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纵向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802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纵向连接结构,预埋的纵向钢筋通过分体式连接套筒进行纵向连接,两个半圆形套筒扣合在两个纵向钢筋的对接端处且咬合匹配,两个锁套分别套设在扣合的两个半圆形套筒外圈两端进行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现场铺设施工时的精度,方便拆卸和安装,降低施工难度,提高现场施工速度,且结构简单,方便轨枕板或轨道板的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其纵向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无砟轨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及包含该纵向连接结构的无砟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无砟轨道是指采用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整体基础取代散粒碎石道床的轨道结构。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相比,避免了道砟飞溅,平顺性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维修工作少,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板式无砟轨道构造主要涉及轨道板、沥青砂浆或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底座或支承层等结构,其中底座或支承层采用混凝土结构,铺设于底座或支承层上的沥青砂浆或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是无砟轨道结构调整和支承传力的结构层。目前,我国板式无砟轨道型式主要有CRTSⅠ型板式、CRTSⅡ型板式和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为单元板,板与板之间不纵连,不设横向挡块,铺设在现浇的具有凸型挡台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由凸型挡台限位。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中,铺设安装后的每块轨道板之间是独立的,其不足之处是,在线路运行一段时间后,轨道板与沥青砂浆填充层会发生剥离,轨道板的纵向端部易产生翘曲,这无疑会给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和轨道结构的寿命造成不利的影响。尽管目前存在相应的改进连接方式的方案,但是总体来看依然难以满足板体之间的受力变形以及制备工艺复杂问题,而且无法克服目前无砟轨道异形板过多导致整个无砟轨道的装配、维修难等问题。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其采用纵连式,无砟轨道板与板之间纵连,通过纵向精扎螺纹钢筋和张拉锁件形成纵连结构,设有横向挡块,可以克服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存在的部分缺陷。例如专利文献CN201695285U中公开的无砟轨道板纵向连接张拉锁,其通过从轨道板纵向伸出的钢筋进行连接锁紧实现纵向连接。但是这种连接型式基本等同于纵向预应力钢筋的方式,连接构造复杂,施工起来较为烦琐,而且此刚性连接在温度力过大的情况下,轨道板仍存在上拱的可能,这将对轨道结构的寿命和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造成不利的影响。专利文献CN204370701U中公开的一种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钢筋机械连接装置,其通过将待连接钢筋端部镦粗加工,并在端部穿设钢筋套筒,利用连接套筒与连接螺栓实现钢筋的连接。但是这种连接方式构造复杂,施工起来较为繁琐,钢筋套筒上设置的卡环与待连接钢筋之间预留的间隙也会导致相邻的装配式轨枕板或轨道板不在同一平面,施工时精度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及包含该纵向连接结构的无砟轨道结构,可提高现场铺设施工时的精度,方便拆卸和安装,降低施工难度,提高现场施工速度,且结构简单,方便轨枕板或轨道板的定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中均预埋有纵向钢筋并伸出端面,与匹配的另一纵向钢筋间隔设置,两个纵向钢筋通过分体式连接套筒进行纵向连接;每个所述分体式连接套筒包括两个半圆形套筒和两个锁套,两个半圆形套筒内圈设有螺纹,扣合在两个纵向钢筋的对接端处且咬合匹配,两个锁套分别套设在扣合的两个半圆形套筒外圈两端进行锁紧。优选地,两个半圆形套筒的两端外圈和两个锁套的内圈均为锥形,且锥度均小于自锁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现浇层、轨道下部基础、连接填充部分以及如前所述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其中,若干块所述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纵向间隔排列设置,在间隔区各所述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的横向两端分别通过纵向连接结构彼此装配连接;在部分或全部间隔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连接填充部分,使得连接填充部分与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预制轨道板形成同一受力长板单元结构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部分间隔区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填充部分,至少部分间隔区的所述轨道下部基础设置有限位构件,且同时设置有连接填充部分和限位构件的间隔区中所述纵向连接结构和所述限位构件均埋设于同一个所述连接填充部分中,三者一体成型实现同时限位和连接,从而若干块所述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装配形成预定长度的轨道单元并形成同一的受力结构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构件为所述轨道下部基础上表面的植筋、钢筋套筒预埋件、限位凸台或预留钢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中包含有多对扣件承轨台,优选为2~10对,更优选为4~6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中部设有减重孔,纵向两端设置有缺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重孔和所述缺口上设置盖板,形成平整的疏散通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下部基础沿其纵向配置有排水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板单元两侧设置第一限位结构,或板中设置第二限位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个相邻的所述轨道单元之间设置板缝,部分或全部所述板缝中设置第三限位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为非预应力板。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简单,仅包含分体式连接套筒和外露钢筋,相邻轨枕板或轨道板在同一水平面,通过相邻外露钢筋连接,即可完成对轨排结构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定位,立模预制轨枕板或轨道板。(2)本技术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制造方法简便,通过分体式连接套筒预先连接好相邻轨枕板或轨道板,提高了装配精度,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了快速高效生产预制板的需要。(3)本技术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现场施工仅需要将预制轨枕板或轨道板铺设到位,安装分体式连接套筒,一次浇筑填充材料,即保证了轨枕板或轨道板在同一水平面上,现场施工速度快。(4)本技术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通过设置多个可对应装配连接的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使其在轨道下部基础上沿轨道方向间隔设置,且对应在两相邻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之间设置纵向连接结构以对应匹配连接,并在连接区域浇筑混凝土,使得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形成装配式整体结构,从而实现了各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的有效连接,形成了同一受力的长板单元结构体,保证了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连接装配的整体性,提高了无砟轨道结构的装配精度和可靠性;(5)本技术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通过在预制轨枕板或者预制轨道板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n相邻两个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中均预埋有纵向钢筋并伸出端面,与匹配的另一纵向钢筋间隔设置,两个纵向钢筋通过分体式连接套筒进行纵向连接;/n每个所述分体式连接套筒包括两个半圆形套筒和两个锁套,两个半圆形套筒内圈设有螺纹,扣合在两个纵向钢筋的对接端处且咬合匹配,两个锁套分别套设在扣合的两个半圆形套筒外圈两端进行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两个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中均预埋有纵向钢筋并伸出端面,与匹配的另一纵向钢筋间隔设置,两个纵向钢筋通过分体式连接套筒进行纵向连接;
每个所述分体式连接套筒包括两个半圆形套筒和两个锁套,两个半圆形套筒内圈设有螺纹,扣合在两个纵向钢筋的对接端处且咬合匹配,两个锁套分别套设在扣合的两个半圆形套筒外圈两端进行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两个半圆形套筒的两端外圈和两个锁套的内圈均为锥形,且锥度均小于自锁角。


3.一种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现浇层、轨道下部基础、连接填充部分以及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纵向连接结构;
其中,若干块所述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纵向间隔排列设置,在间隔区各所述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的横向两端分别通过纵向连接结构彼此装配连接;在部分或全部间隔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连接填充部分,使得连接填充部分与预制轨枕板或预制轨道板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预制轨道板形成同一受力长板单元结构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轨枕板式或轨道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间隔区的横向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填充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赵国堂王森荣娄会彬张育红朱彬宋文祥李秋义张世杰张杰全顺喜韦合导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