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10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包括上预制剪力墙板、下预制剪力墙板和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包括现浇层和预制层,所述叠合楼板位于所述上预制剪力墙板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之间;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的顶端设有坡度空腔,所述坡度空腔内设有防水吸附层。雨水进入上预制剪力墙、叠合楼板以及预制剪力墙顶端的漏水由坡度空腔导出,从下预制剪力墙外侧流出,若雨水量过大,泡沫棒亦可以吸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在下预制剪力墙的顶端增设挡水薄板,实现多重防水保障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替代密封胶,避免老化漏水,使用寿命长,为不带保温结构的薄型预制剪力墙外墙体提供了新的防水节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201720713298.X提供了一种预制外墙板竖向接缝防水节点,其主要技术特征是:两预制外墙板之间的竖向接缝采用槽口构造,竖向接缝外侧用塑料泡沫棒进行背衬,最外侧嵌填防水密封胶,内侧预嵌橡胶管止水带,内部设塑料泡沫棒及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上述
技术介绍
采用密封胶容易出现老化漏水,且密封胶老化后修复效果较差,影响建筑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替代密封胶,避免老化漏水,使用寿命长,为不带保温结构的薄型预制剪力墙外墙体提供一种新的防水节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包括上预制剪力墙板、下预制剪力墙板和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包括现浇层和预制层,所述叠合楼板位于所述上预制剪力墙板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的外侧顶部设有凹陷处,所述叠合楼板现浇层底部靠近下预制剪力墙板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凹陷处和所述凸起围合形成坡度空腔,所述坡度空腔内设有防水吸附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坡度空腔包括竖直段及斜向段,所述竖向段设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顶端,所述斜向段下端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外侧连通,所述竖直段的下端和斜向段的上端过渡连接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坡度空腔外侧包设有挡水薄板。上述技术方案中,挡水薄板分为嵌入段、遮挡段和导水段,所述嵌入段水平设置,嵌入段搭接在叠合楼板上,所述遮挡段包括斜向段和竖向段,两者过渡连接且包设在所述下预制剪力墙上端远离叠合楼板的一侧,所述竖向段与导水段伸出所述下预制剪力墙外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挡水薄板的遮挡段长度略大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上端排水洞口尺寸长度,挡水薄板的导水段设置小角度短尺寸。上述技术方案中,挡水薄板的嵌入段开设有多个适应叠合楼板钢筋套筒排布的U形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挡水薄板采用薄型耐候材料制成。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水薄板的嵌入段预埋于所述叠合楼板现浇层的凸起部且搭接在所述叠合楼板预制层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水吸附层为泡沫棒。本技术针对目前国内外墙板防水节点大多都是安装在带保温结构的墙体内,其防水构造及防水措施设置在保温墙体的外页和保温层内,但是对于不带保温层的纯剪力墙其防水措施只有部分是采用密封胶防水的,有点甚至没有防水措施。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剪力墙体在其预制厚度有限的情况下实现防水的构造和措施,该节点通过设置坡度空腔和泡沫棒,使雨水进入墙体空腔后因重力而由坡度空腔自动排出,若雨水量过大,泡沫棒亦可以吸水,达到双重保障的目的。为增加防水性能,本技术还在预制剪力墙上端设置挡水薄板,将漏水阻挡并引导出墙外。因此,本技术解决了密封胶容易老化、维修成本过高的隐患,为不带保温层结构的预制剪力墙,特别是墙体厚度为200甚至更小的薄剪力墙体提供了新的防水节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为挡水薄板立体放大图。附图标记:1—上预制剪力墙,2—下预制剪力墙,3—叠合楼板现浇层,4—叠合楼板预制层,5—挡水薄板,6—防水吸附层,7—坡度空腔,8—连接套筒,9—剪力墙钢筋,10—挡水薄板的U形槽,11—楼板钢筋,12—嵌入段,13—遮挡段,14—导水段。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外墙板防水节点,包括上预制剪力墙板1、下预制剪力墙板2和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位于所述上预制剪力墙板1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2之间;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的顶端设有坡度空腔7和防水吸附层6,所述防水吸附层6设置在坡度空腔7内。本实施方式的防水吸附层6采用泡沫棒。雨水进入上预制剪力墙1、叠合楼板以及下预制剪力墙2顶端的漏水由坡度空腔7导出,流出下预制剪力墙外,若雨水量过大,泡沫棒亦可以吸水,实现双重防水作用。上述坡度空腔7的上段为竖直段71,坡度空腔7的下段为斜向段72,所述竖直段和斜向段过渡连接连通,竖向段设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顶端,斜向段下端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外侧连通。参见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2的所有结构除了与实施例相同外,本实施例2还新增在下预制剪力墙板2的顶端设置有挡水薄板5,挡水薄板将上预制剪力墙板及叠合楼板的漏水导出,流向下预制剪力墙板外侧。所述挡水薄板5分为嵌入段12、遮挡段13和导水段14,所述嵌入段12水平设置,嵌入段12搭接在叠合楼板上,上述遮挡段13包括斜向段131和竖向段132,两者过渡设置在所述下预制剪力墙上端,所述导水段伸出所述下预制剪力墙外侧。上述挡水薄板的遮挡段长度略大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上端排水洞口尺寸长度,挡水薄板的导水段设置小角度短尺寸,避免影响预制剪力墙外墙美观。而挡水薄板的嵌入段开设有多个适应叠合楼板钢筋套筒排布的U形槽10。所述挡水薄板采用薄型耐候材料,所述薄型耐候材料包括涂料、建筑用塑料制品或橡胶制品。这些薄型耐候材料应用于室外能经受起气候的考验,如光照、冷热、风雨、细菌等造成的综合破坏,其耐受能力称为耐候性。本技术的叠合楼板包括叠合楼板预制层4和叠合楼板现浇层3,实施例2的挡水薄板的嵌入段搭接在所述叠合楼板现浇层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包括上预制剪力墙板、下预制剪力墙板和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包括现浇层和预制层,所述叠合楼板位于所述上预制剪力墙板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的外侧顶部设有凹陷处,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层底部靠近下预制剪力墙板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凹陷处和所述凸起围合形成坡度空腔,所述坡度空腔内设有防水吸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板防水节点,包括上预制剪力墙板、下预制剪力墙板和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包括现浇层和预制层,所述叠合楼板位于所述上预制剪力墙板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的外侧顶部设有凹陷处,所述叠合楼板的现浇层底部靠近下预制剪力墙板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凹陷处和所述凸起围合形成坡度空腔,所述坡度空腔内设有防水吸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坡度空腔包括竖直段及斜向段,所述竖直段设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顶端,所述斜向段下端与所述下预制剪力墙板外侧连通,所述竖直段的下端和斜向段的上端过渡连接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空腔外侧包设有挡水薄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板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挡水薄板分为嵌入段、遮挡段和导水段,所述嵌入段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蒋克柱刘婷周亚芬谢峰段子东刘皓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住宅工业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