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边缓冲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36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翼边缓冲鞍座,包括底板,底板为硬质塑料,底板的尾端与尾端两侧的后翼采用弹性体软胶,整体为二次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巧妙,硬质塑料的底板保证了整体的强度,尾端与后翼的弹性体软胶与骑乘者臀部和大腿接触,材质柔软,具有缓冲作用,坐垫舒适,提高骑乘的舒适度,适用于长时间骑行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翼边缓冲鞍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翼边缓冲鞍座,用于自行车鞍座。
技术介绍
一般自行车鞍座底部承重部分为一体成型的硬质塑料底板,底板材质较薄的话产品的舒适度较差,大腿根部会与底板不断摩擦,使骑乘者非常不适,并且可能导致磨损受伤,不利于长时间的骑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翼边缓冲鞍座,保证鞍座强度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骑乘的舒适度。为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结构是:一种翼边缓冲鞍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硬质塑料注塑成型,底板尾部为尾端,尾端两侧与底板两侧之间为两个后翼,尾端与后翼为弹性体软胶注塑一体成型,底板上设有一软胶流道,软胶流道两端连接两后翼。所述底板、尾端与后翼上附着鞍座发泡层。所述后翼表面呈圆弧形,后翼一侧与底板连接,另一侧向下弯折。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硬质塑料的底板保证了整体的强度,尾端与后翼的弹性体软胶与骑乘者臀部和大腿接触,材质柔软,具有缓冲作用,坐垫舒适,提高骑乘的舒适度,适用于长时间骑行需要。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翼边缓冲鞍座,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为硬质塑料注塑成型,底板1尾部为尾端2,尾端2两侧与底板1两侧之间为两个后翼3,尾端2与后翼3为弹性体软胶注塑一体成型,底板1上设有一软胶流道4,软胶流道4两端连接两后翼3。所述底板1、尾端2与后翼3上附着鞍座发泡层5。所述后翼3表面呈圆弧形,后翼3一侧与底板1连接,另一侧向下弯折。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硬质塑料的底板保证了整体的强度,尾端与后翼的弹性体软胶与骑乘者臀部和大腿接触,材质柔软,具有缓冲作用,坐垫舒适,提高骑乘的舒适度,适用于长时间骑行需要。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翼边缓冲鞍座,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硬质塑料注塑成型,底板(1)尾部为尾端(2),尾端(2)两侧与底板(1)两侧之间为两个后翼(3),尾端(2)与后翼(3)为弹性体软胶注塑一体成型,底板(1)上设有一软胶流道(4),软胶流道(4)两端连接两后翼(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翼边缓冲鞍座,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硬质塑料注塑成型,底板(1)尾部为尾端(2),尾端(2)两侧与底板(1)两侧之间为两个后翼(3),尾端(2)与后翼(3)为弹性体软胶注塑一体成型,底板(1)上设有一软胶流道(4),软胶流道(4)两端连接两后翼(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君
申请(专利权)人:赛勒罗亚车业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