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动力系统及其风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8249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装置,包括冷却风扇,还包括用以支撑所述冷却风扇的风扇支撑结构,所述风扇支撑结构具有与所述冷却风扇相连的风扇带轮;与所述风扇带轮传动连接的曲轴带轮;其中,所述曲轴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扇带轮的直径。上述风冷装置能够提高冷却风扇的输出速比,解决了国六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风冷装置的动力系统和一种包括上述动力系统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动力系统及其风冷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风冷装置的动力系统和一种包括上述动力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车辆发动机的排放物提出了新的要求,车辆的动力系统也需随其更新换代,国六发动机的热负荷较高,然而整车的冷却装置不能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经常造成水温报警甚至开锅的问题。目前,动力系统散热是通过冷却风扇与发动机的曲轴直连来实现的,为了提高动力系统的散热性能,对冷却风扇的参数主要有二种改进方式:一是提高冷却风扇的输出速比;二是提高冷却风扇的直径。由于整车的空间有限,冷却风扇的直径往往会受到限制,所以如何提高冷却风扇的输出速比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装置,该风冷装置能够提高冷却风扇的输出速比,解决了国六发动机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冷装置的动力系统和一种包括上述动力系统的车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风冷装置,包括冷却风扇,还包括:用以支撑所述冷却风扇的风扇支撑结构,所述风扇支撑结构具有与所述冷却风扇相连的风扇带轮;与所述风扇带轮传动连接的曲轴带轮;其中,所述曲轴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扇带轮的直径。优选地,所述风扇支撑结构还包括:风扇支架;设于所述风扇带轮的第一端并与所述冷却风扇相连的风扇连接器;套设于所述风扇支架的轴端的轴承;其中,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风扇带轮相连。优选地,所述风扇支架的轴端设有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的第一端相抵的定位垫圈;所述风扇带轮的内环具有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第一端相抵的定位凸起。优选地,所述风扇支架的轴端具有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的第二端相抵的定位轴肩;所述风扇带轮的内环设有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的第二端相抵的定位挡圈。优选地,所述风扇带轮的第二端与所述风扇支架的轴端之间设有用以保护所述轴承的防尘罩。优选地,所述风扇带轮的第二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密封室,所述密封室具有供所述防尘罩的第一密封端进入的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轴承设置;所述防尘罩的第二密封端设于所述轴承的内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定位轴肩之间。优选地,所述轴承为双列球轴承。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供的风冷装置通过风扇带轮和曲轴带轮来提高冷却风扇的输出速比。具体来说,冷却风扇与风扇带轮相连,使冷却风扇与风扇带轮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而曲轴带轮通过传动带与风扇带轮相连,使曲轴带轮驱动风扇带轮旋转,其中,曲轴带轮的直径大于风扇带轮的直径,这样在传动带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曲轴带路的角速度小于风扇带轮也即冷却风扇的旋转角速度,进而提高了冷却风扇的输出角速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冷装置;其中,所述发动机通过曲轴与所述曲轴带轮相连。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具体为柴油发动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风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风扇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冷却风扇、2-风扇支撑结构、21-风扇带轮、211-定位凸起、212-安装槽、213-密封室、22-风扇支架、221-定位轴肩、23-风扇连接器、24-轴承、25-定位垫圈、26-定位挡圈、3-传动带、4-曲轴带轮、5-防尘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风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风扇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风冷装置,如图1所示,该风冷装置主要包括冷却风扇1、风扇支撑结构2和曲轴带轮4,其中,冷却风扇1能够向发动机鼓风,以实现发动机的风冷散热,作为优选,冷却风扇1用于吸风,使风从发动机处流向冷却风扇1,进而实现对发动机鼓吹冷却,当然,冷却风扇1还可以吹风,使风从冷却风扇1处流向发动机;风扇支撑结构2用于支撑冷却风扇1,如图2所示,它具有与冷却风扇1相连的风扇带轮21,使该风扇带轮21与冷却风扇1可视为同一旋转体,也就是说在风扇带轮21旋转的过程中,风扇带轮21和冷却风扇1二者的角速度相同;曲轴带轮4与风扇带轮21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上述两者通过传动带3实现转矩的传递,此外,曲轴带轮4通过曲轴与发动机相连,以通过发动机来驱动曲轴带轮4转动,进而使冷却风扇1转动并鼓吹发动机。值得一提的是,曲轴带轮4的直径大于风扇带轮21的直径,在传动带3的作用下,曲轴带轮4轮周的线速度与风扇带轮21轮周的线速度相等,使风扇带轮21的旋转角速度大于曲轴带轮4的旋转角速度,进而使冷却风扇1的输出速比大于1。由于现有技术中冷却风扇1通过曲轴与发动机直连的方式使冷却风扇1的输出速比等于1,所以本风冷装置提高了冷却风扇1的冷却能力,从而满足国六标准(也即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新一阶段标准发动机的热负荷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冷却风扇1的速比是指冷却风扇1的角速度与曲轴角速度的比值;曲轴带轮4与风扇带轮21二者的直径比例关系应根据冷却风扇1的直径、动力系统的布设空间和发动机的类型等实际情况而定,本文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证风扇带轮21与传动带3相连部分的直径小于曲轴带轮4的直径即可。这里针对风扇支撑结构2的结构构造给出以下的优选实施例:在第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风扇支撑结构2还包括风扇支架22、风扇连接器23和轴承24。其中,轴承24的内圈套设于风扇支架22的轴端,而轴承24的外圈与风扇带轮21相连,使风扇带轮21能够绕风扇支架22的轴端旋转;风扇连接器23呈圆盘状,其侧表面与风扇带轮21第一端的端面贴合并通过螺栓连接,使风扇连接器23与风扇带轮21同步旋转,风扇连接器23还与冷却风扇1相连,作为优选,风扇连接器23的中心孔与冷却风扇1的转轴键连接,使冷却风扇1能够与风扇连接器23同步旋转。需要说明的是,冷却风扇1和风扇带轮21分设于风扇连接器23的两端;本文中“同步旋转”是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装置,包括冷却风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用以支撑所述冷却风扇(1)的风扇支撑结构(2),所述风扇支撑结构(2)具有与所述冷却风扇(1)相连的风扇带轮(21);/n与所述风扇带轮(21)传动连接的曲轴带轮(4);/n其中,所述曲轴带轮(4)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扇带轮(21)的直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装置,包括冷却风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以支撑所述冷却风扇(1)的风扇支撑结构(2),所述风扇支撑结构(2)具有与所述冷却风扇(1)相连的风扇带轮(21);
与所述风扇带轮(21)传动连接的曲轴带轮(4);
其中,所述曲轴带轮(4)的直径大于所述风扇带轮(21)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支撑结构(2)还包括:
风扇支架(22);
设于所述风扇带轮(21)的第一端并与所述冷却风扇(1)相连的风扇连接器(23);
套设于所述风扇支架(22)的轴端的轴承(24);
其中,所述轴承(24)的外圈与所述风扇带轮(21)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支架(22)的轴端设有与所述轴承(24)的内圈的第一端相抵的定位垫圈(25);
所述风扇带轮(21)的内环具有与所述轴承(24)的外圈的第一端相抵的定位凸起(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支架(22)的轴端具有与所述轴承(24)的内圈的第二端相抵的定位轴肩(221);
所述风扇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青吴云刚张典杨信磊马永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