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清洗模块及通过式喷淋清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26333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淋清洗模块,一种喷淋清洗模块,包括第一机架、储液箱、喷淋清洗装置,储液箱内包括进水区、回水区,喷淋清洗装置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回液槽,回液槽与回水区连通,喷淋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壳体、喷淋管组件和吹扫组件,喷淋管组件与吹扫组件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喷淋管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进口端,吹扫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出口端,储液箱设置在第一机架的下方,储液箱上设有喷淋泵,喷淋泵的进口端与进水区连通,喷淋泵的出口端与喷淋管组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喷淋清洗模块,并与上料模块、风切烘干模块、下料模块配合使用形成通过式喷淋清洗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淋清洗模块及通过式喷淋清洗机
本技术涉及喷淋清洗
,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淋清洗模块及通过式喷淋清洗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清洗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对工件清洗效率低,不能保证对工件的全面清洗。2、相邻的清洗装置之间容易出现串液现象,导致污染各清洗装置内清洗液的纯度,影响清洗效果。3、清洗设备为一体结构,针对不同工件所需清洗度都需要进行相同的清洗流程,不能按照实际需要进行清洗,导致清洗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效率高、按需选择清洗装置、避免出现串液现象的喷淋清洗模块及通过式喷淋清洗机。本技术提供一种喷淋清洗模块,包括第一机架、储液箱、喷淋清洗装置,所述储液箱内包括进水区、回水区,所述喷淋清洗装置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回液槽,所述回液槽与回水区连通,所述喷淋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壳体、喷淋管组件和吹扫组件,所述喷淋管组件与吹扫组件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所述喷淋管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进口端,所述吹扫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出口端,所述储液箱设置在第一机架的下方,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的进口端与进水区连通,所述喷淋泵的出口端与喷淋管组件连通;所述喷淋管组件采用以下结构之一:(一)所述喷淋管组件包括连接主管、静态喷淋管,所述连接主管与喷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静态喷淋管等距设置在连接主管上并与其连通,所述静态喷淋管包括上喷淋管、下喷淋管、第一侧喷淋管和第二侧喷淋管,所述上喷淋管的一端与连接主管的上端连通,所述上喷淋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二侧喷淋管的一端与连接主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侧喷淋管的另一端与下喷淋管连通,所述上喷淋管与下喷淋管竖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喷淋管与第二侧喷淋管水平相对设置;(二)所述喷淋管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动态喷淋管组,每组所述动态喷淋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喷管、第二喷管、电机和摆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喷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管的一端、第二喷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喷管与第二喷管平行设置,所述电机通过摆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管的另一端、第二喷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优选的是,所述摆动组件包括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和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摆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摇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环套设固定在第二喷管上,所述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环套设固定在第一喷管上。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储液箱上还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喷淋泵的出口端与喷淋管组件之间,所述回水区内于所述回液槽的回液口位置处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进水区与回水区之间且于所述喷淋泵进口端位置处设有第二过滤网。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吹扫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二连接管和吹扫件,所述吹扫件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压缩机连通,所述吹扫件位于壳体的出口端。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吹扫件为吹扫管组,所述吹扫管组包括吹扫管、设置在吹扫管上的吹扫喷嘴。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吹扫件为风刀结构。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还包括钢带刮油机、接油箱,所述钢带刮油机固定在储液箱上,所述接油箱固定在储液箱的侧面且所述钢带刮油机的位置对应。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通过式喷淋清洗机,包括上料模块、下料模块和多个如上所述的喷淋清洗模块,所述喷淋清洗模块顺序排列在所述上料模块、下料模块之间,所述上料模块与下料模块上均设有链轮传动组件,其中一个所述链轮传动组件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两所述链轮传动组件之间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贯穿各所述喷淋清洗模块,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喷淋管组件内。在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喷淋清洗模块与下料模块之间设有风切烘干模块,所述风切烘干模块包括固定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壳体、风刀组件,所述风刀组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内,所述风刀组件与高压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所述高压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空气加热包,所述高压风机设置在第二机架的一侧,所述高压风机的外部设有消音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喷淋管组件采用连接主管、上喷淋管组、下喷淋管组、第一侧喷淋管组和第二侧喷淋管组的结构形式,工件经过喷淋管组件时就能够实现对工件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进行全面清洗,保证对工件的清洗效率。2、喷淋管组件采用动态喷淋管组的结构形式,电机通过摆动组件分别带动相应的喷管转动,能够实现对工件多角度的喷射清洗,保证对工件的清洗效率。3、通过在出口端设有吹扫组件,能够对工件上的残留清洗液进行吹散,防止将残留的清洗液带入下一工序,造成“串液”现象。4、喷淋清洗模块通过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且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每个单独的模块都能够独立运行,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清洗需要设定喷淋清洗模块的个数,降低清洗成本、节约资源。5、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过滤器对重复使用的清洗液形成三级过滤,提高对清洗液的过滤效率,在进行更换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时,无需对设备进行停机,而且,通过增设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能够减轻过滤器的过滤负担,从而降低更换过滤器的次数,进而减少停机次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喷淋清洗模块及通过式喷淋清洗机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喷淋清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喷淋清洗模块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喷淋清洗模块的又一结构示意图;(省略第一壳体)图4为本技术喷淋清洗模块中喷淋管组件为第一种形式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喷淋清洗模块中刮油组件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喷淋清洗模块中喷淋管组件为第二种形式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喷淋清洗模块中喷淋管组件为第二种形式的又一结构图;(省略第一壳体)图8为本技术通过式喷淋清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通过式喷淋清洗机中风切烘干模块的内部结构图;其中:1、储液箱;2、喷淋泵;3、过滤器;4、第一壳体;5、回液槽;6、喷淋管组件;61、连接主管;62、上喷淋管;63、下喷淋管;64、第一侧喷淋管;65、第二侧喷淋管;66、第一连接管;67、第一喷管;68、第二喷管;69、电机;610、第一摆动杆;611、第二摆动杆;612、摇臂;613、第一套环;614、第二套环;7、第二连接管;8、吹扫管组;81、吹扫管;82、吹扫喷嘴;9、钢带刮油机;91、刮油电机;92、钢带;93、刮油板组件;10、接油箱;11、上料模块;12、下料模块;13、风切烘干模块;131、第二机架;132、第二壳体;133、风刀组件;134、高压风机;135、消音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喷淋清洗模块,包括第一机架、储液箱1、喷淋清洗装置,储液箱1内包括进水区、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淋清洗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储液箱、喷淋清洗装置,所述储液箱内包括进水区、回水区,所述喷淋清洗装置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回液槽,所述回液槽与回水区连通,所述喷淋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壳体、喷淋管组件和吹扫组件,所述喷淋管组件与吹扫组件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所述喷淋管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进口端,所述吹扫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出口端,所述储液箱设置在第一机架的下方,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的进口端与进水区连通,所述喷淋泵的出口端与喷淋管组件连通;/n所述喷淋管组件采用以下结构之一:/n(一)所述喷淋管组件包括连接主管、静态喷淋管,所述连接主管与喷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静态喷淋管等距设置在连接主管上并与其连通,所述静态喷淋管包括上喷淋管、下喷淋管、第一侧喷淋管和第二侧喷淋管,所述上喷淋管的一端与连接主管的上端连通,所述上喷淋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二侧喷淋管的一端与连接主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侧喷淋管的另一端与下喷淋管连通,所述上喷淋管与下喷淋管竖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喷淋管与第二侧喷淋管水平相对设置;/n(二)所述喷淋管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动态喷淋管组,每组所述动态喷淋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喷管、第二喷管、电机和摆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喷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管的一端、第二喷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喷管与第二喷管平行设置,所述电机通过摆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管的另一端、第二喷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第一壳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淋清洗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储液箱、喷淋清洗装置,所述储液箱内包括进水区、回水区,所述喷淋清洗装置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回液槽,所述回液槽与回水区连通,所述喷淋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壳体、喷淋管组件和吹扫组件,所述喷淋管组件与吹扫组件均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所述喷淋管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的进口端,所述吹扫组件设置在第一壳体出口端,所述储液箱设置在第一机架的下方,所述储液箱上设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的进口端与进水区连通,所述喷淋泵的出口端与喷淋管组件连通;
所述喷淋管组件采用以下结构之一:
(一)所述喷淋管组件包括连接主管、静态喷淋管,所述连接主管与喷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静态喷淋管等距设置在连接主管上并与其连通,所述静态喷淋管包括上喷淋管、下喷淋管、第一侧喷淋管和第二侧喷淋管,所述上喷淋管的一端与连接主管的上端连通,所述上喷淋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侧喷淋管连通,所述第二侧喷淋管的一端与连接主管的下端连通,所述第二侧喷淋管的另一端与下喷淋管连通,所述上喷淋管与下喷淋管竖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喷淋管与第二侧喷淋管水平相对设置;
(二)所述喷淋管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动态喷淋管组,每组所述动态喷淋管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一喷管、第二喷管、电机和摆动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喷淋泵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管的一端、第二喷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喷管与第二喷管平行设置,所述电机通过摆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管的另一端、第二喷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在第一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清洗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第一摆动杆、第二摆动杆和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的一端与第二摆动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摇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套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环套设固定在第二喷管上,所述第二摆动杆的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素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泰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戴素红戴素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