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2810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领域,其公开了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包括墙体、盖板、滑板,所述的盖板设置在墙体的外侧,所述的滑板设置在墙体内侧,所述的盖板与滑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盖板与滑板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一端设置在墙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朝向螺栓延伸,所述的盖板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与墙体之间设有橡胶,所述的凸台的端面横截面为波浪形;本方案有效的解决水滴从盖板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渗入沉降缝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
技术介绍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而地基又较弱时,房屋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开裂。为此,应在适当位置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处、荷载、地基的压缩性和地基处理的方法明显不同处设置沉降缝。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因受到压缩引起的竖向变形或下沉。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危害较大,会使建筑物产生附加应力而引起裂缝,甚至局部构件断裂,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在实际使用中,沉降缝左右两侧的墙体往往会因为不均匀的沉降,导致左侧墙与右侧墙沉降程度不一致,两侧墙体之间的沉降缝盖板装置受到不均匀的拉扯力作用,导致沉降缝盖板装置被损坏,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常用的沉降缝盖板装置结构可参考专利申请号为201820188957.7的公开技术方案,其公布了一种沉降缝装饰件,包括安装在沉降缝上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为伸缩折叠部,两侧为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螺栓将盖板的固定部固定在沉降缝两侧的地面上,固定部与地面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固定部的外侧边缘处向下弯折把你给与地面紧触并由玻璃胶密封;该技术方案虽有一定程度的防水功能,但是效果较弱,无法防止水滴渗漏等情况。在本
中,还不存在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水滴从盖板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渗入沉降缝装置,导致沉降缝装置内部积水生锈,加快沉降缝装置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解决水滴从盖板与墙体之间的缝隙渗入沉降缝装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包括墙体、盖板、滑板,所述的盖板设置在墙体的外侧,所述的滑板设置在墙体内侧,所述的盖板与滑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盖板与滑板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一端设置在墙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朝向螺栓延伸,所述的盖板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与墙体之间设有橡胶,所述的凸台与橡胶的接触面的横截面为波浪形;所述的墙体的外侧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的一端设置在墙体的外侧面上,所述的隔板的另一端与盖板的内壁顶紧接触,所述的隔板的外侧面与凸台的内侧面顶紧接触,所述的隔板与凸台之间设有止水胶条。在上述的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中,所述的隔板临近墙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的第一底板与墙体的外侧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墙体的外侧上设有第一膨胀胶粒,所述的第一膨胀胶粒与第一螺丝对应布置。在上述的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中,所述的挡板临近墙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底板,所述的第二底板与墙体的内侧通过第二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墙体的内侧上设有第二膨胀胶粒,所述的第二膨胀胶粒与第二螺丝对应布置。在上述的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底板临近墙体内侧的一端与第二底板临近墙体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上述的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中,所述的滑板的两侧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的第一卡块朝向盖板延伸布置,所述的挡板远离墙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的第二卡块与第一卡块互为反向延伸布置,所述的第一卡块的内侧与第二卡块的内侧间隙配合。在上述的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中,所述的隔板顶紧盖板的一端设有朝向螺栓水平延伸的第三卡块,所述的盖板的内壁上有用于与第三卡块卡合的第四卡块,所述的第四卡块为L形结构,所述的第四卡块的竖直端与盖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第四卡块的水平端设置在第三卡块与第一底板之间。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盖板两侧的多重阻隔,使得水滴难以从盖板渗入伸缩缝装置的内部;通过设置凸台和橡胶的配合为第一重阻隔,凸台顶紧橡胶,橡胶被变形紧压在墙体的外侧上,橡胶的变形填补了凸台端面以及墙体表面的缝隙,从而防止水滴的渗入;凸台端面的形状设置为第二重阻隔,使得端面更好的顶紧橡胶变形,同时在凸台与橡胶的缝隙之间,此物理形状的具有一定阻隔效果,进而放置水滴渗入;隔板的设置为第三重阻隔,使得盖板的内侧设有阻隔,防止从凸台与橡胶、橡胶与墙体形成的缝隙渗入的水滴再继续渗入,被竖直布置在内侧的隔板阻隔;止水胶条的设置为第四重阻隔,因盖板与固定在墙体的隔板产生相对运动,存在一定间隙,通过止水胶条填充间隙,防止水滴进而渗入装置内部。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底板,使得第一底板作为载体,在第一螺丝和第一膨胀胶粒的固定连接下,隔板可以稳固的固定在墙体上,取代将螺栓先打进墙体,再通过隔板与螺栓端部焊接,施工操作简单,降低施工难度、配合误差,提高施工精度。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底板,使得第二底座作为挡板的载体,与第一底板的作用原理一样,在第二螺丝以及第二膨胀胶粒的配合下,隔板可以稳固的固定在墙体上,实际操作简便,安装简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固定连接,利用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的转角连接位,与墙体的阳角位配合卡位,提高定位精度,降低安装误差,从而减小缝隙间距,提高防水性能。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的配合,使得滑板避免在水平方向上左右平移以及晃动,因滑板与盖板为固定连接关系,从而避免盖板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防止影响凸台、橡胶的防水配合,提高装置的防水效果。进一步的改进,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三卡块、第四卡块的配合,使得盖板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掉落,盖板与滑板长时间使用会存在的螺母松动或者掉落的风险,而第三卡块与第四卡块在物理结构上的卡合,避免因螺母松动或者掉落而造成安全事故,具有一定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盖板一侧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第二螺丝与第二膨胀胶粒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1、墙体;2、第二底板;3、螺母;4、凸台;5、盖板;6、螺栓;7、滑板;8、橡胶;9、止水胶条;10、隔板;11;第三卡块;12、第四卡块;13、第一卡块;14、第二卡块;15、第二螺丝;16、第二膨胀胶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包括墙体1、盖板5、滑板7,所述的盖板5设置在墙体1的外侧,所述的滑板7设置在墙体1内侧,所述的盖板5与滑板7通过螺栓6、螺母3固定连接,所述的盖板5与滑板7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一端设置在墙体1的内侧面上,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朝向螺栓6延伸,所述的盖板5的两侧设有凸台4,所述的凸台4与墙体1之间设有橡胶8,所述的凸台4的端面横截面为波浪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包括墙体、盖板、滑板,所述的盖板设置在墙体的外侧,所述的滑板设置在墙体内侧,所述的盖板与滑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盖板与滑板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一端设置在墙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朝向螺栓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与墙体之间设有橡胶,所述的凸台的端面横截面为波浪形;/n所述的墙体的外侧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的一端设置在墙体的外侧面上,所述的隔板的另一端与盖板的内壁顶紧接触,所述的隔板的外侧面与凸台的内侧面顶紧接触,所述的隔板与凸台之间设有止水胶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包括墙体、盖板、滑板,所述的盖板设置在墙体的外侧,所述的滑板设置在墙体内侧,所述的盖板与滑板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的盖板与滑板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一端设置在墙体的内侧面上,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端朝向螺栓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的两侧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与墙体之间设有橡胶,所述的凸台的端面横截面为波浪形;
所述的墙体的外侧设有隔板,所述的隔板的一端设置在墙体的外侧面上,所述的隔板的另一端与盖板的内壁顶紧接触,所述的隔板的外侧面与凸台的内侧面顶紧接触,所述的隔板与凸台之间设有止水胶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临近墙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底板,所述的第一底板与墙体的外侧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的墙体的外侧上设有第一膨胀胶粒,所述的第一膨胀胶粒与第一螺丝对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层建筑用的防水沉降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临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民李秋成黄邦群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