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1056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舱盖、气泵和电动机,所述发动机舱盖的正面均匀设置有通风孔,且通风孔的内部安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方固定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下方连接有气缸,所述气泵安装于发动机舱盖的中间位置下方,且气泵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气管,所述气泵的下方安装有风机保护网,且风机保护网的内部安装有风机叶轮,所述风机保护网左右两侧的上方均连接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电动机安装于风机叶轮中间位置的下方,且电动机的左侧设置有测温探头。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测温探头与控制器相互配合,从而监测发动机舱内部的温度,并且自动为发动机舱内部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散热
,具体为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汽车的发动机是前置的,车体的前端是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内安装有发动机,发动机舱的上端是汽车前盖,也叫引擎盖和发动机舱盖,发动机在发动的时候会散发出很多热量,因此要对发动机舱进行散热,才能保证发动机舱内零件的寿命。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舱主要通过散热器和水箱散热,不仅散热效率较低,还难以实现自动控制,且由于汽车引擎盖一般是一整块钢板制成,上面没有透气孔,尤其在夏季等炎热环境下,汽车引擎盖本身也会受太阳直射而发热发烫,导致更加不利于发动机机舱内部散热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舱主要通过散热器和水箱散热,不仅散热效率较低,还难以实现自动控制,且由于汽车引擎盖一般是一整块钢板制成,上面没有透气孔,尤其在夏季等炎热环境下,汽车引擎盖本身也会受太阳直射而发热发烫,导致更加不利于发动机机舱内部散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舱盖、气泵和电动机,所述发动机舱盖的正面均匀设置有通风孔,且通风孔的内部安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方固定有活塞杆,且活塞杆的下方连接有气缸,所述气泵安装于发动机舱盖的中间位置下方,且气泵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气管,所述气泵的下方安装有风机保护网,且风机保护网的内部安装有风机叶轮,所述风机保护网左右两侧的上方均连接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电动机安装于风机叶轮中间位置的下方,且电动机的左侧设置有测温探头,所述电动机的右侧安置有控制器。优选的,所述通风孔贯穿于发动机舱盖的内部,且通风孔和挡板呈四边形分布。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边缘固定有密封垫,且密封垫与通风孔的内壁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活塞杆贯穿于气缸的内部,且活塞杆与气缸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气管的数量设置为4根,且气泵通过气管与气缸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并且导流管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舱盖和风机保护网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测温探头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气泵和电动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设置通风孔贯通发动机舱盖的内外两侧,以便于发动机舱盖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通风孔散出,从而有效提高了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效率,设置常态下挡板可以将通风孔堵住,从而避免下雨天雨水通过通风孔进入发动机舱内部;2.设置安装板可以对气缸进行固定,并且使得导流管上下连通,而导流管可以将风机叶轮产生的风导流引入通风孔内部,从而增大通风孔处流通的风量,有利于提高通风孔的通风散热效果;3.设置测温探头可以检测到发动机舱内部的温度,以便于通过控制器的分析处理作用控制气泵和电动机的开启和关闭,从而自动监测发动机舱内部的温度,并且可以在达到一定温度时自动智能为发动机舱内部散热,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发动机舱盖与挡板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发动机舱盖;2、通风孔;3、挡板;4、活塞杆;5、气缸;6、气泵;7、气管;8、风机保护网;9、风机叶轮;10、导流管;11、安装板;12、电动机;13、测温探头;14、控制器;15、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舱盖1、通风孔2、挡板3、活塞杆4、气缸5、气泵6、气管7、风机保护网8、风机叶轮9、导流管10、安装板11、电动机12、测温探头13、控制器14和密封垫15,发动机舱盖1的正面均匀设置有通风孔2,且通风孔2的内部安置有挡板3,通风孔2贯穿于发动机舱盖1的内部,且通风孔2和挡板3呈四边形分布,在发动机舱盖1上设置了四个通风孔2,且通风孔2贯穿通发动机舱盖1的内外两侧,以便于发动机舱盖1内部的热量可以通过通风孔2散出,从而有效提高了发动机舱内部的散热效率;挡板3的下方固定有活塞杆4,且活塞杆4的下方连接有气缸5,气泵6安装于发动机舱盖1的中间位置下方,且气泵6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气管7,活塞杆4贯穿于气缸5的内部,且活塞杆4与气缸5之间相互配合构成伸缩结构,气管7的数量设置为4根,且气泵6通过气管7与气缸5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设置气管7连通气泵6与气缸5,从而使得活塞杆4与气缸5可以从气泵6内部获得动力源,以便于活塞杆4与气缸5之间可以上下伸缩,从而推动挡板3运动,实现自动打开通风孔2,使用方便,气泵6的下方安装有风机保护网8,且风机保护网8的内部安装有风机叶轮9,风机保护网8左右两侧的上方均连接有导流管10,且导流管10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结构为镂空网状结构,并且导流管10通过螺栓与发动机舱盖1和风机保护网8相连接,设置安装板11可以对气缸5进行固定,并且使得导流管10上下连通,而导流管10可以将风机叶轮9产生的风导流引入通风孔2内部,从而增大通风孔2处流通的风量,有利于提高通风孔2的通风散热效果;电动机12安装于风机叶轮9中间位置的下方,且电动机12的左侧设置有测温探头13,电动机12的右侧安置有控制器14,测温探头1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控制器1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气泵6和电动机12电性连接,设置测温探头13可以检测到发动机舱内部的温度,以便于通过控制器14的分析处理作用控制气泵6和电动机12的开启和关闭,从而自动监测发动机舱内部的温度,并且可以在达到一定温度时自动智能为发动机舱内部散热,实用性较强,挡板3的外边缘固定有密封垫15,且密封垫15与通风孔2的内壁紧密贴合,设置通风孔2与挡板3的尺寸相吻合,使得常态下挡板3可以将通风孔2堵住,从而避免下雨天雨水通过通风孔2进入发动机舱内部,并且密封垫15压在通风孔2和挡板3之间,提高了通风孔2和挡板3之间的密封效果。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首先接通外接电源,型号为PT100的测温探头13可以检测到发动机舱内部的温度,并且将温度信息传输给型号为AT89S51的控制器14,控制器14对温度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当温度过高时,控制器14控制电动机12和气泵6启动,气泵6工作通过气管7向各个气缸5内部输送气体,气缸5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舱盖(1)、气泵(6)和电动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盖(1)的正面均匀设置有通风孔(2),且通风孔(2)的内部安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下方固定有活塞杆(4),且活塞杆(4)的下方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泵(6)安装于发动机舱盖(1)的中间位置下方,且气泵(6)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气管(7),所述气泵(6)的下方安装有风机保护网(8),且风机保护网(8)的内部安装有风机叶轮(9),所述风机保护网(8)左右两侧的上方均连接有导流管(10),且导流管(10)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11),所述电动机(12)安装于风机叶轮(9)中间位置的下方,且电动机(12)的左侧设置有测温探头(13),所述电动机(12)的右侧安置有控制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包括发动机舱盖(1)、气泵(6)和电动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盖(1)的正面均匀设置有通风孔(2),且通风孔(2)的内部安置有挡板(3),所述挡板(3)的下方固定有活塞杆(4),且活塞杆(4)的下方连接有气缸(5),所述气泵(6)安装于发动机舱盖(1)的中间位置下方,且气泵(6)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气管(7),所述气泵(6)的下方安装有风机保护网(8),且风机保护网(8)的内部安装有风机叶轮(9),所述风机保护网(8)左右两侧的上方均连接有导流管(10),且导流管(10)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11),所述电动机(12)安装于风机叶轮(9)中间位置的下方,且电动机(12)的左侧设置有测温探头(13),所述电动机(12)的右侧安置有控制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控发动机机舱温度的自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2)贯穿于发动机舱盖(1)的内部,且通风孔(2)和挡板(3)呈四边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监控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梦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