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O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54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为了在向旋转体3安装时可以良好地保持与压入夹具4同轴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脉冲发生器环1,由金属形成的环状支架10和在该支架10上由磁性橡胶材料一体化成型的脉冲发生器主体20组成。支架10具备有:圆盘部11,与脉冲发生器主体20接合;安装筒部12,具有比圆盘部11外径小的直径,固定于旋转体3;折回部15,从圆盘部11的外周向内周侧折回;中间部13,离开前述圆盘部11,从前述折回部15向前述安装筒部12延伸。前述折回部15或导向部22的外周面可以嵌入压入夹具4的周壁部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汽车和工业机械等检测旋转体的旋转角度和转数的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
技术介绍
作为磁性旋转编码器的典型现有技术,已知的如下述专利文件所述。专利文件1:特开2003-35718专利文件2:特开2000-3821图13和图14是表示专利文件1中记载的现有技术的磁性旋转编码器的沿通过轴心的平面剖切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专利文件2中记载的现有技术的磁性旋转编码器沿通过轴心的平面剖切的剖视图。。如图13、图14或图15表示的磁性旋转编码器由脉冲发生器环100和磁性传感器110组成;其中,脉冲发生器环100安装于旋转测量对象的旋转体120(例如轴承单元的内轮),磁性传感器110与该脉冲发生器环100对向配置。脉冲发生器环100由环状的支架101和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组成。其中,支架101安装于旋转体120,由磁性金属制作;脉冲发生器主体102与该支架101的圆盘部101a一体化设置。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由在橡胶状弹性材料混入了铁氧体粉末的磁性橡胶材料形成,N极和S极沿圆周方向交替磁化。而且,磁性传感器110以与该脉冲发生器主体102沿轴方向接近并对向的状态,安装于未图示的不旋转外壳。图13和图14所表示的现有技术中,支架101是由以下组成:圆盘部101a,设置有脉冲发生器主体102;外周筒部101b,从圆盘部101a外周延伸具有比旋转体120大的直径;安装筒部101c,直径小于前述外周筒部101b的直径,通过压入安装于旋转体120的外周面;中间部101d,形成于上述安装筒部101c与101b之间。另外,图13的脉冲发-->生器主体102外周筒部延伸至支架101的外周筒部101b侧而形成外周筒部102a,这一点与图14不同。另一方面,在图15所表示的现有技术中,支架101由以下组成:圆盘部101a,设置有脉冲发生器主体102;背面凸缘部101e,向脉冲发生器主体102背面侧折回;安装筒部101c,从背面凸缘部101e延伸为圆筒状,通过压入安装于旋转体120的外周面。这种磁性旋转编码器,脉冲发生器环100与旋转体120一体化旋转,通过脉冲发生器环100的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的N极和S极交替通过磁性传感器110的正面,对应于该磁场的变化而输出波形信号,通过该脉冲计数,可以测量旋转体120的旋转。这里,图16是表示将图13的现有的脉冲发生器环压入旋转体的过程,沿通过轴心的平面剖切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将图13的脉冲发生器环,在轴心呈大致垂直状而堆叠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8是表示图17的一部分的部分剖视图。将脉冲发生器环100的支架101的安装筒部101c压入安装于旋转体120的外周面,如图16所示,使用由端壁部131和周壁部132组成的压入夹具130,端壁部131经由脉冲发生器主体102按压支架101的圆盘部101a,周壁部132可以与图13中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的外周筒部102a嵌合。即,将脉冲发生器环100保持在嵌入于与旋转体120同轴心配置的压入夹具130,该状态下,通过将该压入夹具130向旋转体120侧按压,将脉冲发生器环100的支架101的安装筒部101c压入旋转体120的外周面,紧缩嵌合(参照专利文件1)。这种情况下,要通过压入夹具130使脉冲发生器环100与旋转体120保持同轴心位置,必须使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的外周筒部102a的外径尺寸高精度,不会与压入夹具130的周壁部132直径方向产生间隙,但是很难使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的外周筒部102a高精度成型。因此,因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的外周筒部102a的外径尺寸的参差不齐,使压入夹具130与脉冲发生器环100的嵌合困难,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的外周筒部102a容易受损伤,相反,如果产生直径方向间隙a,则无法保持脉冲发生器环100与压入夹具130同轴心,偏芯状态下向旋转体120压入导致脉冲发生器环100倾斜安装,有变形问题。另外,图-->14或图15的脉冲发生器环100也有同样的问题。另外,图13或图14的脉冲发生器环100,如图17所示沿轴方向多层堆叠时,为了防止由磁性橡胶材料形成的脉冲发生器主体102被在其上堆叠的支架101损伤,在支架101的安装筒部101c的端部形成有向外周侧弯折的凸缘101f。但是,搬送时或使用时,如图17的堆叠状态的各个脉冲发生器环100之间产生直径方向相互偏移,如图18所示,凸缘101f的外周的剖切端部形成的刃部凸缘101f’,与脉冲发生器主体102擦碰,有损伤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的现有技术中,支架101的由圆盘部101a和背面凸缘部101e组成的截面为U字形的部分,通过使金属管向轴方向变形加压而加工形成,因此该圆盘部101a与背面凸缘部101e组成的部分外径尺寸D难以实现高精度。从而,有难以如同先前说明通过压入夹具130导向的问题。另外,在支架101上一体化成型由磁性橡胶材料形成的脉冲发生器主体102时,作为其预先处理步骤进行脱脂洗净,会产生无法轻易地除去在支架101的加压加工时侵入圆盘部101a与背面凸缘部101e重合面之间细缝101g的加工油的问题。因此,该残留的加工油会产生在使用时飞散,或者在脉冲发生器主体102硫化粘接时从前述细缝101g残留加工油流出包围粘接面、而导致粘接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几点,技术课题是,提供在向旋转体安装时可以与压入模具良好地保持同轴心的脉冲发生器环。另外,另一课题是,提供向轴方向多层堆叠时由磁性橡胶材料形成的脉冲发生器主体不会被在其上堆叠的支架损伤的脉冲发生器环。此外,还有一课题是,提供在成型脉冲发生器主体时不会产生支架与脉冲发生器主体安装连接不良的脉冲发生器环。作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是由金属形成的环状支架和与该支架一体化成型的由磁性橡胶材料制作的脉冲发生器主体组成。前述支架具有:圆盘部,与前述脉冲发生器主体接合;安装筒部,具有比前述圆盘部外径小的-->直径,固定于旋转体;折回部,从前述圆盘部的外周向内周侧折回;中间部,离开前述圆盘部,而从前述折回部向前述安装筒部延伸。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在上述的结构中,进一步在脉冲发生器主体的外周部具有,向支架的折回部外周包围的导向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在上述的结构中,在与支架的圆盘部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从相对于轴心垂直的平面向安装筒部侧倾斜的弯曲端。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因为可以提升支架的外径尺寸精度,所以可以防止发生无法向压入夹具嵌合,或相对于压入夹具产生间隙的问题,从而,在便于安装的同时,可以防止发生偏芯而产生的安装不良。另外,因为支架的中间部与圆盘部离开,支架加工时使用的加工油侵入前述圆盘部和中间部之间但不会残留,可以防止因这些加工油导致的不良问题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向旋转体安装时,向与旋转体同轴心配置的压入夹具嵌入时,可以使在脉冲发生器主体的外周部形成的导向部与压入夹具的周壁部的内周面密接触,有适当的过盈量;所以可以防止仅仅因为尺寸公差导致无法向压入夹具嵌合,或嵌合时受损伤,或发生相对于压入夹具产生间隙的问题。从而,在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形成的环状支架(10)和在该支架(10)上由磁性橡胶材料一体化成型的脉冲发生器主体(20)组成;前述支架(10)具有:圆盘部(11),与前述脉冲发生器主体(20)接合;安装筒部(12),具有比前述圆盘部(11)外径小的直径,固定于旋转体(3);折回部(15),从前述圆盘部(11)的外周向内周侧折回;中间部(13),离开前述圆盘部(11),从前述折回部(15)向前述安装筒部(12)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5-4-1 105804/20051.磁性旋转编码器的脉冲发生器环,其特征在于,由金属形成的环状支架(10)和在该支架(10)上由磁性橡胶材料一体化成型的脉冲发生器主体(20)组成;前述支架(10)具有:圆盘部(11),与前述脉冲发生器主体(20)接合;安装筒部(12),具有比前述圆盘部(11)外径小的直径,固定于旋转体(3);折回部(15),从前述圆盘部(11)的外周向内周侧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直人
申请(专利权)人:NO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