,距离有远近。冷却液的压力、流速、流量对每一根散热管是不一样的。造成了流入散热管的冷却液的流量的变差,导致散热器多个散热管散热效果不统一,散热器整体散热性能低下。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能够使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进行分布后再流入每根散热管内,让每根散热管的冷却液均匀,散热器性能得到大大的提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水室;多个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散热器上水室位于所述散热管顶部;散热器下水室,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所述散热器下水室位于所述散热管底部;入口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出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内,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散热管中的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导流孔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其中,多个所述导流孔中靠近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小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中远离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br>优选地,还包括散热带,所述散热带设置在所述散热管外侧。优选地,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入口管的入口处。优选地,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入口管及所述出口管上。有益效果:本技术就是通过在散热器的散热器上水室内加装导流板,先期对冷却液进行导流分配,再进入散热管,让每根散热管的冷却液均匀,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散热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管及散热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导流孔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散热器上水室,2、入口管,3、散热管,4、散热带,5、导流板,6、散热器下水室,7、出口管,8、导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水室;多个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散热器上水室位于所述散热管顶部;散热器下水室,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所述散热器下水室位于所述散热管底部;入口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出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内,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散热管中的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导流孔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其中,多个所述导流孔中靠近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小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中远离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具体地,使用时本申请的散热器,在工作过程中,冷却液通过入口管进入到散热器上水室;冷却液通过散热器上水室内的导流板进行分流后进入散热管,经过散热后流通至散散热器下水室;如此,通过在散热器的散热器上水室内加装导流板,先期对冷却液进行导流分配,再进入散热管,让每根散热管的冷却液均匀,大大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带,所述散热带设置在所述散热管外侧。具体地,通过散热带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地,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入口管的入口处。具体地,通过滤网的设置,能够防止杂质进入到散热器影响散热器正常工作,降低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入口管及所述出口管上。具体地,通过调节阀的设置能够调节冷却液的供给量及流出量使得散热器的使用更为方便。实施例1图1是本技术散热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管及散热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导流孔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上水室1、多个散热管3、散热器下水室6、入口管2、出口管7、导流板5及散热带4。其中,多个所述散热管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1,所述散热器上水室1位于所述散热管3顶部;所述散热管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6,所述散热器下水室6位于所述散热管3底部;所述入口管2连通于所述上水区,所述出口管7连通于所述下水区;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1内,所述导流板5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8,多个所述散热管3中的每个所述散热管3的一端通过所述导流孔8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1;所述散热带4设置在所述散热管3外侧。其中,多个所述导流孔8中靠近所述入口管2的导流孔8的孔径小于多个所述导流孔8中远离所述入口管2的导流孔8的孔径。随之国家对排放的要求的提高,整车的减重(节能),散热器的外形空间压缩非常厉害。造成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不能满足发动机的要求。在整车的冷却系统的匹配上经常出现3-5°的偏差,造成整车在夏天的高温天气情况下,发动机产生高温,不能正常工作。而常规生产的散热器又将其做到了极致。说明,匹配上出现温度的偏差,是指整车有最低环境温度要求,在这环境温度下,发动机能够正常工作,冷却液温度不超高(沸腾,俗称开锅),一般是能满足环境温度为40°,散热性能不够,能满足的环境温度就低,差3°就指在37°的环境下,发动机的水温就达到临界值。一般来说,散热器散热性能在原来基础上每提升1%,对水温可以有0.4°左右的变化。偏差3-5°,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8-10%的散热量。在该实施例中本申请的散热器应用在汽车上以提升散热效果。该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流经发动机的冷却液(高温)通过散热器的入口管2进入散热器上水室1,通过导流板5对冷却液进行分流,分流后的冷却液进入每根散热管3内,通过冷却风和散热带4将其热量带走,降低冷却液的温度。温度降低的冷却液经过散热器下水室6进行汇集,再通过散热器出口管7回到发动机,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通过在散热器的散热器上水室1内加装导流板5,先期对冷却液进行导流分配,再进入散热管3,让流经散热管3的冷却液均匀,有效的利用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达到提升同等散热管3和散热带4的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冷却液在散热管3的流量分布对比:技术人按同散热芯体(散热管3、散热带4等部件全部一样),扣装同样的散热器上水室1,一个加装导流板5,一个不装。加入同等的水流量,对散热管3的水流量进行对比。发现不装导流板5的产品,其远离进水管位置的散热管3,其管内的水流量非常少(或者没有),而靠近进水管口位置的散热管3,其管内的水流量非常大。分布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n散热器上水室;/n多个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散热器上水室位于所述散热管顶部;/n散热器下水室,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所述散热器下水室位于所述散热管底部;/n入口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出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n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内,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散热管中的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导流孔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n其中,多个所述导流孔中靠近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小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中远离所述入口管的导流孔的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散热器上水室;
多个散热管,多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散热器上水室位于所述散热管顶部;
散热器下水室,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所述散热器下水室位于所述散热管底部;
入口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上水室,所述出口管连通于所述散热器下水室;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散热器上水室内,所述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多个所述散热管中的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移利韩宏倪拥升魏鹏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伊克斯热交换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