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饰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728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及设于盖板本体上的封堵结构,盖板本体上设有锁扣孔,封堵结构置于锁扣孔内,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本体、及设于封堵本体外缘的若干连接筋,若干连接筋连接锁扣孔内侧壁,封堵本体与锁扣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连接筋间隔设置。上述内饰盖板,通过在盖板本体内设置用连接筋连接锁扣孔内壁的封堵结构,在锁扣孔不需要使用时,封堵结构可将锁扣孔封堵,优化外观,当锁扣孔需要使用时,只需外力削去连接筋即去除封堵结构,从而满足内饰盖板对锁扣孔的需求,实现一套模具满足两种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的设计,解决现技术中两套不同模具分别成型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饰盖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内饰盖板。
技术介绍
常规车辆安全带或安全组件包括安全带织带、释放按钮的扣环组件以及由扣环组件捕获以将安全带织带固定到车辆乘客周围的锁扣板。锁扣板通常与安全带织带滑动相关,以允许调节围绕车辆乘员固定的织带的长度。用户只需要将锁扣板插入扣环中以固定安全带,并按下扣环释放按钮即可将其释放。汽车车身通常设有安全带锁扣孔,安全带锁扣孔设于B柱下护面板上,安全带锁扣经锁扣孔伸至车身机舱内部,进而实现与扣环组件的固定。对于同一款车型,可以有不同的配置,对于不同配置的车型,车身内部的座椅设有量也有所不同,对于高配车型,有后排座椅,低配车型无后排座椅。现有技术中,一般设计两副不同的模具,分别用以成型有、无安全带锁扣孔对应的两种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两种模具的实施方案,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饰盖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两套不同模具分别成型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一种内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封堵结构,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锁扣孔,所述封堵结构置于所述锁扣孔内,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封堵本体外缘的若干连接筋,若干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锁扣孔内侧壁,所述封堵本体与所述锁扣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筋间隔设置。上述内饰盖板,通过在盖板本体内设置用连接筋连接锁扣孔内壁的封堵结构,在锁扣孔不需要使用时,封堵结构可将锁扣孔封堵,优化外观,当锁扣孔需要使用时,只需外力削去连接筋即可去除封堵结构,从而满足内饰盖板对锁扣孔的需求,实现一套模具满足两种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两套不同模具分别成型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锁扣孔的内侧壁一侧的端部设有弱化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连接筋靠近所述锁扣孔内侧壁一侧的端部设置的弱化槽。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连接筋分别设于所述封堵本体四周。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本体横截面成椭圆形,所述连接筋设于所述封堵本体的侧面中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筋的高度尺寸等于所述封堵本体的厚度尺寸。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孔外沿设有倒边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本体的外露面为曲面。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本体成弧形。进一步地,所述内饰盖板一体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饰盖板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饰盖板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饰盖板去除封堵结构后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饰盖板第二视角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饰盖板后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盖板本体100封堵结构200锁扣孔110封堵本体210连接筋220加强筋30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内饰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00、以及设于所述盖板本体100上的封堵结构200,所述盖板本体100上设有锁扣孔110,所述封堵结构200置于所述锁扣孔110内,所述封堵结构200包括封堵本体210、以及设于所述封堵本体210外缘的若干连接筋220,若干所述连接筋220连接所述锁扣孔110内侧壁,所述封堵本体210与所述锁扣孔110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筋220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筋220连接所述锁扣孔110的内侧壁一侧的端部设有弱化结构。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连接筋220靠近所述锁扣孔110内侧壁一侧的端部设置的弱化槽(图未示)。若干所述连接筋220分别设于所述封堵本体210四周。所述封堵本体210横截面成椭圆形,所述连接筋220设于所述封堵本体210的侧面中部。所述连接筋220的高度尺寸等于所述封堵本体210的厚度尺寸。所述锁扣孔110外沿设有倒边结构。所述封堵本体210的外露面为曲面。所述盖板本体100成弧形。所述内饰盖板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模具成型后一同出模得到的所述盖板本体100和所述封堵结构200为一个结构整体,当所述锁扣孔110不需要使用时,所述封堵结构200因为有所述连接筋220连接在所述锁扣孔110内壁,所以,所述锁扣孔110不会对B柱下护面板的外观造成不良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当车辆配置不同,需要添加座椅时,所述锁扣孔110的作用也随之被开发出来,此时,只需要借助外力使所述连接筋220与所述锁扣孔110内壁分离,即可去除所述封堵结构200,从而满足内饰盖板对锁扣孔110的需求,实现一套模具满足两种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的设计。作为一个具体示例,所述连接筋220可为筋条,四根所述筋条设于所述封堵结构200四周,用于所述封堵结构200与所述锁扣孔110内壁的连接。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封堵结构200与所述盖板本体100不限于筋条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卡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具体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板本体100凸面上设有若干加强筋300,所述加强筋300提高所述内饰盖板的结构强度,同时,所述盖板本体100的弧形设计,在满足所述内饰盖板的需求的同时,可增大车身内部的乘员容身空间。综上,本技术上述实施例当中的内饰盖板,通过在盖板本体内设置用连接筋连接锁扣孔内壁的封堵结构,在锁扣孔不需要使用时,封堵结构可将锁扣孔封堵,优化外观,当锁扣孔需要使用时,只需外力削去连接筋即可去除封堵结构,从而满足内饰盖板对锁扣孔的需求,实现一套模具满足两种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两套不同模具分别成型不同状态下的B柱下护面板,造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饰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封堵结构,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锁扣孔,所述封堵结构置于所述锁扣孔内,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封堵本体外缘的若干连接筋,若干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锁扣孔内侧壁,所述封堵本体与所述锁扣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筋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饰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本体、以及设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封堵结构,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锁扣孔,所述封堵结构置于所述锁扣孔内,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封堵本体外缘的若干连接筋,若干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锁扣孔内侧壁,所述封堵本体与所述锁扣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所述连接筋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锁扣孔的内侧壁一侧的端部设有弱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饰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结构包括连接筋靠近所述锁扣孔内侧壁一侧的端部设置的弱化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盖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连接筋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剑峰吴君君姚俊姜筱华单丰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