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2572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14 22:5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贴合方法及设备,其中,贴合方法包括: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一调节指令,第一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调节装置调节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与具有环状遮挡层的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获得第一摄像器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摄像器采集的第二图像;第一图像包括通孔,第二图像包括环状遮挡层的内孔;在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通孔和内孔的对位不满足对位条件时,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二调节指令,第二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调节装置调节通孔与内孔的对位;向移动装置发送移动指令,移动指令用于指示移动装置控制显示面板和玻璃盖板相互靠近,直到显示面板贴合在玻璃盖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方法及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极致屏占比是近两年手机行业共同的追求方向,经过刘海屏、水滴屏的演进后,有通过升降摄像头的方式实现了更高的屏占比的方案,但这种升降摄像头的设计方案,由于增加了摄像头运动机构,加大了整机的厚度和重量,手感体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基于此,屏下摄像头是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其优势为摄像头的厚度空间占用相对少,整机会设计的更轻薄,然而,相关技术中没有摄像头对应的显示面板的孔与摄像头对应的玻璃盖板的孔之间如何对位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及设备。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包括: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一调节指令,所述第一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与具有环状遮挡层的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获得第一摄像器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摄像器采集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图像包括所述环状遮挡层的内孔;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的对位不满足对位条件时,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第二调节指令,所述第二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的对位;向移动装置发送移动指令,所述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玻璃盖板相互靠近,直到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玻璃盖板。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贴合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一调节指令,所述第一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与具有环状遮挡层的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获得第一摄像器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摄像器采集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图像包括所述环状遮挡层的内孔;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的对位不满足对位条件时,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第二调节指令,所述第二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的对位;向移动装置发送移动指令,所述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玻璃盖板相互靠近,直到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玻璃盖板;所述第一摄像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图像;调节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调节指令,调节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与具有环状遮挡层的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响应所述第二调节指令,调节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的对位;移动装置,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玻璃盖板相互靠近,直到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玻璃盖板。本申请实施例中,贴合设备的处理器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一调节指令,第一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调节装置调节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与具有环状遮挡层的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获得第一摄像器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摄像器采集的第二图像;第一图像包括通孔,第二图像包括环状遮挡层的内孔;在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确定通孔和内孔的对位不满足对位条件时,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二调节指令,第二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调节装置调节通孔与内孔的对位;向移动装置发送移动指令,移动指令用于指示移动装置控制显示面板和玻璃盖板相互靠近,直到显示面板贴合在玻璃盖板。如此,贴合设备在调节了显示面板与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之后,还基于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调节显示面板的通孔和玻璃盖板的环状遮挡层的内孔的对位,从而使得通孔和内孔的对位满足对位条件,进而提高了通孔和内孔的对位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下摄像头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与玻璃盖板的贴合示意图;图4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CCD摄像头抓标时的区域和特征标记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贴合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贴合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贴合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终端设备1包括壳体11、显示屏12以及显示屏12下的摄像孔13,摄像孔13内置有摄像头。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便捷式媒体播放器、智能音箱、导航装置、显示设备、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设备、计步器、数字TV、台式计算机或者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下摄像头的位置示意图。摄像头21可以放置在终端设备的壳体(图未示出)内,并在摄像头21上依次设置保护层22、显示面板23、偏光片24、光学胶25以及具有环状遮挡层26的玻璃盖板27。显示面板23的通孔A、偏光片24的通孔A以及光学胶25的通孔A对齐,遮挡层26可以是油墨层,摄像头21包括镜头211和镜座212,镜头211可以部分伸入至显示面板23的通孔中。在图2中,显示面板23包括显示区A-A和由于显示面板23线路设计形成的非显示区,遮挡层26部分遮盖非显示区,即玻璃盖板27的遮挡层26用于遮挡通孔A的边缘,显示面板23的通孔A尺寸大于遮挡层26的内孔B的尺寸,以避免用户从手机外侧看到显示面板23;遮挡层26的内孔B的尺寸应大于与摄像头21的视场角对应的尺寸,以避免遮挡层26影响摄像效果;显示区A-A边缘与遮挡层26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遮挡层26遮挡到显示区域,能够理解的,遮挡层26内孔的尺寸与摄像头21的设计相关;摄像头21与显示面板23的通孔之间也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使得在放置摄像头21时避免碰伤显示面板23导致显示面板23的显示异常。可以看出,外界光通过玻璃盖板27的内孔B进入至摄像头21,显示面板23的通孔A和遮挡层26的内孔B的在组装时的对位精度(或者对位准确度),是保证屏下摄像头21外观、功能和可靠性的重点精度。如果显示面板23的通孔A和遮挡层26的内孔B的对位精度不足,则需要加大上述的各个距离,以保证可靠性,但是这样会导致摄像孔变大影响外观,此时,摄像头21在遮挡层26的内孔的居中性也将变差,影响用户观感。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至少针对如何提升显示面板的通孔和遮挡层的内孔的在组装时的对位精度作出说明,在说明之前,先介绍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面板与玻璃盖板的贴合方法。图3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与玻璃盖板的贴合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贴合设备3可以包括承载膜31(或称为承载件)、夹在承载膜31上的夹子32、以及仿形硅胶Pad33,其中,夹子32用于固定承载膜31,显示面板23与玻璃盖板27的贴合步骤可以包括:1、显示面板23附在承载膜31上,承载膜31的尺寸大于显示面板23的尺寸;2、贴合设备3中的夹子32夹住承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一调节指令,所述第一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与具有环状遮挡层的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n获得第一摄像器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摄像器采集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图像包括所述环状遮挡层的内孔;/n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的对位不满足对位条件时,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第二调节指令,所述第二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的对位;/n向移动装置发送移动指令,所述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玻璃盖板相互靠近,直到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玻璃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一调节指令,所述第一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与具有环状遮挡层的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
获得第一摄像器采集的第一图像,和第二摄像器采集的第二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图像包括所述环状遮挡层的内孔;
在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的对位不满足对位条件时,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第二调节指令,所述第二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的对位;
向移动装置发送移动指令,所述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玻璃盖板相互靠近,直到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玻璃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二图像,确定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的对位不满足对位条件,包括:
确定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第一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内孔在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在基于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的之间的对位偏差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的对位不满足所述对位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调节装置发送第一调节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第一对位偏差和/或第二对位偏差,确定到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玻璃盖板之间的偏转角度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对位偏差为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相邻两侧边与所述玻璃盖板的第一相邻两侧边之间的对位偏差,所述第二对位偏差为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相邻两侧边与所述玻璃盖板的第二相邻两侧边之间的对位偏差;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相邻两侧边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相邻两侧边相对,所述玻璃盖板的第二相邻两侧边与所述玻璃盖板的第一相邻两侧边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偏差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相邻两侧边,和所述第二图像中所述玻璃盖板的第一相邻两侧边确定;或者,所述第一对位偏差基于第三摄像器采集的第三图像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相邻两侧边,和基于第四摄像器采集的第四图像中所述玻璃盖板的第一相邻两侧边确定;
所述第二对位偏差基于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相邻两侧边,和所述第二图像中所述玻璃盖板的第二相邻两侧边确定;或者,所述第二对位偏差基于第五摄像器采集的第五图像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相邻两侧边,和基于第六摄像器采集的第六图像中所述玻璃盖板的第二相邻两侧边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玻璃盖板之后,还包括:
获得第七摄像器采集的第七图像,所述第七图像包括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
基于所述第七图像,确定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的对位是否满足所述对位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移动装置发送移动指令,所述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玻璃盖板相互靠近,直到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玻璃盖板,包括:
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第一子移动指令,所述第一子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装置推动所述显示面板至目标位置;
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所述第一调节指令,所述第一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玻璃盖板的偏转角度;
获得所述第一摄像器采集的第八图像,和所述第二摄像器采集的第九图像;所述第八图像包括所述通孔,所述第九图像包括所述内孔;
在基于所述第八图像和所述第九图像,确定所述通孔和所述内孔的对位不满足所述对位条件时,向所述调节装置发送第二调节指令,所述第二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调节装置调节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孔的对位;
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第二子移动指令,所述第二子移动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移动装置从所述目标位置处,继续推动所述显示面板,直到所述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玻璃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